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案21 单元学习总结 网络构建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线索梳理阶段 历史背景 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知识总结区中华民国成立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
2、,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不高 知识总结区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知识总结区综合比较 一、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是根本因素。鸦片战争后,列强把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2.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法令。知识总结区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
3、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5.先进中国人主动地吸收西方文明。知识总结区二、比较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 近代 现代 衣 穿西装、“断发易服”、中山装、百姓穿洋衣、洋袜增多 着装从灰蓝色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西式糖、烟、酒、饮料为百姓所接受 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注重吃好,政府还实施“菜篮子工程”知识总结区住 西式住宅增加,官员和商人建造洋房 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政府还实施“安
4、居工程”行 轮船(1)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2)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 发展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因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铁路(1)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2)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机车制造有新突破 知识总结区行 公路(1)20世纪初出现汽车(2)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 建立密集的公路交通网 航空 冯如制造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知识总结区三、大众传媒的变迁及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 1.大众传媒的变迁(1)近代化的中文报刊始创于外国在华传教士。从1
5、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创办近代报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报刊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广播影视是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6年正式开播。电影的产生较早。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知识总结区(3)中国的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开播。之后,电视迅速发展。现在,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互联网自1994年在中国开通以来,迅速发展,现已分布于社会各个领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知识总结区2.异同点(1)相同点 都具有信息传递的传媒作用。都对民众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2)不同点: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是信
6、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方法探究区典例分析 (2014天津卷,13)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方法探究区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方法探究区材料三 2
7、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方法探究区(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方法探究区解题思路 本题以社会生活风尚变化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
8、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奢靡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分析原因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法探究区角度归纳即可。第(3)问,结合时代特征,从材料二中的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而材料三中的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并融入世界。第(4)问,从材料一及材料三中可归纳出时代特征、经济发展
9、、社会进步等因素,从材料二中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可归纳出外来影响因素。方法探究区答卷实录 方法探究区实录点评 1.卷面清晰,回答问题语言比较准确。2.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好,材料的信息提炼比较准确。3.第(1)问没有读懂题意,漏掉要点“对儒家的正统思想的冲击”这一要点。4.第(2)问“原因”答案组织过于简单。5.平时复习和解答非选择题时,一定要避免粗心。方法探究区规范答案(1)扬气: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2)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
10、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方法探究区高分策略指导解答非选择题的“一个前提,两个原则”题型解读 大家都知道高考阅卷是“网上阅卷”,所谓网上阅卷主要是指评阅非选择题。从评卷的操作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第一:字迹一定要清楚,答案要规范,书写 要工整。如果模糊不清,扫描之后很难保证阅卷人能够从中找到得分点。第二: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有的考生答题时粗心大意,如把26题的答案写在27题的答题框内,这样造成的失分就太可惜了。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时要注意“一个前提,
11、两个原则”。方法探究区一个前提 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得分点。两个原则(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要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指的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方法探究区两个原则(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分别写出来,每个小要点后加冒号导出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