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572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莱州市第一中学2009级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

2、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2.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租佃式经营B.雇工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自耕农式经营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

3、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5.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6.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

4、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维新变法思想兴起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A.正确,不正确B.正确,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D.正确,不正确8.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

5、运动9.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启蒙运动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A. B. C. D. 10.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B.梁启超C.孙中山 D.毛泽东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加剧 救国思想的成熟 民族意识的觉醒 共和观

6、念的普及A. B.C. D.12.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同盟会员证B.“红军借谷证”C.“大跃进”邮票D.“公私合营”照片13.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4.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

7、述言论主要着眼于缓和社会矛盾 扩大内需 降低失业率 提供社会保障A. B. C. D.15.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B.提高了生产效率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破坏了国民经济16.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17.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

8、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B.生产和贸易全球化C.世界市场一体化D.国际分工日趋成熟18.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在创作背景和表达意境上与宋末郑思肖画作无根兰相类似的是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B.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C.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D.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19.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A.质疑上帝的作用B.思考人生的价值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D.强调对上

9、帝要诚实20.欧洲人曾有这样认识“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与此相一致的是A.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B.永恒的上帝啊!我为什么不能再变得年轻呢?C.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D.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同转让的权利21.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D.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22.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

10、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23.“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4.1939年冬,毛泽东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

11、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材料中毛泽东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B.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起的策略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25.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A.廉价商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先进制度 D.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历史(第三次质检)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12、。得 分评卷人26.(11分)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美国的历程(1)据材料一,指出“新型的共和国”创新的表现是什么?(2分)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

13、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3分)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得 分评卷人27.(13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

14、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材料二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得 分评卷人28.(13分)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至近代,孔子及其思想仍被不断解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

15、谓至圣矣。”李贽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4分)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伏尔泰曾称颂孔子: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各是什么?(4分)(3)有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谈谈如何解读历史人物?(5分)得 分评卷人2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曰

16、:“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材料二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孙中山(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材料三 针对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的新问题,有学者开出了这样的处方: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象,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

17、制。(3)材料三中“处方”体现了哪种社会学说?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实践这一“处方”的?(3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莱州一中2009级高三第三次质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CABC 610 DBACA 1115 CBCAD 1620 CABCA 2125 BB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1)联邦制,共和制。(2分)(2)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3分)观点: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力。(4分,只

18、答观点不得分。)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只答观点不得分。)(3)立足国情;不断创新。(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7.(1)差别:中国:重农抑商;海禁。西方:鼓励商业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4分)影响:中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西方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2)现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原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分)(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3分)28.(1)司马迁: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的主张在经营仲舒

19、改造后适应了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李贽:认为孔子是凡人,明代中后期强化皇权,加强文化专制。(2分)(2)康有为:肯定了孔子的仁以及改革。根本目的:托古改制。(2分)伏尔泰:肯定孔子的理性、人性。根本目的;反专制,反神学。(2分)(3)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思想带有典型的时代性。所以,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2分)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东亚文化以及欧洲的启蒙思想;孔子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历代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3分)29.(1)治国之道:实行仁政。社会现实: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3分)(2)理解: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发展实业,平均地权,节制资本。(4分)(3)社会学说: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实践:1956年底,通过对农业、手工救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分)(4)以民为本;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3分)评分说明:第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