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113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材料一:“这棵栽植于道光年间的古树是一棵救命树,保护在树上避难的村民免受洪水侵袭,如今我们将其列为乡愁保护点,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雄安新区大王镇大阳村,安新县乡愁保护工作队成员周建斌指着一棵古槐树说道。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在如火如荼建设场面背后,一些承载村民过往记忆的古宅、老树依然挺立,成为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为保护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

2、雄安新区在全国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首创雄安新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随着“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的开展,雄安新区乡愁家底变得清晰起来。目前,雄安全域物质类乡愁点总数2367项,非物质类乡愁遗产总数186项。“2020年新区征迁村原有88处乡愁保护点,经过我们实地调查,又新增了93处。”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乡愁专班组长辛公舜说。据辛公舜介绍,在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开工建设中也出现了工程建设和“乡愁保护点”位置冲突的现象,雄安新区乡愁工作专班采取了“一案一政策”的活态保护措施,根据“乡愁文化遗产”价值和规划建设需要,针对每一处“乡愁文化

3、遗产”的特点制定了“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雄安新区未来将利用保存下来的古宅以及古宅构件建设历史街区,利用老物件建设展示新区农耕、渔猎以及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利用古树打造乡愁林,让未来的新区居民记得住“乡愁”。除此之外,雄安新区将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展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实时渲染技术等,构建与现实世界孪生的数字虚拟空间。通过对雄安新区内的数字乡愁点进行VR及视频解说制作,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未来,雄安新区将进一步打造相应的雄安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和展示区域,将传统

4、文化融入雄安城市风貌之中。(摘编自鲁达 崔涛“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雄安规划建设)材料二: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

5、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

6、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

7、客或客边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古宅、老树在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中依然挺立,在于它们承载着村民们的记忆,也得益于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B.乡土社会中,人口繁殖是无法避免的。因人口繁殖,土地有限,血缘社群便自觉分裂,部分人外出寻找耕地,于是产生乡愁。C.雄安新区在对乡愁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其它地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D.籍贯如同姓氏一样,是人们从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缘性,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血缘的范畴。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雄安

8、新区未来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来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B. 虽然城市扩张对乡村的冲击时有发生,但通过灵活处理,因地制宜,可以妥善解决这类矛盾,既不影响发展,又能留住乡愁。C.与自己家相比,外婆家也有血缘上的意义,但通常在地缘上存在差异,不是血缘在空间上的投影,也不是血缘和地缘的合一。D.很多新客客边在村里就算繁衍了几代,依然无法获得本村的身份认同,因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血缘和地缘是很难分离的。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 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留下386061部队:38,即妇女节,指留守妇女;60

9、,即60岁,指留守老人;61,即儿童节,指留守儿童。B.兴起于江浙一带的两头婚,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C.金庸先生多部武侠小说都对湖北襄阳有生动的描述。金庸去世的当晚10点左右,襄阳的金庸迷们用蜡烛摆出走好两个大字,以追思纪念金庸。D. 2000年,时任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回福建省永定县祭祖,完成了父亲吴鸿麟回乡祭祖的愿望,临别时,吴伯雄在吴氏宗祠里题词敬宗昭德。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5.有人认为,围绕“乡愁”,材料一在回答“是什么”和“怎样做”,材料二在回答“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

10、谈你的看法。(6分)(一)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孕妇和牛铁凝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做伴儿。她和它好像有点儿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

11、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着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

12、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边的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她的孩子。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支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在白

13、纸上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通通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了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了又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

14、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作感动。“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儿地嘟囔着,声音有点儿颤,宛若幸福的呓语。(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

15、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也暗示了人物的心情。B. 孕妇的字“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长虫”“麻绳”着力突出了字丑陋的特点,暗示了文化缺失的可怕。C.孕妇努力描绘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似乎只有这样做她才有资格与将要出生的孩子见面。D. “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这一语言描写写出了丈夫的无知,也交代了轻视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一个女人将为

