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1718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刷题精选文档:模块一 弱项提优卷1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弱项提优卷11精妙赏析古代诗歌的名句提优利器赏析诗歌名句重点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有时也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前者以赏析诗句精妙之处命题,后者以分析形象和情感态度命题。前者综合性强,后者只考诗歌思想内容。经过一轮复习多数学生仍然存在手法判断不准,效果分析不具体的问题。二轮复习中,只有强化学生诗歌审美阅读,培养名句三步赏析技能(释句意、析手法、说感情或说评价),才能提高学生解答赏析诗歌名句主观题的能力。熟能生巧,同学们,来练一练吧!小试牛刀一、(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呈现三步赏析过程)题许道宁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

2、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鉴赏的能力。这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

3、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C项中“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 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释句意)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说评价)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1)尾联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此中有佳句”,意思是许道宁的

4、画意境优美,蕴含诗意,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纵使写尽这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2)诗人的评价:从尾联的含意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送东莱学士无竞陈子昂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注无竞:即王无竞,东莱人,性情刚烈耿直,仕途坎坷。武后垂拱二年(686),同罗、仆固叛乱,王无竞与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此诗作于陈子昂为王无竞送行之时。怀:想到,想念。白

5、首:亦作白发。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宝剑是建功立业的象征,诗人把其送给远行的友人,表现了对朋友的鼓励与期望。B诗歌借宝剑侧面赞扬了王无竞的才志和品格,送剑则表明诗人与他是志趣相投的知己。C诗歌结尾写友人遭遇的不公待遇虽已成事实,但是不可虚度年华,让头上增添白发。D该诗属于赠别诗,赠物与赠言相辅相成,在对友人的勉励中,也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愤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最后两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写出友人不公平待遇已成事实,但切不可就此消沉下去,应当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莫到满头白发之时空悲感伤。从诗意中隐隐流露出诗人为友人受

6、到不公的待遇而愤慨,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更主要的是劝勉和鼓励友人振奋精神,努力奋斗。4诗歌颈联为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答: 答案“晚岁”双关,(1分)指一年将尽,也暗含大器晚成的意思,(1分)用此鼓励对方,不要因眼前挫折而丧失信心,应像孤松一样经得起风霜。运用象征(比喻,借物喻人)手法,(1分)“孤松”傲岸不屈,铮铮铁骨,象征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以此赞扬王无竞;“众木”象征失掉本心、趋炎附势的人。(1分)通过孤松和众木的对比,(1分)表现了对失掉本心、趋炎附势的人的鄙视和对友人真挚情义的褒扬。(1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若答化用或用典,并能点明化用

7、了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给2分,若答托物言志并解析,因解答不够准确得1分,若答对仗且能解析得1分,若答拟人手法不给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红白牡丹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注吴融: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鲁阳戈:鲁阳公挥戈退日的故事,此处是说希望能留住美好的春光。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实写繁华的弹弦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表明诗人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诗人对牡丹的用情之真切。B颔联首句写红牡丹

8、,直接用“殷鲜”突出其红艳娇嫩的特点,又暗用比喻,以天空中美丽的红霞来写牡丹红得惊艳、开得绚烂的情态之美。C颔联次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映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来衬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之美。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会和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在对牡丹凋残景象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哀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实写繁华的弹弦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说法错误。由诗句中的两个“不必”可知,此处并非“实写”,也未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6这首诗颈联两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上句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诗人为了能一直与牡丹相伴愿

9、意变为蝴蝶。下句借“鲁阳挥戈”的典故,表明诗人为了留住美好的牡丹,希望时间停留,春光勿去。诗人借用典故表现了对牡丹的喜爱和不忍离别之情。(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名句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这类题需要从“释句意、析手法、说感情”三方面思考。诗人借助“庄周梦蝶”的典故,意在表达希望能与牡丹终生相伴甚至愿意化为蝴蝶;借助“鲁阳挥戈”的典故,意在说明为了留住美好的牡丹,希望时间停留。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和不忍离别的伤感之痛。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78题。采桑子纳兰性德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注兰襟:

