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1760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7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1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A【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为赤道板,B正确;在有丝分裂

2、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细胞的两极均含有基因cn、cl、v、w,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中含有基因cn、cl的常染色体和基因v、w的X染色体,可能进入同一个细胞中。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2如图示为野生型链孢霉几个基因的表达过程,据图作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基因向后代传递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由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C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若野生型链孢

3、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一定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答案】B【解析】图示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由于图示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向后代传递过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项错误,B项正确;该图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C项错误;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可能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也可能是基因1或基因2或基因3发生突变,D项错误。3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4、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B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C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和ZLmZLD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答案】A【解析】若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Lm基因为隐性基因,则雌家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LmW,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若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隐性基因,Lm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雌家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LmW,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ZLZLm,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小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因此,L基

5、因为显性基因,A正确、B错误;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C错误;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D错误。4在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儿一女也都正常,其妹妹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未生育。下列对该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其丈夫没有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妹妹不可能生患该病的孩子D若该女性患者与丈夫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病的可能,

6、A错误;若其丈夫没有致病基因,子代患病,该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妹妹为显性纯合子或显性杂合子,若为杂合子,其丈夫也是携带者时,后代也可能患病,C错误;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X显性、X、Y同源区段遗传,无论哪种情况,子代患病概率都是1/2,D正确。5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取紫花雄株甲与白花雌株乙杂交,F1红花雄株:紫花雌株=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紫花雄株甲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B由基因A表达出酶A的过程是在细胞质

7、中完成的C基因B在转录时,需要D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D用酶A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白花,该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D【解析】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据题干中信息“取紫花雄株甲与白花雄株乙杂交,F1红花雄株:紫花雌株=1:1”,说明表现型与性别有关,存在伴X遗传,结合图示可知,雄株甲的基因型为AAXBY,白花雌株乙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红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据分析可知,紫花雄株甲的基因型为AAXBY,能产生2种不同基因型的

8、配子,A错误;由基因A表达出酶A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的过程在细胞质中完成,B错误;基因B在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C错误;用酶A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白花,并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基因),因此,该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6调查发现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 基因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3无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乙病男性的患病率为1/20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II7和II8结婚,生下III5患乙病的概率为1

9、/202B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III3和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CIII3的性染色体来自I2和I4的概率不同DI1和I2后代的表现型理论分析有6种情况【答案】D【解析】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7的基因型为XBY,人群中乙病男性的患病率为1/200,由于男女比例相等,所以Xb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100,XB的概率为99/100,所以-8的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21/10099/100)(1-1/1001/100)=2/101,所以-7和-8结婚患乙病的概率为2/1011/4=1/202,A正确;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I-1和I-2基因型均为Aa,由于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

10、活率为1/2,所以I-1产生的能参与受精的精子类型和比例为A:a=2:1,故表现正常的-5基因型为2/5AA、3/5Aa,同理-6基因型为2/5AA、3/5Aa。-6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7:3,而由于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所以-5参与受精的精子类型和比例为A:a=14:3,所以-3基因型为Aa的概率:(14/173/10+3/177/10(1-3/173/10)=63/161,B正确;III-3的一条X染色体必定来自-5,-5的X染色体必定来自I-2;III-3的另一条X染色体必定来自-6,-6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I-4的概率为50%。所以III-3的性染色体来自I-2

11、和I-4的概率不同,C正确;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携带a基因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AA、Aa、aa表现型各不相同,因此综合分析子代男性表现型为6种,女性表现型为3种,共9种,D错误。7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为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答案】D【解析】因为含b的花粉不育,故无X

12、BXb,窄叶只有雄性,A错误;若亲代雄株是宽叶,如XBXb,后代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错误,C错误;若子代全是雄株,说明父本只能产生Y一种精子,故父本的基因型是XbY,又因为雌性中无窄叶,故母本一定是宽叶,D正确。故选D。8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黑色素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在一个现代化的封闭式养鸡场内,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研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黑色素基因位于Z

13、染色体上C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D若F1雄鸡与这只雌鸡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说明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正确;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说明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即偶然发现的胫色为黑色雌鸡的基因型为ZaW,与浅色胫的雄鸡(ZAZA)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即雌性为ZAW,雄性为ZAZa),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ZAW:ZaW:ZAZA:ZAZa=1:1:1:1,即F2中黑色胫:浅

14、色胫=1:3,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中的雄鸡(ZAZa)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C正确;若F1雄鸡(ZAZa)与这只雌鸡(ZaW)交配,则子代中ZAW:ZaW:ZAZa:ZaZa=1:1:1:1,即子代黑色胫鸡中雄鸡:雌鸡=1:1,D错误。9Fabry 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半乳糖苷酶 A 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伴 X 隐性遗传病B-2 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可通过测定-半乳糖苷酶 A 的含量或活性来初步诊断该病D通过基因诊断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

