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318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练习:第4单元 庖丁解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自主赏析庖丁解牛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C)A中(zhn)音肯綮(qn)大车瓜(g)B更(n)刀发硎(xn)怵(c)然C讠桀(hu)然踌躇(ch)庖(po)丁D折(zh)也有间(jin)大郤(x)【解析】A中:zhng;B怵:ch;D折:zh。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B善哉!技盖至此乎!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解析】A向响;B盖盍;C善缮。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A庖丁释刀对曰“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B良庖岁更刀“良”是好的意思,与“

2、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意思相同。C动刀甚微“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D得养生焉“得”是得到的意思,与“此言得之”的“得”意思相同。【解析】B“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是很的意思;C“微言大义”的“微”是精深的意思;D“此言得之”的“得”是恰当的意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A虽然,每至于族B视为止,行为迟C为之踌躇满志 D吾见其难为5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DE)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B道芷阳间行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D时时而间进E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解析】间或,断断续续地。6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BC

3、D【解析】两个“以”都当“拿”讲。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庖丁所做的“进乎技”的一组是(B)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批大郤,导大窾以无厚入有间善刀而藏之ABC D【解析】说的是此时庖丁还和一般人所见的一样,说的是庖丁解牛之后的动作。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嘻”“善哉”两个表感叹的语气词流露出文惠君对庖丁解牛技术的赞叹。B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C庖丁阐述自己达于“道”的三个阶段:开始,不懂规律;三年之后运用规律;方今之时懂得规律。D庖丁总结自己解牛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最后做到“游刃

4、有余”。【解析】懂得规律运用规律。二、语段精读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5、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A所见无非牛者_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_C良庖岁更刀_D技经肯綮之未尝_【答案】A没有不是_B接触_C每年_D筋骨结合的地方10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A/B/C/D/【解析】介词,替,动词,做,因为,动词,成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的境界,已经超过技术层面。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一个阶段,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的活牛,要屠宰时不知

6、如何下手。C“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二个阶段,所看见的不是一个个完整的牛,而是熟悉了牛的筋骨结构,把它看作可以拆卸的东西。这第二阶段,他仍停留在技术的层面。D“方今之时而神欲行”,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三个阶段,解牛时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解析】所见的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就是还不熟悉牛的筋骨结构。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庖丁达到道境的外在表现是刀使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庖丁道境的内在本质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C庖丁达到道境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D庖丁虽然达到了道境,但是每次解牛他仍没有把握,所以

7、,“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生怕损坏了刀刃。【解析】那是讲他达到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光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

8、,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

9、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

10、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取材于汉书霍光传)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光忧懑 忧懑:担忧,气忿B今日之议,不得旋踵旋踵:转向,告密C天下匈匈不安匈匈:动乱,纷扰D臣等驽怯驽怯:无能,怯弱【解析】B项,“旋踵”解释为“转向,告密”之后上下文不通顺。“今日之议,不得旋踵”正确的意思是:今天的会议,不准畏避退缩不表态。据此可知,“旋踵”的意思

11、是:畏避,退缩。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更选贤而立之 光涕泣而去B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作师说以贻之C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D徐之,何乃惊人如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解析】C项,虽:连词,即使。A项,而:连词,表承接;表修饰。B项,以:介词,把;连词,来。D项,乃:副词,竟然;表判断,是。1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B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仔细值班警卫,(以防昌邑王)突然发生意外自杀身亡C王西面拜,曰:“愚戆

12、不任汉事。”昌邑王向西拜了一拜,说:“我很愚笨,担当不了汉朝的事。”D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昌邑群臣坐等灭亡,滥用教导百姓的职权,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解析】D项,正确译文为:昌邑群臣因未尽到辅佐引导君王的职责,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1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译文: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译文:我过去的臣子跟我来做官有什么罪,而大将军要把他们全抓起来吗?参考译文: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元平元年,昭帝故世,没有后代。霍光接受皇太后的诏令,迎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

13、是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即位后,行为淫乱。霍光又担忧又气愤,单独问亲近的老部下大司农田延年。田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栋梁,明白这个人不行,为什么不向皇太后建议,另选贤明的立为皇帝?”霍光说:“现在想这样,在古代有过这种例子么?”田延年说:“伊尹任殷朝的丞相,废掉了太甲而保全了王室,后世称道他忠心。将军如果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汉朝的伊尹了。”霍光就引荐田延年当了给事中,私下里跟车骑将军张安世考虑大计,于是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讨论。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田延年走上前,

14、离开席位手按剑柄,说:“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大汉的天下委任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贤能,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现在下边议论得像鼎水沸腾,国家将要倾覆,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如果使汉皇室断了祭祀,将军就是死了,又有什么脸在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不准畏避退缩不表态。诸位大臣有回答得晚的,我请求用剑把他杀了。”霍光自责说:“九卿指责霍光指责得对。天下动乱不安,霍光应该受到责难。”于是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天下百姓的命运在将军手里,只等大将军下令了。”霍光立即跟众大臣一起见告皇太后,列举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种种罪状。皇太后就坐车驾临未央宫承明殿,下诏