10、芬芳的衣襟,比喻知己亲友。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纳兰性德,清代词人。字容若,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B上片写出词人低沉黯然的心情。从“辜负”“闲行”“独自”这些词语中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寂寞与无聊。C下片中词人写到“近来怕说当时事”,意思是物是人非,词人害怕回忆起往昔美好的一切,体现了他性格中多情、重情义的一面。D整首词写得非常细腻,情感丰满、变化曲折,格调低沉缠绵、哀婉动人,词人最后把如此沉郁的悲苦之情全都寄托于梦中,聊以慰藉。答案D解析D项,“情感丰满、变化曲折”“词人最后把如此沉郁的悲苦之情全都寄托于梦中”错误,从词中来

11、看,没有“变化曲折”,词中表达了怀念之情,情感沉郁悲苦;且没有寄托于梦中来聊以慰藉,词中最后说“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意思是“在暗淡的灯影里,远去的知己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并不是寄托于梦中来聊以慰藉。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纳兰性德这首词也有“明月多情应笑我”的词句,请说说二者的不同意蕴。(6分)答: 答案苏轼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说的是,可笑我太多情,多愁善感,为此,早早地生出了白头发。侧重点在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抒发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未成、烈士暮年的惆怅。纳兰性德的“明月多情应笑我”,意思是多情的明月应该会嘲

12、笑我此时的孤单落寞。侧重点在表达痛失知己的失意,明月作为永恒的存在,见证了人世沧桑。词人不禁感慨明月年年相似,往昔却已不堪回首,故而心生感伤,婉约中透露着无奈与伤感。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本题比较的点是情感意蕴。首先要明了相关词句之意,然后从中体会即可。先看苏轼的这几句话,“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意思是“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思古幽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者一般鬓发斑白”,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思绪深沉,顿生感慨,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仕路蹭蹬,壮怀莫酬,使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对照,抒发自己渴望建功

13、立业的报国情怀,表达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未成、烈士暮年的惆怅。再看本词,“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意思是明月是如此的多情,一定会笑我此时的孤单落寞,辜负春心,词人意兴阑珊,心绪茫然,描摹与叙说近似白话,主要表达痛失知己的失意,明月见证了人世间的沧桑,词人感慨月亮年年如此,而往昔却不堪回首,内心充满了无奈和伤感。两首词的情感意蕴的不同之处即在于此。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石鼻城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注石鼻城,三国时期蜀魏古战场所在地。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14、分)()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出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B颔联紧承首联展开,写蜀地山势险峻的意图与李白蜀道难不相同。C诗人入蜀的旅途是艰辛的:有暗夜穿行的孤独,也有大河难渡的担忧。D本诗写诗人游历石鼻城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在意境上明显区别于尾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路上出征的士兵”错误。首联中的“征夫”不是出征的士兵,而是远行之人,由颔联“北客”“蜀人”可知“征夫”只是一般的出行之人,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同义。10请结合全诗,赏析“道边修竹水潺潺”之句。(6分)答: 答案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诗人以修竹曳曳

15、、流水潺潺结束全诗,含蓄表露经过艰辛的跋涉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与前面形成对比,拓展意境。诗人从历经高山激流之愁,到终见清幽明丽之喜,给全诗增添了明丽闲适的意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名句题,首先指明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分析手法的具体使用及效果,最后指出表达的情感。“道边修竹水潺潺”,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诗人以景结束全诗,含蓄地表露出经过艰辛的跋涉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结合“蜀人从此送残山”“愁渡奔河苍茫间”等分析,最后一句与前面形成对比,诗人从历经高山激流之愁,到终见清幽明

16、丽之喜,拓宽了诗的意境。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劳歌张耒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身先汗如雨。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注彀(gu):张满弓弩。十石(dn):极言费力之大。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衲:缝补,此指补过的破衣服。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起首说“云头不合”“惟飞土”,强调天气炎热干燥,尘土飞扬,为后面写“负重民”劳动的艰辛作铺垫。B三、四句写诗人盛夏烈日之时,深堂高卧,无人打扰,想动身而未动身,就汗如雨下