16、人母的幸福和喜悦。B.孕牛“黑”既是孕妇一系列行为的见证者,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也是对孕妇这一人物形象的有力衬托和重要补充。C.文中描写细腻生动,如“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等,是孕妇与牛脉脉温情的外化。D. 本文隐去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从文章构思的角度看是为了摒弃一切无关内容,突出孕妇母性的光辉,展现美好。8.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小说情节简单却有着厚重深沉的意蕴,结合全文分析“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的含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3.阅读下面的

17、文言文,完成问题。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究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泰始中,武帝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究州举隆才堪良将。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

18、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金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申,得三千五百人,隆日:“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爵加秩各有差。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

19、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房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若田者。成奚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B.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C.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

20、军讨之D.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文中指门客,是古代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B.泰始,是晋武帝年号。年号纪年法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C. 爵,指爵位。古代爵位有很多,如亲王、郡王、公、侯、伯等。D.申,指申时,古代十二个时辰之一,指下午一点至三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隆既勇且义,赢得州人称赞。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杀,无人敢替他收尸,马隆不但自己出钱给他举行殡葬仪式,还服丧三年。

21、B.马隆勇于担当,能够毛遂自荐。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马隆主动请命,后率勇士三千多人,与敌厮杀。C. 马隆熟习军阵,并且善于巧制。马隆作战时曾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窄就制造木屋放在车上,边战斗边前进。D.马隆亲历亲为,带兵自有一套。朝廷和地方兵力众多,可直接调用,马隆却自立标准,亲自选拔,不仅如此,还亲自采买武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帝日:“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2)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14.马隆采取何种措施麻痹成奚,使之懈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

22、唐诗,完成1516题。小园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影句描写出园内景色之美,正面写出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B.颔联写入秋之后,黄叶挂满树木,缀满村庄,有一半被落日的余晖照耀着,颜色更加鲜明。这两句诗写出了乡村秋景的美。C.颈联写园中景色,幽竹如人一般静立,寒花为我吐露芬芳。既写出了诗人对小园风物的喜爱,又以物衬人,衬托了诗人静雅高洁的形象。D.诗人在小园中由斜阳看到新月初上,新月似新霜,既写出了月色的皎

23、洁,也写出了秋夜的寒冷,故诗人说小园宜小立。16.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之志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_,_。(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_,_”两句进行对比,总结了后唐庄宗先兴后亡的原因,并借此对执政者提出告诫。(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从乐曲的清脆悦耳写起,表现了乐曲的丰富多变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文物

24、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生动体现着祖先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_着古人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为文物收藏的博物馆_。在中国的博物馆拥有的文物资源极为丰富,应广泛探索让文物发挥更大作用的方式和方法。故宫博物院利用曾是明清皇宫这一_的优势,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他们的思路值得其他博物馆借鉴。通过旅游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在旅游中增加对各种文化的了解,已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文化和旅游的产业融合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_了游客对文

25、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成为国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文化热、旅游火”成为了一个最鲜明的特点。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蕴藏责无旁贷天时地利契合B. 蕴含责无旁贷得天独厚契合C.蕴含义不容辞天时地利迎合D.蕴藏义不容辞得天独厚迎合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的中国博物馆,应广泛探索让文物发挥更大作用。B.在中国的博物馆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应广泛探索让文物发挥更大作用。C. 中国的博物馆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应广泛探索让文物发挥更大作用的方式和方法。D. 在中国博物馆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应更广泛探索让文

26、物发挥更大作用的方式和方法。20.高一开展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你读得认真吗?回忆一下,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黛玉潇湘妃子葬花吟脖子上有金锁共读西厢记B.薛宝钗薛蟠之妹丰年好大雪金玉良缘魁夺菊花诗C.王熙凤贾琏之妻弄权铁槛寺凡鸟偏从末世来协理宁国府D.晴雯宝玉的丫鬟病补雀金裘拒绝给贾赦做妾撕扇子(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3题。什么时候,我早已不再注意,有一片小草正在悄悄地冒芽,有一树花朵正绽放清香。“情怀”二字已成风花雪月的矫情。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一枝花、一场雨、一次远行,都

