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课题: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授课对象高二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的含义,加强文言文知识积累。2、辨析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对照注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掌握重点词意、句意。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诵读,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感悟孟子提倡与老百姓共有共享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启发学生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重 点1、让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2、体会孟子的游说之术,学习孟子说话的技巧。难 点引导学生体会孟子说话的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一
2、、 导入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仁人之心 它的源头就在孟子二、生字认读及朗读(及时提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三、梳理文意(小组合作)四、探究文本1、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
3、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表明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一类是先王之乐(也就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 一类是世俗之乐。 孔子等儒家学者认为,先王之乐有助于克己复礼、修身养性或协和社群关系。俗乐的种类异常繁多,其共同本质则是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儒家学者认为这种音乐能使听者放荡无节,甚至流于淫滥。所以他们对俗乐的批评不绝于耳,或者一言以蔽之曰“淫”,或谓之“乱世之音”等等。但是,上层统治者却往往喜欢俗乐。在孟子和齐宣王这番对话大约一百年之前,魏文侯就说自己听古乐昏昏欲睡,听俗乐却不知疲倦。2、 “王之好
4、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两者雅俗的区分明显,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
5、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3、 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引入话题 投其所好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转换话题 请君入瓮 由谈乐(yu)而言乐(l) 直切正题 形象生动 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得出结论 水到渠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4.体会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 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和齐宣王两次回答 “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 (作用: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五、写作特色1.孟子在论证中善用比喻。以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 2.孟子在论证中,善于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取乐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六、结束语与民同乐,是治国之本 与人同乐,是立人之本 学会分享、分担 人生即修行, 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七、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作业。2、预习第二则:读译,画出疑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