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此二句,便贯穿了整首诗,有激昂澎湃的感情,有回味悠长的留香,有豪情万丈的呐喊。“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只此一笔,就勾勒出险而峻的蜀山绝壁,领世人进入那群峰之间,邀世人共观那峭壁绝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仅此二句,酣畅淋漓,带着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声响,连同那蜀道的艰险,一同呈现在世人面前。惨淡月光下,一个身影,左手一壶浊酒,右手一把利剑,趁着酒兴而舞,剑反射出淡淡寒光,身旁石桌上,笔墨散乱地放着,纸上,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几个字:蜀道难!赏古诗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见说蚕丝路,
2、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赏析】这首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却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诗作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语言简练朴实,分析鞭辟入里,体现了诗人文笔和思想都很成熟的特点。李白一直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喝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游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他写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悲伤时,“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惆怅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愤怒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浪漫的色彩。李白的一生能给人很多启示,也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运用角度“敢于展示真性情”“率真人生”“蔑视权贵”“人要有傲气”。骨头里开出浪漫的花谈到李白,有人说“天才英丽,小住人间一谪仙”;谈到李白的诗歌,有人说“口吐天上文”“才笔九州横”“飞虹壮志凌新宇,倚马高才驾盛唐”。不去争辩这些赞誉是否过头,我们只是潜下心来,用一双理性的眼睛去读李白和他不朽的诗歌。很快,目光就亮起来,我发现,那个性格张扬,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
4、的身影后面有一行清新俊逸的脚印。他从庄子、屈骚、汉赋的故居里巷中走出来,行囊中满是浪漫主义的吉光片羽。他豪迈不群,敢于让自己的创作脱离别人铺设的轨道,奇伟超拔,视野殊迥,大胆冲撞自己的命运和那些守恒于既定的偶像,一步一步走出了南北朝的低吟浅唱,走出了豢养过徘徊和困顿的一道道低谷。他时而高歌大鹏赋,时而长叹行路难,在理想的极顶和现实的“蜀道”上翻山越岭。一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拗和坚定。他先把自己走成了大唐诗歌的一道脊梁,然后直步浪漫主义的峰巅。适逢开元盛世,虽然没有举行盛大的剪彩仪式,但李白已经以其发自骨头深处的浪漫主义精神,把诗歌领入了一个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李白不愧为李白
5、,他在很多诗人还潜心琢磨“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样一个不会有答案的课题时,就勇敢地卓立而行,以一种崭新的豪迈姿态走出来,他不踩旧有套式的脚后跟,不在一棵已经枯萎的树上重复开花。他别开生面,以狂放浪漫、卓尔不群的姿态置身于大唐诗歌恢弘挺拔的制高点上,“三杯拂剑舞秋月”“一振高名满帝都”。他创立了想象瑰奇、闳中肆外、构思独特、清新明快、豪放超迈的浪漫主义诗风。如今,当前朝月又照窗棂,我们俯身灯下,咀读李白的诗篇,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一种自身契入的愉悦,不为古今隔绝,不为时空生疏,好像诗人就在身边呼吸喘气,一唱一吟,入木三分。让人感觉文字和情感是一脉相通的,读上去雄浑瑰丽,奔放敞亮,没有诡异之辞、谪
6、怪之谈、狷狭之态、迷幻之气和荒淫之意。一改庄、屈的艰涩困顿和虚无华丽,彻底走出了奇诡怪诞、随理赋形、任意虚构的泥淖,使读者和诗歌形成一体化审美走向,直接融入诗歌的字里行间,切身体味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结果,很多不是诗人的人也成了诗人。(节选自醉眼看李白)佳作赏析本文是车延高长篇文化散文醉眼看李白的节选片段,这部分文字以优美的文笔探讨了李白成为浪漫主义伟大诗人的原因。作者具有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以大写意的笔法,从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入手,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和广博的引证,给读者带来了文化散文所应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享受。写作借鉴1学评价开篇评价李白时不用自己的话,而是选择他人的评语,所选评语的关键词为“天
7、才”“谪仙”“天上文”“九州横”“凌新宇”“驾盛唐”,这些评语既有对李白才气、诗歌的高度的赞颂,也有对其影响的广度的美誉。他人语即是自己语,从大众角度说,更让人信服。2学用词第二段写李白风格和成长轨迹,用词精当。如“一行清新俊逸的脚印”“浪漫主义的吉光片羽”“豪迈不群”“奇伟超拔”,这些用词,准确写出了李白的风格及成长轨迹,也是他人意中有言中无的精妙表达。3学比拟第三段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大,比作“蜀道”翻越之难;把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在唐诗中的至高地位拟作一道脊梁、峰巅。足见作者联想丰富,语言表达功底深厚。4学对比第四段作者写李白不落窠臼,开创崭新的浪漫主义诗风,运用对比手法,以众人潜心琢磨“白
8、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种俗语,这种旧有套式来衬托、突出李白“三杯拂剑舞秋月”“一振高名满帝都”的创新,颂扬李白对诗歌的贡献。【考点点击】在蜀道难中,李白以虚写实,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也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赏析古代诗歌的虚实结合手法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点。【技法点拨】赏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原则:抓物象的特点,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抓物象的特殊内涵。一、虚实结合的含义虚实结合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诗中的“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诗中的“虚”指: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想象:设
9、想的未来之境。回忆:已逝之景的情境。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视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二、虚景和实景的关系“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1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如:姜夔扬州慢中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2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阕写
10、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设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三、规范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第三步:析效果。a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旨、情感。b烘托渲染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典题共享】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题目。临江仙牛希济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注】罗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