15、病【答案】B【解析】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而-2患病,说明-2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1,说明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1的基因型为XAY,-2的基因型为XAXa,-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4为XAY,-2有可能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由题意知,编码-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故该病可通过测定-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C正确;该病为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D正确。10如图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2号个体是纯合子,除II2号外其他个体染色体均正常,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6、AII2由于少一条染色体而患乙病BIII2体细胞中均含有3个致病基因C若II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III1和I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DII1和II2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但两病兼患的男孩概率为1/4【答案】C【解析】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对于乙病的基因型为BB,子代不可能患病,但II2患病,可能的原因是缺少一条染色体或缺失了正常的B基因,A错误;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的基因型为aaB_,至少有2个致病基因,B错误;若II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而5患乙病,故4的基因型为1/2AABb或1/2AaBb,II2的基因型为aabO,2患甲病,3患乙病,故1的基因型为AaBb,1的

17、基因型为1/2AaBb或1/2AaBO,III1和I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正确;1的基因型为AaBb,II2的基因型为aabO,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但两病兼患的男孩概率为1/21/21/21/2=1/16,D错误。11下图为甲、乙、丙、丁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9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在家系中常常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特点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丙病在家系中表现为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D15号个体携带丁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患者家族中,可以连续几代出现此病患者,A错误;据图分析,乙

18、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或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错误;据图分析,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C错误;据图分析,丁图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用基因A和a来表示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则双亲的基因型为Aa和Aa,15号个体基因型为1/3 AA,2/3Aa,则携带丁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D正确。12下列关于人体X、Y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X、Y染色体可形成四分体B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在生殖细胞中表达C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DX、Y染色体上有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答案】C【解析】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可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A正确;

19、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但是可以在体细胞内表达,像色盲基因,也可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如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B正确;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但不是都决定性别,D正确。13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有时家蚕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雄蚕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条Z染色体B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2条C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

20、究29条染色体上的基因D某雌蚕发生孤雌生殖,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雄=2:1【答案】D【解析】雄蚕体细胞中一般含2条Z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Z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则可形成4条Z染色体,A正确;雌蚕卵原细胞中含Z、W两条性染色体,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分别含有一条性染色体(Z或W)。若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W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2条W染色体,B正确;家蚕体细胞含28对同源染色体,若要研究家蚕的一个基因组所有染色体上DNA序列,应研究27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Z和W)上的全部基因,共29条染色体的DNA序列,C正确

21、;雌蚕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Z和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Z:2W,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ZZ:2Z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即比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WW:2ZW;由于占1份的WW个体不能存活且两种结合方式机会均等,所以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ZW):雄(ZZ)=4:1,D错误。14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患者都是男性,因此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区段B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II区段C该

22、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概率较小D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可位于X染色体上的I区段【答案】A【解析】由于无病的5、6号生的孩子11号患病,可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的区段(若在该区段上,则6号也必须患病),A错误;由于患者都是男性,因此该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概率较小(所有患者基因型为bb,除10号外所有非患者基因型为Bb,满足该条件的概率很低),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2、4、5、8的基因型为XBXb,1、3、7、9、11的基因型为XbY),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区段(2、4、5的基因型为XBXb,1、3、7、9、11的基因型为XbYb,6

23、号基因型为XBYb),B、C、D正确。15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如图为某动物的性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Y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该动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片段和-2片段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该动物种群中,片段和-2片段都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其遗传只限于雄性个体之间【答案】D【解析】X、Y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A正确;该动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片段在减数分裂时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该动物种群中,雄性动物的片段和雌性动物的-2片段都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Y染色体上-1片段上携带的基因

24、,其遗传只限于雄性个体之间,D错误。 16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 AaBB个体的概率是1/8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则产生的后代中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D丁图细胞表示某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甲产生的配子有ADB、ADb、aDB、aDb,自交后代产生AaBB个体的概率是1/21/4=1/8,A正确;无中生有是隐性,由于后代中只有男性是患者,所以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B正确;丙这对夫妇生的男孩基因型为XAY、XaY,所以患病的概率为1/2,C错误;丁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

25、体,且每一极染色体数目为5条(奇数),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17人类的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和非同源区(I、),如图1所示。图2是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致病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I区B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BC3号和4号婚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2D6号和7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患病,男孩均正常【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据图分析,3号和6号为女性患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片段;1号、2号正常,生出了患病的女儿6号,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正常的父亲2号

26、的X染色体上携带了致病基因,说明Y染色体上有正常基因,则该致病基因不在I片段,而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II片段上,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知,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B,B正确;3号基因型为XbXb,4号基因型为1/2XbYB或1/2XBYB, 则他们后代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C错误;6号基因型为XbXb,8号基因型为XbYb,则7号基因型为XBYb,因此6号和7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正常,男孩均患病,D错误。18下如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如图为甲、乙两个家庭(非近亲)的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的病因分别是缺乏酶和酶B家系乙中-4携带尿黑酸

27、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C家系甲中-3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来减缓症状D两家系中6号个体婚配,孕期内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缺乏酶、尿黑酸症的病因是缺乏酶,A错误;由图可知,尿黑酸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受B、b控制,家系乙中1和2均为Bb,-4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B错误;家系甲中-3患苯丙酮酸症,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来减少苯丙酮酸的合成,以减缓症状,C正确;两家系中6号个体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故后代不会患病,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D错误。故选C。19某 XY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叶形阔叶和细叶由一对等位基

