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风险及监管.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268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风险及监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风险及监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风险及监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风险及监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风险及监管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重要表现,促进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从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介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问题和监管状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应的监管框架及提出建议。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风险;监管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引领地位。数字普惠金融带来许多积极效应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知晓其发展有益于分析其面对的风险并据此提出监管建议,有利于更好地将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提升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认知能力。一、数字普惠金融的演进与发展(一)数字普惠金融定义的演进“普惠

2、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其基本含义是:在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前提以及成本可负担的范围内尽可能为全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国,展现出了巨大发展潜力。各国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仍没有统一,大多数学者较认同 2016 年 G20 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一切通過使用数字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动。它涵盖服务供应商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或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通过数字技术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以及服务供应商是以可持续的、负责任的和成本可负担的方式对他们提供金融融服务并且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二)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数字技术使金

3、融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第一,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排斥性。运用数字技术手段,以在线活动产生的大数据为基础,信息主体的多维数据可供潜在的征信服务提供者进行数据采集,有效地为缺乏抵押担保和信用记录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商业银行突破金融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让客户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第二,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作为用户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途径,银行在城市或者农村设立相同网点所需的人力成本和固定成本基本一致,但创造的收益却截然不同,如果要扩大服务就必须增加网点,但在农村偏远地区设置网点成本高、收益低,而现在数字化支付平台大大降低了成本。第三,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性。传统金融模式

4、下信用报告覆盖范围有限,而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开放平台,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维度信息之后关联分析经济数据和产业动态的信息,优化信贷流程与信用评价模型,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使更多的人得到金融服务。二、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风险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相比传统普惠金融相比削弱了一些风险,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中,既有与传统金融所共有的,也有数字普惠金融所特有的。(一)政策性风险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发展潜力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被逐步放大,与此同时显现出金融业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完善以及更多政策性风险也开始暴露出来,新型金融欺诈行为层出叠现。(二)用户安全风险金融普惠覆盖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5、不断扩大,但数字普惠金融主要目标客户是贫困人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此群体接受教育水平较其他群体相对落后,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致使目标用户隐私和安全受威胁。(三)监管风险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主要是针对银行、保险和证券这类传统的金融机构所设置。而数字普惠金融使普惠金融跨越了地域和行业限制,一方面会出现监管主体间职责不明确;另一方面还存在人员编制、专业知识储备和监管工具不足等问题。(四)信用风险征信数据覆盖到各地区各行业,但由于他们之间缺乏征信信息共享制度,信息相互断裂,还由于低收入人群和特殊缺乏足够的信用证明和抵押物,这些普惠金融群体的信用风险相对来说更高。(五)流动性风险数字普惠金融能较好满足小

6、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需求,他们资产薄弱,该消费群体进行金融交易时可能扩大挤兑效应发生,增加平台流动性风险。(六)数字技术应用风险在数字化背景下,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难度增大,一些机构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可靠的行业操作规范,过度简化必要的业务流程和管控环节,单方面追求极致客户体验。三、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和监管措施选择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更快、扩散性更广、危害更大和隐蔽性更强,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管框架和监管措施合理规避风险。(一)建立与数字普惠金融相适应的市场行为监管框架1.构建与数字普惠金融相适应的动态平衡监管体制。针对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带

7、来的新风险形态,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混业经营的监管。为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需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建立与数字普惠金融相适应的动态平衡的监管框架。2.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与退出门槛。开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基础是数字交易平台,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应严格审核数字交易平台的准入,做到严入严出,对于违规、违纪的数字交易平台及时清退,营造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3.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行业自律可以协调同行业的利益关系,使行业间更加公平竞争,确保行业间的正当利益,使其实现内部自我约束,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从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业更好的发展。4.完善

8、金融监管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违规机构的查处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强化金融市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以及提高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完善立法保护消费者隐私,加强划分数据的产权且建立有效负责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重点对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使用进行监管从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有序健康发展。(二)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的建议1.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减少道德风险。数字普惠金融既要有普惠性也需数字化,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范围;另一方面推进全国、地方、行业之间征信信息的连接,加

9、强沟通配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建立实时监测制度。2.防范、化解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由于技术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传统金融风险的突发性、隐蔽性和传染性不但没有被数字技术改变,反而使金融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更易形成叠加效应和扩散效应,严重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防范和化解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增强风险意识,提升数字普惠金融主体风险素养;二、倡导征信共享,降低数字普惠金融风险危害;三、提高数字技术水平,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控制;四、强化混业监管,减少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损失;五、明晰行业边界,规范数字普惠金融运行;六、缩小数字鸿沟,减小数字普惠金融风险。参考文献:1黄余送.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探索J.清华金融评论,2016(12).2王傲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6).3吴善东.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问题、监管挑战及发展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4何宏庆.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现实表征与化解进路J.兰州学刊,2020(1).5邱兆祥,向晓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作者简介:王培瑶(1994),女,河南巩义人,石河子大学一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