27、是诗意的生活。可在每日的忙忙碌碌中,我们认为它们无用,而这些无用的一草一木,一书一曲,恰是灵魂的栖息地、心灵的平静台,是这些,给沉闷的生活,送来清风花香。物质的富足可以让你的脚步抵达想去的地方,精神的追求更能让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偶尔停下脚步,将一些时间花在看似无用的小欢喜上,其实是毫不可惜的。赏花、读书、喝茶、听曲,是夹缝里的阳光,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诗意和点缀。翻身下床,打开书柜,抽出一本旧书,弹去微尘,认真地翻阅起来。从今天起,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空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的时间,留给文学,留给音乐,留给茶艺,留给舞蹈,留给手工,留给梦想。毕竟生活里,我们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21.下列各句

28、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C.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D.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2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23.文章结尾处画框的部分改为“留给文学、音乐、茶艺、舞蹈、手工、梦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西汉时期,有性格迥异却相处得很好的两个人,一个叫陈遵,一个叫张竦。陈遵才气过人,不拘一格,好酒贪杯,家常满客;张竦则博学文雅,

29、处世严谨,洁身自好。两人虽个性不一,但都官至太守,爵至封侯。恰好有一段时间,两人都因故被贬,返回长安。两人居处离得不远,却一个宾客盈门,一个门可罗雀。陈遵天天喝酒会友,好不快哉;张竦只偶尔与前来拜访的人谈论经学道德,亦怡然自得。陈遵对扬雄的小赋酒箴颇为喜爱,便以此揶揄张竦生活的单调。相对于陈遵的任性潇洒,张竦有着冷暖自知的从容自在,他说:“人各有性情,处世尺度。你要像我一样生活是不实际的,而我要像你一样生活也同样不实际。如果我一味地仿效你,那会过得一塌糊涂啊!”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30、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B (选项中“血缘社群便自觉分裂”不正确。原文“逼着这社群分裂”,可见血缘社群分裂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2.A (选项中“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来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不正确。雄安新区未来保护乡愁的两种方式不是分别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和非物质类乡愁遗产,而是既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又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3.D (吴伯雄回乡祭祖,是认祖归宗,是血缘性地缘的体现。)4.引用论证,引用儿谣“摇摇摇,摇到外婆家”,论证“外婆

31、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比喻论证,用“细胞分裂”比喻人口繁殖,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的分裂。举例论证,举自己的事例,论证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的观点。对比论证,将乡土社会与现代都市进行对比,论证乡土社会中血缘与地缘很难分开。5.材料一写了“是什么”:乡愁是离开故土的村民对过往生活的美好记忆。又写了“怎么办”:地方政府重视乡愁,采用各种手段来留住乡愁。材料二写了“为什么”: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于是产生了乡愁。 (一)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6.B;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长虫麻绳着力突出了字丑陋的特点,暗示了文化缺失的可怕”分析有误。结合上文可

32、知,孕妇不会写字,“长虫”“麻绳”突出的是字体的歪扭、稚嫩。“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说明尽管孕妇写得艰难却心生向往,愿以最大的努力亲近文化知识,流露出作者对孕妇尊重知识、向往知识的认同。分析效果时,不可断章取义,过度解读。7.D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D项,“隐去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摒弃一切无关内容”分析错误。本文的确淡化了时代背景,但并未完全“隐去”。如“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等,都展示了一个践踏一切文化的年代。从文章构思上看,作者正是要以一个不识字的孕妇对文化的尊重、敬畏,揭示深沉厚

33、重的时代主题。因此,时代背景绝非无关内容。8.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展现母性的光辉与孕妇的善良。通过描述牛的形象,映衬出孕妇作为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小说题目是“孕妇和牛”,牛是这篇小说的次要形象,一般情况下,是为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服务的。我们可以从作者笔下的牛的形象以及它与主人公的关系的角度分析。牛与孕妇都孕育着新生命,从文中“温顺的大眼”“脸上满是驯顺”等处可以看出孕牛的温驯,而孕妇也是满足而快乐的,孕妇与孕牛都呈现出孕