28、因(D/d)控制。现有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分析错误的是:A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亲代雌株能产生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现型C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3:2:1D若 F1 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在F2中D :d=13:3【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F1阔叶:细叶=3:1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F1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推测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29、,A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亲代雌株能产生(XD、Xd) 2 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 中的雄性有两种表现型,B正确;F1 中的雌(1/2XDXD、1/2XDXd)、雄(1/2XDY、1/2XdY)株相互杂交,已知带有 d 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3:1,C错误;F1中的雌(1/2XDXD、1/2XDXd)、雄(1/2XDY、1/2XdY)株相互杂交,已知带有 d 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理论上,F2 中雌性基因型为1/4XDXD、1/12XDXd、1/2XDY、1/6XdY,故D 的基因频率:

30、d 的基因频率为 13:3,D正确。20某科研人员发现人类的一种新型单基因遗传病,但不清晰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正常个体均不含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应为隐性遗传病B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家族中患病男女数相等C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常男性一般不含该致病基因D若某男性的Y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则其儿子一定含该致病基因【答案】C【解析】若正常个体均不含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应为显性遗传病,A项错误;常染色体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女的患病概率相同,但在一个家族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1、,即伴X遗传,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正常男性不含相应的致病基因,C项正确;若某男性的Y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致病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其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致使含Y的精子内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D项错误。2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不一定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虽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C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D基因治疗可用于对先天性愚型患者的治疗,康复结婚后其子代表现正常【答案】D【解析】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32、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不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如雌雄同体的豌豆,A正确;若是间期DNA复制时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出现等位基因,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虽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B正确;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体相等,但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这条染色体上的携带隐性基因,男性就患病,而女性要两个基因都为隐性才患病,因此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C正确;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不属于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故不能通过基因治疗,D错误。22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

33、色体的真核细胞,即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且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Y14的诞生表明人工创造了新物种B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CSY14的染色体DNA只有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D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呈线性排列【答案】B【解析】SY14的诞生并未人工创造了新物种,因为遗传物质不变,A错误;由于由多条染色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所以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B正确;SY14的染色体DNA上应该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错误;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

34、列,D错误。23摩尔根等通过染色体上基因位置的测定,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B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基因的唯一载体C基因通过转录把遗传信息传递到RNAD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启动转录【答案】C【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基因的主要载体,不是唯一载体,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少量的基因,B错误;基因通过转录把遗传信息传递到RNA,C正确; 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启动转录,D错误。24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数学模

35、型”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D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答案】C【解析】.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B错误;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C正确;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没有提出等位基因概念,D错误。25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

36、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C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1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答案】C【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A错误;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

37、常的雄性个体,B错误;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C正确;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AAXBXB,黑色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aa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没有雌性个体,D错误。26我国科学家合成了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加入了人工接头,总体长度比天然染色体缩减8%,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B通过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可以知

38、道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C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属于基因突变D酿酒酵母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答案】C【解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合成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因此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A正确;通过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B正确;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如果发生的位置在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区域,而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酿酒酵母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27玉米植株(2

39、N=20)的紫色(H)和绿色(h)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射线处理若干纯合紫株萌发的种子,待其成熟后与绿株杂交,发现某一紫株(记为M)的后代中,紫株与绿株比例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M紫株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H、h的分离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D通过显微镜观察后代紫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与绿株杂交的紫株(M)应为杂合子(Hh)或者为HO(O代表原来含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H基因所在染色体丢失)所致都可能与杂交结果符合。由此分析:M紫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

40、确;若M紫株为杂合子(Hh),则其减数分裂时会发生H、h的分离,B正确;若M紫株为染色体丢失,则其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C正确;后代紫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都是正常的,所以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属于交叉遗传B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C摩尔根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属于假说一演绎法D父方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会导致子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后代【答案】A【解析】女性的色盲基因既能传给儿子也能传给女儿,男性的色盲

41、基因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属于交叉遗传,A错误;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正确;摩尔根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时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C正确;父方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会产生YY的精子,该精子与X卵细胞受精后会导致子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后代,D正确。29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公益寻人节目上等着我自播出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大批热心人的帮助,某走失男孩终被找回,但其父母已经离世,为确认该男孩的身份,可采取的方案是A比较他和9的Y染色体DNA序列B比较他和10的Y染色体DNA序列C比较他和9的线粒体DNA序列D比较他和10的线粒体DNA

42、序列【答案】D【解析】走失男孩的Y染色体与1号一致,A错误。B错误。走失男孩的线粒体DNA与4、7、10号一致,C错误。D正确。30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D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答案】D【解析】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遵循连锁交换定律,B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

43、病,若是杂合子,则儿子可能不患病,D正确。二、非选择题1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图一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据图表分析回答:基因BbVvRrE性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1)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_假说。(2)如果要进行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则需要检测_条染色体。(3)如果以该果蝇为亲本之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_。(4)若只考虑表中的体色与眼形,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_。(5)果蝇中

44、的截翅突变引起细胞核糖体含量降低,使突变体幼虫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答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5 XeXe 3/7 没有足够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导致幼虫体内蛋白质不足 【解析】(1)萨顿的假说内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2)由题图可知,果蝇的染色体为2n=8,其中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果蝇的X、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X、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因此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3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共5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3)由于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如果该果蝇为亲本之

