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把准教材细节注重启发引导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4139 上传时间:2025-1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把准教材细节注重启发引导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把准教材细节注重启发引导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把准教材细节注重启发引导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把准教材细节注重启发引导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把准教材细节,注重启发引导人教版新课标一位管理大师说,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铸就完美。语文教学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细节的竞争。教师备课、上课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教材的每一个细节。 在我看来:把握细节是解读教材、文本的钥匙。文本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和感悟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与把握。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对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一句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进行理解、揣摩、品味,往往都可能成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细节其实就像青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崭露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

2、“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下面,谈谈我教学吴伯箫的早这篇课文时的一些思考和尝试。【教学片断一】设计思路:由“酿”字推敲开来,拓展出去师:同学们,吴先生的这篇早有许多精美之处。谁能说说?生:我觉得作者关于梅花的描写很美。师:嗯,确实如此。(生读。)师:谁能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生:用词美。生:观察仔细,写得很准确。生:比喻很生动,也很形象。师:大家的发言很好。不过,我还想向大家推荐一个字酿。谁能把这个字所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生读。)师:读完这个句子,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深冬,酿雪的天气。”说明天气冷,或者外面正下着雪呢。可是,为什么不说“下雪”的天气,却说“酿雪的天气”呢?师:问得好。

3、大家试着给“酿”字组一组词吧!生:酿造。生:酝酿。生:酿酒。师:不错。说到“酿酒”呀,我还想告诉你们三味书屋所在地浙江绍兴盛产好酒,很多人都知道,吴伯箫先生大概也知道吧。现在,你们再来看看,这个“酿”字用得怎么样?生:这个字用得太妙了,让我想起唐朝贾岛“推敲”的故事来。生:是的,吴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思考:解读文本就是要关注具体的语言文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对 “酿”字的诵读、理解、思辨掌握了此字的字义,揣摩出了吴先生推敲每一个字的精妙所在,更是很好地对“绍兴善酒”进行了拓展。时间不长,话题集中,“感悟行文用词之美”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教学的顺利和精彩源于课前

4、预设的精细。教学中,我没有忘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实践,没有忘记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展示他们思考的过程。因此,促成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促成了教材内容在真正意义上的延伸和发展。【教学片断二】设计思路:以“轻轻的”“小小的”为切入点启迪思考在原文中,伯箫先生关于鲁迅写“早”是这样落笔的:“就在书桌上刻了那个小小的字:早。把一个字轻轻地刻在书桌上”被编者引入课文后,作了一些改动:“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我一直在思考其中所蕴藏的用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位教过这篇课文的教师不经意点破了其中的奥妙。她说:“有些学生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就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个早字。真太不像话了。”

5、原来如此。编者在努力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作些适当的改变,不正是为了预防这个事情的出现吗?于是,我就在上课时特别留意了些。师:同学们,你们读完了鲁迅先生写“早”的故事。有什么感受?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生:先生在自己桌子上刻字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师: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刻字的?谁来把这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生(读):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师:读得真好。尤其是重读“轻轻地” “小小的”的时候,请继续。生: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生:鲁迅先生孝顺、爱学习两不误,值得我们学习。生:我也要像鲁迅一样。生:我也要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一个早”字提醒自己。(

6、生大笑。)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生:不对,他在破坏公物。生:不对。而且,我想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轻轻地”“小小的”什么意思呀?还不是说先生知道自己不能用力,不能刻大吗?师:说得真好。你带大家读读,将“轻轻地” “小小的”读好。(生读。)生:那不还是刻了吗? 师:没错,鲁迅先生是在自己的桌子上轻轻地、小小地刻了这个字。可是,他用一辈子的努力、奋斗告诉我们:他在自己的心里狠狠地、大大地刻了个“早”字。生:我们要学鲁迅先生的精神,而不是只简单地模仿他的做法。生:我们不应该在自己的桌子上刻字。如果要学鲁迅先生,就学他“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吧。师:送

7、给大家一句话:学皮毛,只得皮毛;学骨肉,才得骨肉。愿大家做新时期的鲁迅,愿同学们只在自己的心里刻下这个“早”字。思考:如何引领学生读通课文,读出语文味,读懂文本传递的思想感情,是执守讲台者永恒的使命。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有着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特点。我们只有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叶圣陶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我们同时拥有新思想、新困惑,如何用好教材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关注细节教学,从教材的整体出发处理细节,从教材的细节放眼整体,也许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绽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