34、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而牛与孕妇的亲昵行为,一方面展现人与牛之间的温情,另一方面从孕妇拒绝骑牛的细节,体现了孕妇善良的形象特点。然而孕妇与孕牛也有不同,孕妇会为了孩子摹写石碑上的文字,孕牛却只知吃草、凝视,同为“母亲”,人更具理性的追求。9.孕妇的心中,立着那块写字的碑。“写字的碑”代表着知识、文化,孕妇不识字,却能够尊重知识,敬畏文化。每个母亲心中,都立着对孩子的希望和寄托。孕妇关爱孕牛,摹写石碑上的字,皆源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希冀。每个人心里,都立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孩子代表着未来,孕妇努力获取与孩子见面的资格,是为弥补自身不足做出的努力。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从

35、不同角度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审清题干信息,“分析的含意”为指令性信息,除此之外,“小说情节简单却有着厚重深沉的意蕴”为提示性信息,提示考生要从分析作品意蕴的角度分析句子的含意。同时应注意“每个人”“立着”是本句关键词。“每个人”当然首先指文中主要人物孕妇,结合小说主人公往往是一类人的代表这一文体知识,孕妇代表每一位母亲,母亲对未出生孩子的希冀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即人类群体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立着”有树立的意思,它不仅仅是具象的石碑,更象征着文化和美好的未来。解答此类题目应着眼于全篇,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A; 朝

36、廷认为由于西平荒废毁坏,应该及时修复,任用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带领所率的精锐部队,并另派给一支防守牙门军营的卫队,驻扎防守西平。当时南部之敌成奚经常成为边境的祸患,马隆到后,帅兵讨伐他。 11.D; 申时为下午三点到五点。下午一点到三点为未时。 12.D; 不是“亲自去采买武器”,是亲自去武库挑选武器。 13.(1)皇帝说:“如果一定能消灭敌人,怎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2)朝廷六军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即可,不应另外设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规。14.马隆让军士扛着农具假装去耕田,成奚误以为马隆没有征讨他的意思,所以产生了懈怠。.参考译文: 马隆,字孝兴

37、,东平平陆人。年轻时就智勇双全,喜欢树立名声节操。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因事犯罪被诛杀,整个兖州没人敢给他收尸。马隆凭借武官的身份,假称是令狐愚的门客,用个人的钱埋葬了他,并守丧三年,在墓地周围种上松柏,守丧礼毕才返回,全兖州都把这事作为美谈。泰始年间,晋武帝将要发动攻打吴国的战事,下诏说:“吴会没有平定,应该选拔勇猛的将士来成就武事。”兖州推举马隆的才能可以做优秀的将领。起初,凉州刺史杨欣与羌戎失和,马隆说杨欣一定会失败。不久杨欣果然被敌人所杀,黄河以西断绝了与中原的联系,皇帝常常有顾念西部的忧虑,上朝时叹息道:“谁是能替我征讨敌人打开通往凉州道路的人呢?”朝廷大臣没人回答。马隆上前说:“陛下如果

38、能任用我,我能平定凉州。”皇帝说:“如果一定能消灭敌人,怎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马隆说:“陛下如果能任用我,应让臣下自任。”皇帝说:“怎么讲?”马隆说:“请允许我招募勇士三千人,陛下不要问他们从哪里来的,我率领他们击鼓向西进军,依仗陛下的声威仁德,那些敌人哪堪一击!”皇帝答应了他,就任命他为威武太守。公卿们都说:“朝廷六军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即可,不应另外设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规。”皇帝没有采纳。马隆设立标准,选拔测试(士兵)。从早晨到下午,选出三千五百人,马隆说:“足够了。”马隆于是请求亲自到武库挑选武器。向西渡过温水。敌人树机能等率领数万士兵,有时凭借