15、各宫门不准放昌邑王的众臣子进入。昌邑王朝见太后回来,乘车想回温室,中黄门的宦者分别把持着门扇,昌邑王一进来,就把门关上,跟随昌邑王来的臣子不得进。昌邑王说:“干什么?”大将军霍光跪下说:“有皇太后的诏令,不准放入昌邑的众臣。”昌邑王说:“慢一点嘛,为什么竟弄得像这样吓人!”霍光命人把昌邑的臣子们全都赶出去,安置在金马门外面。车骑将军张安世带着羽林骑兵把二百多人绑起来,都交送廷尉关进了诏狱。命令过去做过昭帝侍中的内臣看好昌邑王。霍光下令左右:“仔细值班警卫,(以防昌邑王)突然发生意外自杀身亡,叫我对不起天下人,背上杀君的罪名。”昌邑王还不知道自己要被废黜了,对左右说:“我过去的臣子跟我来做官有什

16、么罪,而大将军要把他们全抓起来吗?”一会儿,有皇太后的诏令召见昌邑王。昌邑王听到召见,心中着慌,就说:“我有什么罪要召见我啊!”皇太后身披珍珠短袄,盛妆坐在武帐中,几百名侍卫都拿着武器,排列在殿下。众大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霍光与众大臣联名参奏昌邑王,尚书令宣读奏章。皇太后下诏说:“同意。”霍光叫昌邑王起身下拜接受诏令,昌邑王说:“听说天子只要有诤臣七个,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天下。”霍光说:“皇太后已诏令废黜,哪来的天子!”当即抓住他的手,解脱他的玺和绶带,捧给皇太后,扶着昌邑王下殿,出金马门,众大臣跟着送行。昌邑王向西拜了一拜,说:“我很愚笨,担当不了汉朝的事。”起身上了天子乘舆的副

17、车。大将军霍光护送他到昌邑王的府邸。霍光谢罪道:“王的行为自绝于天,臣等无能而胆怯,不能杀身以报恩德。微臣我宁肯对不起王,不敢对不起国家。希望王能自爱,我今后长时期内不能再侍奉您左右了。”霍光流泪哭泣着离开。昌邑群臣因未尽到辅佐引导君王的职责,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霍光把二百多人全杀了。四、高考热点17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

18、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习与性成,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_。好的习惯会使人成功,_,甚至身败名裂。作家毕淑敏说自己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_;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也还是会缺少优雅的文化修养那就请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吧!【答案】能影响人的命运_坏的习惯则会让人一事无成_却会使女人容

19、貌美丽19运用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中华对联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它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至今尤为人们喜爱,下面给出了两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它们的下联。(1)上联:杜子美胸怀天下寒士下联:_(2)上联:学论语 悟任重道远,士不可不弘毅下联:_【答案】(1)示例:李太白歌颂祖国河山;苏东坡心系广大黎民。(2)示例:读孟子知舍生取义,人勿要失本心;习左传懂一鼓作气,战一定要勇决。五、读写创新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常听到这些说法:“偶像崇拜”、“树立偶像”、“推倒偶像”、“拒绝偶像”、“形同偶像”、“泛偶像时代”、“无偶像时代”、“我心目中的偶像”,等等。关于偶像

20、,你听到或见到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有些什么看法,对于不同的偶像你的感情态度如何,你心目中的偶像是什么?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偶像,原本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者敬奉的人像,多用于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偶像”一词已不仅仅限于贬义了。许多人公开声明自己的偶像是谁,这时候的偶像只有“崇拜对像”的含义,而没有“盲目”这一附加的情感义了。弄清了偶像一词在内涵上的变化,就找准了思维的支点。现在在某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中,偶像崇拜之风较盛,无论是自主的选择,还是情感的偏执,抑或是盲目的跟风,都有其存在的理

21、由(但未必都正确合理)。一方面,我们不能轻率地判定偶像崇拜的是非优劣,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他人的偶像崇拜自由,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明辨崇拜的雅俗,不区分偶像的层次。辩证的认识是写好本话题的前提,但具体行文时可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佳作赏读】偶像破坏论“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实(十)是无用。”这则形容偶像的“十字令”,何等有趣!偶像何以应该破坏,这几句话可算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世上受人尊重,其实是个无用的废物,又何只偶像一端?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世界上真实而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

22、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人人尊重他,崇拜他,才算得有用,这般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远上当么?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他,崇拜他,对他烧香磕头,盼他灵验,于是愚昧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还很有用。但是偶像这种用处,不过是迷信的人自己骗自己,非是偶像自身真的有什么能力。这种偶像倘不破坏,人间永远只有自己骗自己的迷信,没有真实合理的信仰,岂不可怜!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山鬼,都是无用的骗

23、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古代草昧初开的民族,迷信君主是天的儿子,是神的替身,尊重他,崇拜他,以为他的本领与众不同,他才能统一国土。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群众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清朝皇帝溥仪和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事到如今,这等不但骗人而且害人的偶像,已被我们看穿,还不应该破坏么?也有人(如希特勒)把国家和民族化妆成偶像,以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这

24、就是俗话所说的“拉大旗,作虎皮”。两次世界大战,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怪。我想各国的人民如果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与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自然就毫无用处了。但世界上多数的人,若不明白它是一种偶像,不明白这种特殊偶像的害处,那大同和平的光明,恐怕不会照到我们眼里来!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因为功业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相当的纪念在人心目中。节孝必出自自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虚荣心和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我们的信仰,当以真实与合理为标准;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我们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名师点评】本文议论风趣生动而又层次分明。以十字令形象地引入正题,由偶像之本义论及宗教迷信这一偶像的直接引申义;然后论述君主之为偶像、国家民族被人化妆为偶像;再由实入虚,议及虚荣和伪道德之偶像,向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偶像发起猛烈的进攻;接着,在列举分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破坏偶像”的口号,提倡“真实与合理”的信仰。通览全文,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很有现实针对性和历史纵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