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635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学案: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情景切入据统计,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几千万种,人类社会正是在化学发展的基础上构筑起现代物质文明的。在感叹化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余,你们是否想过: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让我们走进教材,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导航本章内容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本章知识在结构上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学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和物质的转化;第二节主要学习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第三节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学法指导1明确标准,细分类依

2、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方面的共性或者差异,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化学通性,并建立转化关系。2理解本质,重应用结合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概念来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本质,明确划分的依据,运用胶体的性质分析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把握内涵,懂实质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理解电解质概念,结合电离方程式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实质。4由表及里,明方法从化合价变化以及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学会分析氧化还原反应。5紧扣特征,析规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会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学会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

3、的分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体会日常生产、生活中分类法的应用。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1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培养证据推理和宏观辨识能力。2通过对“分散系”的学习,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意识。新课情境呈现 处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你是否想过,这些物质都是如何组成的?为了更好地探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让我们走进教材,学习物质的分类。课前素能奠基 知识回顾1元素分为_金属_元素和_非金属_元素;物质分为_纯净物_和_混合物_;纯净物分为_

4、单质_和_化合物_;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和_氧化物_等。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物质的数目和种类分为_化合_反应、分解反应、_置换_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按得氧、失氧分为_氧化_反应和_还原_反应。2按照酸解离的H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_二元酸_、_多元酸_;按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将酸分为_含氧_酸与_非含氧_酸。3溶液是指_一种或几种_物质分散到_另一种_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_混合物_,溶液由溶质和_溶剂_组成,溶质可以是_固_体,也可以是_液_体或气体。4食盐水、黄河水、稀硫酸、石灰乳、碘酒。属于溶液的有_,属于浊液的有_。新知预习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5、1)同素异形体:由_同一种_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_不同_的_单质_,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实例:碳元素金刚石、石墨和_C60_等;氧元素氧气和_臭氧_;磷元素白磷和红磷等。(2)常见的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含义对_同类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再分类_的分类法举例物质交叉分类法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举例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酸性氧化物:能与_碱_反应生成_盐_和_水_的氧化物。如CO2、_SO3_等。多数酸性氧化物可与_水_反应生成对应的_含氧酸_。大多数_非金属_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能与_酸_反应生成_盐_和_水_的氧化物。如Ca

6、O、_Fe2O3_等。大多数_金属_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定义及组成2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类胶体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分散剂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实例_云、雾_Fe(OH)3胶体_有色玻璃_3胶体(1)Fe(OH)3胶体的制备将4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_沸水_中逐滴加入56滴_FeCl3饱和溶液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红褐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2)丁达尔效应实验操作:把盛有40 mL CuSO4溶液和40 mL 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_暗处_,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_垂直_的方向进

7、行观察。实验现象: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看到_一条光亮的“通路”_,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看不到此现象。理论解释:这条光亮的“通路”是胶体粒子对光线_散射_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_丁达尔效应_。应用: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_区分胶体和溶液_。预习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碳酸钾是钾盐,也是碳酸盐()(2)氯化钠属于盐,也属于化合物()(3)含氧化合物为氧化物()(4)NaHCO3为盐中的酸式盐()(5)所有分散系均为混合物()(6)油水混合物属于悬浊液()(7)豆浆、烟雾均为胶体()(8)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2钙是构成人体骨骼

8、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D)A钙单质B碳酸钙C钙原子D钙元素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元素,它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B)酸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强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ABCD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硝酸属于酸、强酸、含氧酸、一元酸、化合物。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B)A浓盐酸B液氮C稀硫酸D不锈钢解析:浓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A错误;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是纯净物,B正确;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错误;不锈钢属于合金,D错误。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

9、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B)A蔗糖溶液B淀粉溶液C葡萄糖溶液D食盐水解析: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食盐水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6一些城市多次出现雾霾黄色预警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霾主要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D)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雾霾是雾和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也称灰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故雾霾属于胶体。课堂素能探究 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问题探究:1.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举例说

10、明。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3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对吗?探究提示:1.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如Na2SO4和K2SO4分类:(1)并列关系:钠盐钾盐(2)交叉关系:2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从属关系,如:(1)并列关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从属关系:3不一定。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二者混合属于混合物。知识归纳总结:1物质的分类:2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与区别:分类方法特点区别交叉分类法分类角度多样,物质类别间有交叉的部分使有关的认识全面化树状分类法分类标准唯一,同层次中各类别相互独立使有关的认

11、识系统化点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理解(1)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典例1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C)AH2SO4Na2CO3NaClCuOBH2OCa(OH)2HClNa2SO4CH2SO4NaOHNa2CO3Fe2O3DNaOHH2CO3NaClCO2解析:H2SO4属于酸,Na2CO3属于盐,故A错误;H2O属于氧化物,HCl属