39、险隘在马隆前面阻挡,有时设伏在他后面堵截。马隆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隘就建造木屋加在车上,一边作战一边前进,弓箭射到的地方,敌人随着弦声倒下。出奇的智谋,不时施用,出敌不意。有时在狭窄的道路两旁堆上磁石,敌人穿着铁铠甲,被吸住不能前行,马隆的兵士都穿犀甲,前行无碍。转战千里,杀伤的敌人数千人。自从马隆西行后,音讯断绝,朝廷为他担忧,有人说他已战死。后来马隆的使者夜里回到朝廷,皇帝拍手高兴地笑了。朝廷商议加封马隆将士的勋爵赏赐,赏赐的爵位增加的俸禄各有等级。太康初年,朝廷认为由于西平荒废毁坏,应该及时修复,任用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带领所率的精锐部队,并另派给一支防守牙门军营的卫队,驻

40、扎防守西平。当时南部之敌成奚经常成为边境的祸患,马隆到后,帅兵讨伐他。敌军凭据险要抵抗坚守,马隆下令士兵全都扛着农具,做出要去耕种的样子。成奚以为马隆没有讨伐他们的意思,防卫之意逐渐松懈。马隆趁着敌军没有戒备,进军攻击并打败了他们。到马隆任职结束时,敌人再不敢入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15.A; 解析:“水影”句描写出园内景色之美,正面写出园内小池清澈见底。理解有误。“水影”句应是侧面写出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故答案选A。 16.“窥”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窥”,偷看,写山光探头进入短墙,窥视小园中的景物,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从侧面突出

41、了小园景色之美。(三)名篇名句默写17.(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18.B; .蕴含:包含。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语境重在“含”而非“藏”应填“蕴含”。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强调的是“责任”。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强调的是“道义”。语境中博物馆应具有相关“责任”而非“道义”,应填“责无旁贷”。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天时地利:指有利的自然条件。语境中的不是“自然条件”,故不用“天时地利”,

42、应填“得天独厚”。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迎合:有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根据语境,应填“契合”。19.C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病在于“文物资源应探索方式和方法”主谓搭配不当,句子的主语应为“中国的博物馆”,所以应将前句改为“中国的博物馆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且滥用介词“在”,造成语意不畅。20.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高一语文开展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你读得认真吗?回忆一下,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红楼梦中人物的特点和相关的事例进行辨析选择。“贾琏之妻”是指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和“协理宁国府”

43、是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两次非常重要的事件,“凡鸟偏从末世来”是曹雪芹给王熙凤的判词。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21.D;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引号的作用有:1.表示引用。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4.表示讽刺和嘲笑。5.突出强调。文中使用双引号的句子是:“情怀”二字已成风花雪月的矫情。这里引号用来表示强调突出。A项,属于直接引语,引用的作用。B项,用来表示特定称谓。C项,用来表达否定讽刺的意味,属于反语。D项,强调突出的作用。故选D。22.把心灵比作水泽,把精神享受比作花香,生动形象地写出受到精神滋润后的美好体验(或:更形象的表达出人的心灵需要

44、精神力量去支撑与滋养);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修辞(比喻)的理解分析能力。画横线句子为:精神的追求更能让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本体为“心灵”,喻体为“水泽”,本体为精神享受,喻体为花香萦绕,这里运用了比喻里的暗喻,因为本体喻体都有但没有明显的比喻词。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心需要精神追求的道理,有了精神追求正如水泽富有花香萦绕一样,人生或更充实快乐美好幸福。23.六个“留给”重复使用,是反复的手法。作者畅想了各种诗意的活动,呈现出精神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必要性(或:强调了生活中不止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精神的滋养,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使文字富有节奏,韵律。解

45、析:本题考查对不同句式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把原句和改句加以细致比对,找到二者的不同处:原句:留给文学,留给音乐,留给茶艺,留给舞蹈,留给手工,留给梦想。改句:留给文学、音乐、茶艺、舞蹈、手工、梦想。其次从各角度、层面分别指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原句为六个句子,形成排比修辞,表意更酣畅淋漓,读起来音韵更和谐上口,富有气势和说服力,感染力更强。改句六个词语成并列关系,之间用顿号隔开,较之原句的逗号,停顿短促,泛泛而过,强调突出意味稍弱。原句六个“留给”,使用反复修辞,不仅不啰嗦反而强化了“留给”的重要和必要性。四、写作(60分)【佳作展台】做真实的自己拥有功名利禄,高朋满座,固然是一种成功,“