45、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亲本雌性个体只产生一种Xe的卵细胞,因此符合要求的亲本类型为XEYXeXe。(4)由题意知,两亲本是BbRr,两个亲本交配,后代出现9B_R_(亲本类型),3B_rr、3bbR_、1bbrr,不同于亲本的有3B_rr、3bbR_、1bbrr,共7份,其中纯合子是BBrr、bbRR、bbrr3份,因此理论上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3/7。(5)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如果截翅突变引起细胞中核糖体含量降低,使蛋白质的合成不足所以导致幼体的死亡。2遗传性扁平足与进行性肌萎缩都是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扁平足为常染色体遗传,相关基因为A、

46、a,进行性肌萎缩为伴性遗传,相关基因为E、e.下图为甲、乙两个家族遗传系谱图,每个家族中仅含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不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且6号个体不含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1)有扁平足遗传基因的家族是_。(2)进行性肌萎缩的遗传方式为_。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只考虑甲家族的遗传病)。(3)若15号个体带有乙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且社会人群中,乙家族遗传病的患病率是万分之十六。则:12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1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7号个体与1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_。9号个体与16号个体婚配,生一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4)

47、8号个体表现正常,经基因检测,她同时带有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基因B、b)致病基因,则8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是XBEXbe或_。【答案】乙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EXE或XE对Xe 0 Aa(或AaXEXE) 1/8 309/416 XBeXbE 【解析】甲家族中,5、6正常,其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不携带相关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病为进行性肌萎缩;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为遗传性扁平足,在常染色体上,可能是显性遗传病或隐性遗传病。(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家族为伴X隐性遗传病,属于进行性肌萎缩,乙家族具有扁平足遗传基因。(2)甲家族中,5、6正常,其儿子患病,说

48、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不携带相关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甲家族的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9号患病,说明5号是携带者,则7号基因型为XEXE或XEXe。(3)若15号个体带有乙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社会人群中,乙家族遗传病的患病率是万分之十六,即aa16/10000,a4/100,A96/100,AA9216/10000,Aa296/1004/100,AA:Aa12:1。12号个体生有患乙病的子女,则12号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0,16号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父亲,16号的基因型为Aa(XEXE)。7号个体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

49、病的弟弟,7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EXE、1/2XEXe与18号个体(XEY)婚配,所生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1/21/2=1/8。9号个体(AAXeY)与16号个体(AaXEXE)婚配,生一正常的女儿(1/2AAXEXe或1/2AaXEXe)。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12/13AAXEY或1/13AaXEY)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1/21/131/4)(1-1/4)=309/416。(4)由于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都是伴X隐性遗传,8号个体表现正常,经基因检测,她同时带有甲家族遗传病和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则8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是XBEXbe或XBeXbE。3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

50、不良(简称SEDL)是一类软骨发育不良遗传病。因其发病较晚(一般10岁后才出现典型症状)而很难对症状前患者进行诊断。研究者对某SEDL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省略的家系成员均与此病无关),图中除第V代个体外其余均已成年。(1)据图1分析, SEDL是由 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图中第V代个体中,可以确定为杂合子的是_。(2)为了实现对SEDL的早期诊断和遗传预测,研究者利用遗传标记DXSI6对该家系成员进行分析。已知DXSI6是一类含有CA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标记,根据长度不同表示为Dl、D2、D3。该家系部分成员DXSI6标记如图2所示。由图推测,遗传标记_

51、(填“D2”、“D8”或“D10”)可作为SEDL致病基因的标记。结合图1、图2,推测家系中未能提供检测样本的13号个体的DXSI6标记是_。(3)为了阐明SEDL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对SEDL的致病基因和相应正常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过程进行了研究。 根据图3信息分析,I序列与Sedli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_(存在不存在)对应关系。 提取患者、携带者和正常人的 m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后PCR扩增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结果如下表所示。mRNA来源患者携带者正常人扩增产物长度(bp)567、425679、567、537、425679、537经检测,SEDL患者体内不含Sedlin蛋白。推测患

52、者发病的原因:结合图 3和上表数据可以推知,致病基因的成熟mRNA缺失_序列(用E1-E5,回答);由图3中两种成熟mRNA皆能翻译形成正常的 Sedlin 蛋白推测,该 mRNA的_位于患者缺失的 mRNA序列内,导致翻译无法启动。 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与正常基因相比,致病基因仅在I2区域发生了A/TC/G碱基对的替换,这种变异方式属于_。该变化可引起前体加工过程剪接方式的改变,最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答案】 隐 X 20号 D2 D2和D8 不存在 E3 起始密码子 基因突变 【解析】(1)由123,无中生有为隐性,又因为图中患者均为男性,而3的父亲1正常,因此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第V代

53、个体中,20号的父亲是患者,故20号一定是杂合子。(2)根据图1分析可知,在5、6、12、14、15、20、21、22个体中,肯定含有致病基因的有5、12、20,结合图2分析,5、12、20都含有D2基因,故推测D2可以作为该病致病基因的标记。由图1和图2可知,5号是携带者,含有D2和D10,6号正常,含有D8,可知13、14、15号都可能为携带者,而图2显示14号含有D2和D8,又因为22号含有D2和D8,故推测13号很可能同时含有D2和D8。(3)由图可知,I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转录后的序列被剪切掉,再进行翻译,故推测I区域的序列与Sedlin蛋白的氨基酸不存在对应关系。由图3可知,两种成熟m

