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59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部分第三单元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1南京三模)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特征相关知识的认识。春晚舞台展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说明了中华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符合题意,答案选C。题干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而非区域性,不符

2、合题干要求。题干没有体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C2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这说明了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解析“渊源有自,其来尚矣”体现了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持续发展、源远流长,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可排除。答案C3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的是简体字、汉语拼音。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中国大陆与台湾就文字繁简体使用所达成的共识说明A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B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C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3、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时代变迁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本题主要讲中国大陆与台湾对汉字的使用达成共识的问题,没有具体涉及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没有讲到汉字与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问题,故C、D均不符合题意。对汉字的使用能达成共识说明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故选B。答案B4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_的特点。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民族性D多样性解析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其博大精深的表现,可以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出来,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艺术的内容之一,“无体不

4、备,无体不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A项正确。答案A5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区域性B差异性C民族性D结构性解析饮食上的差别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差异,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6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BCD解析与其他古老文明相比,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故正确。中华文化“源远流

5、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故正确。与题意不符。答案A7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要有向上的精神。我们实现全面的小康,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中华文化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汉字的演变与使用史书典籍的传承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BCD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不是原因而是表现,故选D。答案D8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旖旎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

6、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这主要体现了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的源泉ABCD解析文化多样性不仅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故错误,应选B。答案B9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已经形成运河文化贯穿南北、齐长城连接东西的文化景观。这表明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B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D不同区

7、域的文化融为一体解析山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山东文化的区域特色,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答案B10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型展览上,具有浓郁澳门特色的妈祖文化及弘扬澳门人爱国爱澳的中国传统艺术活动展示了澳门回归的巨大成就,深深吸引了参观群众。材料体现了澳门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具有自己的特色是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文化具有自己的区域特征ABCD解析澳门文化既有自己的区域性特征,又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表述错误,故选B。答案B11“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

8、、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BCD解析题干要求说明汉字的作用,的说法符合要求。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注意汉字与文字的差别,错误。答案A122011年6月1日,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传世名画此次合璧,既是文化盛事,又是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材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交流可以增强两岸的民族凝聚力ABCD解析合璧展出传世名画,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9、”,这说明可选。与题意无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3(2010安徽文综)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

10、淮河文化的质感。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涵的中华文化特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的掌握。解此题首先抓住“中华文化特征”这一知识点;其次需要紧紧结合材料对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三个特点进行分点描述、阐释及论证。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4(20

11、11福建文综)材料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相关知识;然后依据此题所赋分值分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求同存异,二是兼收并蓄;最后结合材料与教材原理分析论述。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