17、,突出诗人清闲自在、不惧酷热的心态。C接下来四句,笔锋一转,向更深的意境开掘;结尾尤以人与牛马作对比,突出人不如牛马的残酷现实。D全诗取材贴近现实,情感体验真切,用语平易晓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深切的同情和怜惜。答案B解析B项,“三、四句突出诗人清闲自在、不惧酷热的心态”错误,诗的开头四句刻意渲染暑天之热,为后面写“负重民”劳动的艰辛,作了有力的铺垫。三、四两句写盛夏赫赫,骄阳似火,诗人深堂高卧,想动身而未动身,就汗如雨下,意在表明炎热已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12这首诗通过典型细节深情刻画了“负重民”的鲜明形象。请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具体赏析。(6分)答: 答案诗人刻画了一个艰辛劳作、

18、生活悲惨的“负重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工的深切怜悯和同情。这一形象是通过典型细节刻画的。如“筋骸长彀十石弩”,写劳工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突出劳作的艰苦不易。再如“半衲遮背是生涯”,写劳工衣着破旧,顶着烈日,出卖苦力,突出生存艰难,生活悲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第五句“忽怜长街负重民”,引出“负重民”这一形象,下面四句对“负重民”正面描写:“筋骸长彀十石弩”,意思是“青筋暴露,骨瘦如柴,负重前行,如同一张拉开的硬弓”,一个饱经磨难的苦力形象跃然纸上;“以力受金饱儿女”意思是“一辈子就靠半件坎肩遮阳挡雨,为了养儿活女不管火热水深”;“半衲遮背是生涯”,这是说

19、“负重民”在烈日曝晒下,尽管衣不蔽体,却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已被剥削得一无所有,除出卖苦力外别无“饱儿女”之法。这两个典型细节的刻画,突出了负重民的艰辛,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鹖(h)冠:传为楚隐者鹬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

20、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B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C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A项,没有“一语双关”;“舟中作”为实写,此处并无隐喻。14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承接第二联,写舟中所见的蝴蝶翩跹、白鸥远翔之景,呼应题目“舟中作”。(3分)与尾联抒情

21、形成反转:蝶、鸥自在,与诗人困于舟中的处境形成反衬。(3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结构上承下启下。“娟娟戏蝶”承上句“看花”,“闲幔”回应首联中“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蹁跹,穿空而过,同时也照应题目中的“舟中作”所见之景;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引出下文作者困居舟中、空望长安的忧思,过渡自然,使诗歌结构紧凑。对比反衬。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与年迈多病、困居舟中的作者形成对比,更反衬出诗人的失意和困窘。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南宋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

22、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B“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C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D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透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D项,“彻底解脱”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

23、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的无奈和悲愤难言。16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答: 答案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景。一静一动,描绘出一幅充满了生机的蓬勃画面。以景结情。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事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之情。(每点3分,手法1分,解释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词结尾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结合、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这其中是充满生机的画面,抒发了作者返归自然的喜悦之情。九、(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

24、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

25、的贫困,属于诗意理解错误。18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回答这道题,需要两步,先回答后两句写景的内容,再回答有何含意。先翻译写景的句子: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虽受压抑但并不沉沦,虽愤激犹能自勉的情怀充溢在诗的字里行间。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26、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时清:指时局已安定。1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交代诗人送人北归,一个“独”字抒写出友人得归,自己却不能还乡的痛苦。B颈联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C尾联写友人归途中的感受,“寒禽”“衰草”面露愁颜,表现了友人内心的愁苦。D本诗紧扣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乱平北还,到劫后的荒败之景,环环相扣。答案C解析C项,“寒禽衰草面露愁颜”不正确,尾联中面露愁颜的是友人。尾联“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