54、RNA长度相差一个E2对应的序列即142bp,结合PCR扩增产物可知,正常人和患者两种反转录产物的长度差均为:679-567=112bp;537-425=112bp,说明致病基因缺少了一部分核苷酸序列;结合正常基因各序列的长度E3的长度为112bp,故推测致病基因的成熟mRNA缺少了E3序列,可能导致对应的成熟mRNA缺少了起始密码子,不能进行翻译,从而导致不能合成SEDL蛋白。碱基对由A/TC/G,属于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替换。该突变可能导致了mRNA前体加工过程剪接方式的改变,最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4科研人员通过诱变得到2种伊红眼果蝇的突变体甲乙,为了研究伊红眼与红眼、白眼性状的关系,将突变

55、体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红眼纯合体)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果蝇F1果蝇的表现型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雌性雄性雌性雄性雌性雄性mm甲野生型750248767252乙野生型m112108106107(注:“+”表示红眼,“m”表示伊红眼)(1)根据表中杂交结果分析,甲突变体的伊红眼属于_性状,且控制伊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2)乙突变体的突变位点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3)科研人员进行“甲乙”实验时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伊红眼个体的数量比约为97。则F2雌性果蝇中红

56、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F2雄果蝇中红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4)假设控制红眼、伊红眼、白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且互为等位基因。请从组别的F2果蝇以及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中选择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伊红眼与白眼的显隐性关系。(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答案】隐性 F2雌雄果蝇中均有伊红眼果蝇,伊红眼性状与性别无关 X F1中雌果蝇的眼色与父本的相同,雄果蝇的眼色与母本的相同 3/4 3/8 杂交组合:F2中伊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预期结果:若子代果蝇全表现为伊红眼,则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若子代果蝇中既有伊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则伊红眼对白眼为隐性 【解析】(1)根据表中的杂交结

57、果分析,甲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中雌、雄果蝇的眼色都是野生型,判断出甲突变体的伊红眼属于隐性性状,根据F2雌雄果蝇中均有伊红眼果蝇,伊红眼性状与性别无关,判断出控制伊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乙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中雌果蝇的眼色与父本的相同,雄果蝇的眼色与母本的相同,与性别有关,判断出乙突变体的突变位点位于X染色体上。(3)设甲突变体的基因受A、a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受B、b控制,“甲乙”实验时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根据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伊红眼个体的数量比约为97,推断出F1果蝇的基因型型为AaXBXb、AaXBY,只有A-XB-的个体才表现红眼

58、,则F2雌性果蝇中红眼(A-XBX-)个体所占比例为3/413/4,F2雄果蝇中既有红眼又有伊红眼,红眼个体(A-XBY)所占比例为3/41/23/8。(4)假设控制红眼、伊红眼、白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且互为等位基因,若要确定伊红眼与白眼的显隐性关系,可选杂交组合:F2中伊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若子代果蝇全表现为伊红眼,则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若子代果蝇中既有伊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则伊红眼对白眼为隐性。5某野生型果蝇种群中有紫眼和红眼两种纯合个体,用X射线处理后得到一只白眼雄蝇。(1)该白眼雄蝇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或染色体畸变,后者可通过_诊断。(2)经研究后发现该白眼雄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59、均正常。让这只白眼雄蝇与纯合红眼雌蝇杂交,F1中雌性均为紫眼,雄性均为红眼,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结果F2代中雌雄性表现型均为:紫眼:红眼:白眼=3:3:2。从上述杂交结果可以看出,果蝇眼色(紫眼、红眼和白眼)至少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些等位基因之间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填是、否或者无法判断)。(3)F2中紫眼个体有_种基因型,若让F2中紫眼色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种表现型,F3中紫眼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答案】基因突变 染色体组型分析 2 是 4 5 9/16 【解析】(1)该白眼雄蝇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后者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诊断。(2)让这只白眼雄蝇

60、与纯合红眼雌蝇杂交,F1中雌性均为紫眼,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结果F2代中雌雄性表现型均为:紫眼:红眼:白眼=3:3:2可推断果蝇眼色(紫眼、红眼和白眼)至少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共同控制;经分析纯合红眼雌蝇基因型为:AAXbXb,白眼雄蝇基因型为:aaXBY,则F1中雌性均为紫眼(AaXBXb),雄性均为红眼(AaXbY),这些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F2中紫眼个体有4种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Y,AaXBY,紫眼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5种表现型:紫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雌蝇、白眼雄蝇、紫眼雄蝇;F3中紫眼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16。6

61、已知果蝇中野生型眼色与朱红色眼色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卷翅与野生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卷翅、朱红色眼色卷翅、野生型眼色野生型翅、朱红色眼色野生型翅、野生型眼色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1)果蝇的朱红色眼色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为_性基因。(2)亲代雌蝇的基因型为_,亲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3)子代表现型为卷翅、朱红色眼色的雌蝇中,杂合子比例为_。(4)若子代卷翅、野生型眼色雄果蝇与野生型翅、朱红色眼色雌果蝇交配,则后代出现卷翅、朱红色眼色果蝇的概率为_。(5)若一