12、于酸,Na2SO4属于盐,故B错误;NaOH属于碱、H2CO3属于酸,故D错误。变式训练1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D)钠的化合物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可溶于水的物质钠盐钠的含氧化合物ABCD解析:NaCl、Na2SO4不能与硫酸反应,错;Na2O、NaOH分别属于氧化物和碱,错误;NaCl中不含氧元素,错。知识点二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问题探究: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吗?2已知鸡蛋清是一种胶体,现有三瓶无色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鸡蛋清溶液,试根据已学过的知识鉴别它们。探究提示:

13、1.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2可通过产生丁达尔效应首先鉴别出鸡蛋清,然后取余下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几滴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为Na2SO4溶液,余下的那种为NaCl溶液。知识归纳总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1 nm1100 nm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结构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稳定性稳定介稳定不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不能实

14、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泥水、石灰乳牛奶、油漆知能拓展胶体的性质及主要应用内容主要应用举例性质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路”鉴别胶体和溶液介稳性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电泳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胶粒带电:如Fe(OH)3胶粒带正电,H2SiO3胶粒带负电静电除尘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常见的聚沉方法:加热、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形成沙洲渗析由于胶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通过半透膜,用此法将胶体提纯用于将胶体粒子和溶液粒子分开规律

15、方法指导:正确理解胶体粒子的大小(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是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2)胶体粒子可以是一个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胶体),也可以是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如氢氧化铁胶体)。(3)纳米材料(是指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不是胶体,只有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才可以形成胶体。典例2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

16、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D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解析:A项,胶体区别于溶液或浊液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正确;B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C项,只有胶体具有吸附性,FeCl3溶液和Fe(OH)3悬浊液没有吸附性,错误;D项,溶液、胶体、浊液均属于混合物,正确。【延伸探究】(1)三种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_FeCl3溶液_,其分散系的颜色为_棕黄色_。(2)三种分散系中,能透过半透膜的是_FeCl3溶液_,能透过滤纸的是_FeCl3溶液、Fe(OH)3胶体_。变式训练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C)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

17、 nmB能透过半透膜C能透过滤纸D呈红褐色解析: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故A错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胶体和溶液均能通过滤纸,故C正确;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故D错误。名师博客呈现 一般物质变为胶体所带来的新变化1光学性质的变化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非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科学实验中常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与非胶体。2物理吸附性的变化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性。自来水工业常用Al2(SO4)3或KAl(SO4)212H2O作净水剂,就是因为Al3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Al(OH)3胶体,Al(O

18、H)3胶粒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共同沉淀。3物理稳定性的变化胶体具有介稳性,即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如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会立即生成Fe(OH)3沉淀,若将Fe(OH)3胶体在常温下静置,较长时间内不会产生Fe(OH)3沉淀。4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在相同条件下纳米铁比普通铁粉与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快。即时训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A)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发生丁达尔效应解析:月光穿过薄雾

19、形成的种种美景,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光是一种能量而不是一种胶体,B错误;雾是一种胶体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是形成的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C错误;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D错误。课堂达标验收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进行的分类中正确的是(C)ANa2CO3是碱BNa2CO3是酸式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难溶性盐解析:根据组成可知Na2CO3属于盐,且为正盐;根据金属阳离子分类,Na2CO3属于钠盐;根据酸根阴离子分类,N

20、a2CO3属于碳酸盐;根据溶解性分类,Na2CO3属于易溶性盐,C正确。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是(B)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解析: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与胶体粒子直径具有相同数量级,因此所得混合物是胶体。3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B)A碱性氧化物氢氧化钙Ca(OH)2B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2C酸硫酸H2SD盐烧碱Na2CO3解析:氢氧化钙属于碱,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硫酸的化学式是H2SO4,C项错误;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属于碱,

2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属于盐,D项错误。4下列树状分类方法中正确的是(A)A纯净物B物质C化合物D纯净物解析: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两类,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故A项正确。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项错误。无机物并不都是化合物,还有单质;氧化物、非氧化物并不属于酸,故C项错误。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既有纯净物,也有混合物,且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D项错误。5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食盐水、淀粉溶液、豆浆B碘酒、泥水、血液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解析:A项中淀粉溶液、豆浆都是胶体;C项中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都是溶液;D项中Ca(OH)

22、2悬浊液、石灰浆是浊液,澄清石灰水是溶液。6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e2O36HCl=2FeCl33H2O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上述棕黄色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eCl33NaOH=Fe(OH)33NaCl_,此反应属于_复分解_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红褐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氢氧化铁胶体_。解析:Fe2O3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1)铁盐可与碱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2)是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