27、“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20本诗的颔联最为人称赏,在全诗的章法结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答: 答案承接首联。“他乡生白发”承首句“世乱同南去”,写世乱离乡,白发渐生;“旧国见青山”接第二句“时清独北还”,想象时局安定后归乡所见。由实入虚,领起后面两联的想象。“见青山”是说想象友人回乡看到故乡到处是荒败的景象,只有青山如故,这样就由眼前送别的感伤引出后面两联劫后荒败的景象的描写,并由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8、。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解答“章法结构”的题目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首联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尾联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对于本题可以先指出结构上的作用,然后再分析诗句中所蕴含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承接首联。“他乡生白发”承接首句“世乱同南去”,写世乱之际离开家乡,因为愁苦而渐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接第二句“时清独北还”,想象时清归乡的所见。领起后两联的想象,由实写转入虚写。“见青山”是想象友人回乡后看到的荒败景象,由眼前送

29、别的感伤引出后两联乱后荒败的景象描写,并由此想到时代和民族的感伤。十一、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诗词,完成2122题。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注浮玉:喻指金山。2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

30、“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阕前两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两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润州甘露寺弹筝未写与友人相聚之事;“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两首均有“忧”的心绪。2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

31、交融的手法。(1分,手法)“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1分,解说诗句)“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1分,解说诗句)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宁静”或“空白”等,1分)从侧面表现出乐声的绝妙入神,(“侧面表现”,1分)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回味”“空间”,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从诗句的结构特色、艺术风格,以及诗词中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等方面综合

32、分析。“斜照江天一抹红”句意为: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唯见江心秋月白”句意为:只看见江水中心倒映着一轮白白的秋月。内容上,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众人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因而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乐声的优美,演奏者技艺的高超,曲有尽而韵无穷。手法上,两句都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江天一色的晚霞和江心中的秋月,渲染了宁静的氛围,以无声的环境表现听者情感的投入。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24题。虎丘题壁陈恭尹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注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

33、时吴王阖闾墓。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吹篪(ch)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2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C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以此表达南方仍有抗清斗争,也不乏心怀故国之思的人。答案C解析本

34、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颔联“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2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6分)答: 答案陈诗以伍子胥自比,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的大志。杜诗则更多的是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和包括自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陈诗“秋又深”以景结情,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杜诗“泪满襟”直抒胸臆,表达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慨。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

35、读诗歌,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中要求对本诗尾联与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进行比较,答题时要分别从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入手,谈各自的异同。注意抓住虎丘题壁既通过典故来自比,又以景结情,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前途迷茫;蜀相尾联作者是直抒胸臆,以此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以及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和包括自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提优点拨(教师独具内容)1丰富知识储备,明确手法特征准确掌握艺术手法,是正确赏析诗歌名句的基础。常用的表现手法,狭义的指赋比兴、象征、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广义的还包括抒情方式与描写方法,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6、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二轮复习中,学生要熟悉诗歌手法的运用形式和每种手法的特征,提高鉴别判断的能力。2分析准确具体,作答嵌入诗句(1)审题准确。是问“手法”,还是问“情感”。无论问什么,都要理解诗句内容,赏析手法效果,捕捉思想感情。特别是艺术手法,一定要看准题目要求,是问“修辞”还是问“抒情”;若没有明确要求,就要抓取典型句子运用的主要手法。(2)判断准确。注意区分易混手法,哀景哀情、乐景乐情,应为“借景抒情”;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则为“反衬”;正衬、反衬都是“衬托”,明喻、暗喻、借喻都是“比喻”。此外,要特别注意“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

37、借古讽今(以古喻今)”手法。(3)分析准确。结合原诗内容分析手法运用,以怎样的哀景写什么样的哀情,借什么景抒发什么情;结合诗句位置分析手法在写景、造境、达情和结构上的作用。首联奠定感情基调,尾联以景结情等等。(4)答题准确。“赏”要明确“角度”,“析”要进行“分析”,赏析就是要求考生把欣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只答概念术语,要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才能得到高分。3坚持积累整理,提高解读能力二轮复习特别忌讳陷入题海战术,训练不只是为了熟练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弥补知识、突破难点、完善知识体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希望同学们坚持积累整理,养成规范的答题思路;坚持训练对诗歌的诵读与品读,培养诗歌语感,真正提高古代诗歌的解读能力。回顾提升学而不思则罔,想一想刚才做题中运用的阅读和解题技巧并写下来,感知提优利器的美好。阅读选择题: 。名句赏析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