62、只野生型眼色雌果蝇与一只朱红色眼色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个别特殊的朱红色眼色果蝇和野生型眼色果蝇,用显微镜观察例外的朱红色眼色果蝇和野生型眼色果蝇细胞核型,结果如右图,则出现个别例外果蝇的原因可能是_。(6)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选用_雌果蝇与_雄果蝇杂交。【答案】X 显 DdXAXa 卷翅朱红色眼色 5/6 1/2 亲代雌果蝇少数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一起进入同一极,产生XX或O型卵细胞 白眼 红眼 【解析】分析子代表现型可知,雌性个体中卷翅:野生型翅=3:1,

63、雌性后代全是朱红色眼;雄性个体中,卷翅:野生型翅=3:1,朱红眼:野生型眼=1:1,卷翅与野生型翅的比例在雌雄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因此控制卷翅与野生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DdDd;眼色比例在雌雄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来说,亲本的基因型为DdXAXaDdXAY。(1)由杂交后代朱红色眼色与野生型眼色在雄性中比例为1:1、雌性全为朱红色眼色可推知朱红色眼色为显性性状,结合分析可知为伴X染色体遗传;(2)根据遗传关系,在雌雄中卷翅与野生型翅比例均为3:1,推知此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卷翅为显性性状

64、,由分析可推知亲代雌蝇的基因型为DdXAXa。亲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卷翅朱红色眼色。(3)子代中卷翅、朱红色眼色的雌蝇的基因型为D_XAXA或D_XAXa,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DDXAXA,比例为1/31/2=1/6,卷翅朱红色眼色的雌蝇杂合子比例为1-1/6=5/6。(4)子代卷翅、野生型眼色雄果蝇基因型为1/3DDXaY或2/3DdXaY,野生型翅、朱红色眼色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ddXAXA或1/2ddXAXa,其后代出现卷翅、朱红色眼色的概率为(1-2/31/2)(1-1/21/2)=1/2。(5)野生型眼色雌果蝇与朱红色眼色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由图可知,子代中例外朱红

65、色眼色果蝇缺一条来自母本的X染色体,而野生型眼色果蝇多一条来自母本的X染色体,故推断出现个别例外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代雌果蝇少数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一起进入同一极,产生XX或O型卵细胞。(6)已知基因的显隐性,要探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方法是选用隐性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的雄性个体进行交配,确定基因的位置。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的遗传;若后代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为X染色体的遗传。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选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7猫是

66、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回答:(1)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过程受阻而不能实现表达,某同学认为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猫神经细胞中的巴氏小体区分正常猫的性别,其理由是_。(2)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橙色毛皮雄猫与黑色毛皮雌猫杂交,F1雌猫的毛皮颜色是_(填“橙色”、“黑色”或“橙黑相间”),呈现这种毛皮颜色是因为:_;F1雌、雄猫杂交产生的F2中,现察到一只黑色雌猫的体细胞核中2个巴氏小体,请分析产生该雌猫的原因_。【答案】转录 正

67、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 橙黑相间 F1雌猫基因型为XAXa,(胚胎期)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XA、Xa染色体随机失活,部分细胞A表达,部分细胞a表达,故毛皮颜色为橙黑相间 F1雌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XaXa的卵细胞 或雄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了XaXa的精子,异常卵细胞(或异常精子)和正常精子(或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了XaXaXa的受精卵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XXY

68、,多了一个X,变成了一个巴氏小体;XXX的细胞多了两个X,变成了两个巴氏小体;已知控制猫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黄色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黑色的基因型有XaXa和XaY。(1) 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高度螺旋化而不能解旋,而转录是以解旋后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所以基因表达过程的转录过程受阻;猫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能有两条性染色体XY或XX,根据题意细胞只能保留一条X染色体,多出的X染色体变成巴氏小体,正常雄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而雌猫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另有一条X染色体转

69、变成为巴氏小体。(2)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橙色毛皮雄猫XAY与黑色毛皮雌猫XaXa杂交, F1雌猫基因型为XAXa,(胚胎期)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XA、Xa染色体随机失活,部分细胞A表达,部分细胞a表达,故毛皮颜色为橙黑相间;F1雌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XaXa的卵细胞或雄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了XaXa的精子,异常卵细胞(或异常精子)和正常精子(或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了XaXaXa的受精卵,故F1雌、雄猫杂交产生的F2中,会产生黑色雌猫的体细胞核中2个巴氏小体。8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

70、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染色体_性遗传。(2)若已知1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3与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若3与基因型和2相同的男性婚配,并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孩,则该男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3)若该遗传病是人群中常见的白化病,则由白化病的发病机理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_。(4)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某一地区正常人群中每90人中有1人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图中的4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3和4均表现正常。若3与该地区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答案】常染色体或X 隐 2

71、/3 3/5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4320 【解析】(1)3号个体和4号个体均表现正常,他们有个患病的儿子,可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故可能为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2)若已知1携带有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1的基因型为Aa,3的父母基因型均为Aa,则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3与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若3(2/3Aa、1/3AA)与基因型和2相同(Aa)的男性婚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3AA、1/2Aa、1/6aa,那么后代是表现型正常的男孩(A_),则该男孩携带

72、该致病基因(Aa)的概率为3/5。(3)若该遗传病是人群中常见的白化病,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酶不能合成引起的,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假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图中的4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图可推测3和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那么3的基因型为AXBX(1/3AA、2/3Aa;1/2XBXB、1/2XBXb);该地区一个正常男性基因型为AXBY,其为Aa的概率为1/90;若3与该地区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孩子(aaXbY)的概率是。2/31/901/41