11、炼丹处。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答:_解析:此词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充分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神韵。洞庭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是实写;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是虚写。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实写;说洞庭湖与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是虚写。实写,歌颂了山河的壮阔;虚写,又为这壮阔着上了奇丽色彩。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意境,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答案:虚实结合。上阕实写眼前所见之洞庭湖与君山,后由君山展开想象,“玉楼珠殿,相
12、映月轮边”是对仙境的想象。下阕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由洞庭湖联想到罗浮山,表达了夜游洞庭湖的舒畅闲适,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坐长叹C所守或匪亲 D侧身西望长咨嗟解析:C项,“匪”通“非”。答案:C2成语中某些语素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诗句中加点的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A海纳百川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扪心自问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A项,同为“河流”;B项,同为“不是”;C项,正直/高;D项,同为“摸”。答案:C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
13、各项中加点的字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的“凋”相同的一项是()A猿猱欲度愁攀援B砯崖转石万壑雷C飞湍瀑流争喧豗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解析:B项中的“转”与例句中的“凋”,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为动用法;C项,一般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答案:B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多么;B项,代词,那/人称代词,你;C项,动词,对着/动词,把守;D项,动词,飞越/形容词,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答案:A5下列各项中,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大王来何操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解析:B项与例句均
14、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另外C、D两项也是省略句。答案:B6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诗人在蜀道难一诗中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入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A秦蜀气势磅礴忧虑与关切B蜀秦气势磅礴忧伤与无奈C秦蜀气贯长虹忧虑与关切D蜀秦气贯长虹忧伤与无奈解析:由已学的知识可知是由秦入蜀,排除B、D两项;“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气贯长虹”指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
15、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文中形容景物,用“气势磅礴”,排除C项。答案:A7名句填空。(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2)古代诗歌写景各有特点,李白写蜀道山水“连峰去天不盈尺,_”,以山川之险揭示蜀道之难。(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鸟的句子,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_。_,何枝可依”;李白蜀道难中的“_,猿猱欲度愁攀援”,“_,雄飞雌从绕林间。_,愁空山”。(4)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采用此说叙说由秦入蜀难行,这句诗是“_,以手抚膺坐长叹”。(5)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
16、、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答案:(1)郁乎苍苍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枯松倒挂倚绝壁(3)乌鹊南飞绕树三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4)扪参历井仰胁息(5)剑阁峥嵘而崔嵬二、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
17、的。B“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这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C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D这首诗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解析:D项,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浓郁的感觉,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答案:D9从炼字的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仔细审读这首诗的颔联,抓住动词“摇”“滴”所具有的表达效果进
18、行分析,指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它们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李白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注】宋中丞,名宋若思,曾为李白主持公道,将李白从监狱释放。庾公,即东晋名士庾亮,曾任武昌太尉。世说新语记载,庾亮的属官殷浩等人登上南楼和着音乐吟咏,听到庾亮来了,各位属员想起
19、身避开,庾亮慢悠悠地说:“诸位先生请稍留步,老夫在这方面兴致也不浅。”于是便坐在胡床上与众人吟咏欢笑。10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怀古”二字点明诗歌的题材为怀古类诗歌。B首句实写南楼清爽的夜色美景,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次句写天下风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有展现人物形象的作用。C颔联使用典故,借历史上庾亮的风流、潇洒表达自己对宋中丞由衷的赞美之情。D尾联前句写诗人虽能欣赏美景、与友人畅饮,但兴犹未了,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解析:“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错,是对宋中丞的感谢和赞赏及个人的旷达之情。答案:D11诗歌颈联写了什么内容?在表
20、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第一问:这两句写的是夜登南楼,诗人听见玉笛声声,宛如流水一般优美动听;满地的银霜如从银河中缓缓下降,写出了环境的皎洁与幽美。第二问:视听结合,龙笛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属于听觉描写,满地的银霜属于视觉描写,视听结合将环境写得生动可感。把悠扬的笛声,比喻成秋日潺潺的流水之声;把飘落的晓霜,比作银河中流淌下的水,贴切生动。(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
21、的灌木。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诗歌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面对此景,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也寒了。所以A项说“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是错误的,故选A。答案:A13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主观题的题干提示非常明确,要求考生“结合全诗”作答,也就是说尾句的意蕴都可以在前面几句中找到对应的答案,结合第五句中的“荣华”、第八句中的“无定”以及第九、十句注解中标明的典故,就可以得出答案了。答案:表达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