4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从容淡雅亦是人生幸事。面对陈遵的揶揄,张竦泰然处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道,不必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你要听从内心,行你所行,做真实的自己。(开篇点题,突出论点)做真实的自己,听从内心。“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陶渊明听从内心,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沉醉于自己的悠然南山、菊香满园,感悟乐天知命的人生真谛;“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太白听从内心,仰天大笑,出门而去,寄情于雄伟壮丽的庐山瀑布,尽显豪放洒脱。做真实的自己,摆脱俗世的束缚,听从内心,让自我得到释放,生命会更加精彩。(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做真实的自己,坚守内心。“衣

47、带渐宽终不悔,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用大半生年华守护敦煌文明,从青春到白发,从迷茫到坚定,大漠的风沙动摇不了她那颗坚守自我的心,她以一腔热爱探索一场“文化苦旅”。考古学的冷门、就业率低等问题并没有阻止钟芳蓉做出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决定。面对利益和梦想,她选择了像樊锦诗一样,坚守心中的理想,立志为中国考古事业添砖加瓦。做真实的自己,坚守内心,守护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联系社会热点,关注现实)做真实的自己,不要盲目模仿。著名篮球明星科比在刚入行时被认为是“飞人”乔丹的接班人,数据显示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科比并没有一味模仿乔丹,而是按照自己的球风,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战

48、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特别有风度,便来到邯郸学习他们走路的姿势。然而最后他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还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最后只能爬着回到自己的国家。盲目模仿他人,不仅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最后反而会丢失自己最本质的东西。做真实的自己,不要盲目模仿,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不是他人的复制品。我们在世间虽渺小如尘埃,却都是自己的英雄,所以要“听从吾心,行我所行”,做真实的自己!解析:【题目解读】材料共有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交代了陈遵和张竦两人的基本情况,两人性格迥异却相处得很好。第二段文字描述的是两人被贬后的不同状态:陈遵喝酒会友,宾客盈门;张竦访者寥寥,谈经论

49、道。面对陈遵的揶揄,张竦以富有哲理的话回应。材料中的两个人,虽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却各有自己的精彩人生,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立意为:人生各有其妙;多元人生,同样精彩;等等。面对陈遵的揶揄,张竦泰然处之,认为人各有性情,不应一味地模仿别人,否则会过得一塌糊涂,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立意为:勇敢做自己;坦然面对人生的喧嚣;等等。立意引导:做真实的自己;人生各有其妙;多元人生,同样精彩;坦然面对人生的喧嚣。【素材链接】理论素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白落梅事实素材:湖南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一事引发关注。

50、看到钟芳蓉报考考古学专业的报道,有网友希望她填报其他志愿,也有网友猜测她或许是选错了,大部分网友都认为这个专业很冷门。钟芳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出于对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2015年,陈际州考入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就读建筑设计,所学专业在世界名列前茅。在这里,他接触到了世界服装史,萌生了回国做汉服,把传统汉服和世界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想法。这让陈际州的父母犯了难,在他们的设想中,这并不是陈际州应有的人生轨迹,可陈际州更希望能做自己热爱的事。2016年夏天,陈际州退学回国创业。2017年,他设计的第一批汉服迅速走红,其服装设计风格也迎来了许多质疑与争议。面对陌生人的不解与嘲讽,他始终坚持认为汉服不应该只是古风,也可以很时尚,很现代。2020年夏天,陈际州的汉服火到了海外,他用销量回应了曾经的质疑。【名师点评】本文构思精巧,脉络清晰。文章围绕“做真实的自己”展开论述,“做真实的自己,听从内心”与“做真实的自己,坚守内心”从正面进行论述,构成递进结构,“做真实的自己,不要盲目模仿”从反面进行论述,正反结合,论述全面。本文语言优美,凝练自然,并且引用了大量诗句,丰富了文章内涵,使论述更有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