73、/21/4=1/4320。9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R)对正常翅(r)为显性。序号甲乙丙丁表现型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R Y、Xr 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R、r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实验如下:选用序号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性状分别为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已确定R、r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对正常翅个体杂交的后代进行核辐射处理后,发现一雌性后代中一个r基因移到了X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若该个体可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基因与另一个r基因_(不/一定/不一定)发生分离,最终可形成_

74、种配子。(3)遗传学研究表明,果蝇的体色受A、a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与R、r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一只灰身正常翅雌性和灰身卷曲翅雄性个体交配,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卷曲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曲翅:黑身正常翅=3:3:1: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致死现象,这两对相对性状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体色的显性性状是_,以上结果能否推测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_。【答案】甲和丁 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全是正常翅(卷曲翅,正常翅) 染色体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一定 4 一定 灰身 否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且卷曲翅(R)对

75、正常翅(r)为显性,故可以通过选隐性雌性(丁正常翅)和显性雄性(甲卷曲翅)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全是正常翅。(2)将一个基因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由题意可知,该个体X染色体上多了一个来自于常染色体上的r基因,若该个体可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新增的r基因与另一个r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不一定发生分离,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该个体可形成4种配子。(3)由题意“一只灰身正常翅雌性和灰身卷曲翅雄性个体交配,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卷曲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曲翅:黑身正常翅=3:3:1:1”分析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3:1,正常翅:卷曲翅=1:

76、1,而子代性状比3:3:1:1=(3:1)(1:1),故这两对性状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灰色是显性性状,由于不清楚子代雌雄性个体中性状分离比,故无法判断两对基因是否均位于常染色体上。10豚鼠的野生型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他类型表现为灰色。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的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表:亲本组合F1类型及比例灰色雌性白色雄性黑色雌性:灰色雄性=1:1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R、r,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依据是_。(2)F1

77、雌雄个体间交配,F2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若豚鼠种群足够大,从F2代开始,每代分别淘汰三分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不考虑突变,照这样随机交配若干代,豚鼠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依据是_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豚鼠为实验材料,多次尝试选择不同体色的豚鼠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均不能成功,理由是_。(4)实验发现F1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雄性豚鼠,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推断其可能的基因型是_。【答案】X 由于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F1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黑色:灰色:白色=3:3:2 否 种群D、d、R、r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种群没有

78、发生进化 白豚鼠的基因型为dd_ _,而D、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 DdXRXrY、DdXRY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豚鼠的野生型体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它类型表现为灰色。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可见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等位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DDXrXrddXR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XRXr(黑色雌性)、DdXrY(灰色雄性)

79、。(1)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可见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它类型表现为灰色。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XRXr(黑色雌性)、DdXrY(灰色雄性)。那么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的基因型为3/8DXR、1/4dd 、3/8 DXr,故F2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白色=3:3: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F2代开始,每代分别淘汰三分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使种群的D、d、R、r基因频率没

80、有发生改变,因此豚鼠种群不发生进化。(3)由分析可知,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dd ,而D、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不能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雌性或雄性个体中出现。(4)实验发现F1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雄性豚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且正常情况下F1中DdXrY(灰色雄性),因此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推断可能是其中的r基因突变为R,则F1中黑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DdXRY,或者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的原因,亲代中的父本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含dXRY的配子,其与含DXr的卵细胞结合形成了DdXRXrY的黑色雄性豚鼠。11I下表列举了不同性别的二倍体植物酸模(俗称

81、野菠菜)的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及X与Y的比例情况,已知酸模的体细胞中有21或(21l)条染色体,表中A指的是常染色体,X与Y属于性染色体但不互为同源染色体。请回答:(1)酸模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出现的四分体的数目为_。(2)酸模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不同性别的酸模单株隔离种植,只有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雄株”)的酸模才能结出种子。现有纯种果蝇长翅和残翅雌雄个体若干,如何通过只做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对性状的基因(H、h)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判断依据及相应结论(不要求判断显、隐性,不要求写出子代具体表现型)方案:_判断

82、依据及结论:如果 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h)位于常染色体。如果 _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h)位于X染色体。【答案】 9个或10个或11个 雌雄同株雌株雄株211 雌雄同株 选用长翅和残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正反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正反交的子代表现型相同 正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 【解析】I.(1)18A指的是18条常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18AXY”的雌雄同株个体内有9对同源染色体,该植株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会出现9个四分体;染色体组成为“18AXXYY”的雌雄同株个体内有11对同源染色体,该植株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会出现11个四分体;染色体组成为“18AXYY”的雌雄同株个体内有10对

83、同源染色体,该植株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会出现10个四分体。(2)雌株产生的两种等量配子的基因组成为9AXY和9AX,而雄株产生的两种等量配子的基因组成为9AXY和9AY,雌雄配子随机组合,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8AXXYY)(18AXYY)(18AXXY)(18AXY)1111,即雌雄同株雄株雌株211。(3)不同性别的酸模单株隔离种植,只有雌雄同株的酸模才能通过自交产生种子。判断该对性状的基因(H、h)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实验方案可以使用正反交实验,即:选用长翅和残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正反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判断依据及结论:如果正反交的子代表现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h

84、)位于常染色体。如果正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h)位于X染色体。12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某校生物学习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遗传性乳光牙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女性患者(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请根据表绘制遗传系谱图:_(2)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若题干中的女性患者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3)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

85、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增加/减少/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4)调查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可能与人类的遗传基因有关,据此有的同学提出:“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 然而,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化,人类的疾病并不都是由基因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_异常或_因素影响造成的。【答案】 常染色体显性 1/6 GC突变成AT 减少 染色体 环境 【解析】(1)根据

86、表格绘制遗传系谱图: (2)根据试题分析,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姐姐和弟弟表现型正常(aa),因此双亲均为杂合子,则该女性患者基因型为1/3AA、2/3Aa,她与一个正常男性(aa)结婚后,生下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2/31/21/2=1/6。(3)由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可以知道碱基C变为U,所以基因上碱基是G/C变为A/T,由题可以知道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减少,蛋白质相对分子减小。(4)人类的疾病,有可能因为基因突变导致;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导致;还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13果蝇体色的灰身(B)对黑身(b)为

87、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1)眼色基因R、r是一对_,遗传时遵循 _定律。(2)与体色不同的是,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_相关联。控制体色和眼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为_。(3)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由于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X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请根据图示的杂交组合回答问题: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_变异。由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取的F1果蝇中,红眼白眼_。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F2中红眼缺刻翅雌蝇占_。【答案】等位基因 基因的分离 性别 两对基因位于

88、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结构 2:1 1/7 【解析】(1)R和r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随着X染色体遗传给子代,所以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由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题意,染色体由于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故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题中杂交组合XRXNXrY杂交所获取的F1为:XRXr、XNXr、XRY、XNY(死亡),各占1/4

89、,所以红眼:白眼=2:1。若F1自由交配得F2,则杂交方式为:1/2XRXr与XRY杂交,1/2XNXr与XRY杂交,子代有1/8XNY死亡,1/8XRXN红眼缺刻翅,所以F2中红眼缺刻翅雌蝇占1/7。14某种鱼性别决定的方式属于ZW型,其腹鳍颜色红(A)与黄(a),尾鳍颜色黑(B)与白(b)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不考虑w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两纯合的该种鱼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的F2中腹鳍颜色红与黄的个体数之比为3:1,尾鳍颜色黑与白的个体数之比为3:1。据此,并不能判断A与a,B与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2)A与a、B

90、与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四种情况: A(a)、B(b)基因位于_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各种基因纯合的该种鱼若干,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四种情况,则应选择表现型为_的亲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雌性腹鳍、尾鳍的颜色。请依次写出上述四种情况的预期实验结果:_。【答案】未统计腹鳍颜色和尾鳍颜色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 一对或两 纯合黄腹鳍白尾鳍雄性纯合红腹鳍黑尾鳍雌性 红腹鳍黑尾鳍、黄腹鳍黑尾鳍、红腹鳍白尾鳍、黄腹鳍白尾鳍 【解析】(1

91、)两纯合的该种鱼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的F2中腹鳍颜色红与黄的个体数之比为3:1,尾鳍颜色黑与白的个体数之比为3:1,只能说明每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并不能判断A与a,B与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未统计腹鳍颜色和尾鳍颜色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2)A与a、B与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四种情况:A(a)、B(b)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据分析可知,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选择的

92、杂交方式为:纯合黄腹鳍白尾鳍雄性纯合红腹鳍黑尾鳍雌性;若A(a)、B(b)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即aabbAABB,则子代都为红腹黑尾;若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即bbZaZaBBZAW,则子代为BbZAZa(红腹鳍黑尾鳍)、BbZaW(黄腹鳍黑尾鳍);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即aaZbZbAAZBW,则子代为AaZBZb(红腹鳍黑尾鳍)、AaZbW(红腹鳍白尾鳍);若A(a)、B(b)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即即ZabZabZABW,则子代为ZABZab(红腹鳍黑尾鳍)、ZabW(黄腹鳍白尾鳍)。故上述四种情况下子

93、代雌性腹鳍、尾鳍的颜色依次为:红腹鳍黑尾鳍、黄腹鳍黑尾鳍、红腹鳍白尾鳍、黄腹鳍白尾鳍。15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和_。【答案】X X和Y A

94、AXBYB、aaXbXb 1/3 0 1/2 【解析】分析表格:实验一、二:长翅与残翅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长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子二代在雌雄性中长翅:残翅都是3: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一代都是Aa;实验一:刚毛截毛,子一代全部是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性状,子二代在雌性全部是刚毛,雄性刚毛:截毛=1:1,说明与性别相关联,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实验二:刚毛截毛,子一代全部是刚毛,子二代在雌性是刚毛:截毛=1:1,雄性全部是刚毛,说明与性别相关联,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B,则亲本基因型为XBYB、Xb

95、Xb。则实验一中的果蝇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b,则亲本基因型为XbYb、XBXB。(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根据实验一,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刚毛(B)与截毛(b)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Xb,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子一代都是Aa,所以F2的长翅果蝇(1/3AA、2/3Aa)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3。(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则符合要求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YB,实验一的后代不存在这样的雄性个体,实验二中这样的雄性个体占后代的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