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武汉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目录】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一、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表现。影响。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新政*。目的。措施。影响。预备立宪*。目的。过程。后果。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形成。条件。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影响。4.辛亥革命。原因。经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社会生活的变化。5.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实践民主政治的努力*。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6.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条件。表现。影响。7.新文化运动。背景。概况。内容。评价。说明:1】编
2、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内容】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一、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按照江泽民的说法就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大小概念之分,小概念就是指1911年10月10日革命爆发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大概念包括此前领导革命的组织建设、指导革命的理论建设、武装斗争,此后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一方面是维护临时约法,另一方面
3、是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列强资本输出刺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奖励实业推动;收回利权运动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促进。表现。1901-1911年,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张謇大生资本集团,荣宗敬、荣德生“面粉大王”。影响。资产阶级壮大,为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提供阶级条件;促进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尤其是革命思想传播。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新政*。目的。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其统治;以改革遏制革命。措施。编练新军;奖励实业,1903年设立商部;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影响。编练新军培养了反清军事力量;奖励实
4、业发展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壮大,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革命思想的接受者传播者。预备立宪*。目的。维护统治;遏制革命。过程。1】1905年秋,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2】1908年,清政府宣布以九年为期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宪政改革。钦定宪法大纲仿效了日本宪法的一些内客,因为在当时立宪各国中,日本宪法最重君权,钦定宪法大纲在保障“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等自由,给予臣民极为有限的权力。立宪党人三次国会请愿运动。3】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包括4名汉族大臣、9名满族大臣,其中皇族成
5、员占了7人,史称“皇族内阁”。后果。预备立宪瓦解了统治阶级,立宪派大多倒向革命党人一边。结果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形成。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民主思想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组织建立;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中国同盟会。1】成立。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以民报为机关刊物。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海外、全国各地建立分部。领导了此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2】起义
6、。1906年同盟会领导萍浏醴起义。19071908年,同盟会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接连发动了六次起义,即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3】与保皇党人的论战。论战。19051907年间,双方分别以东京的民报和横滨的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开论战。两派在新加坡、檀香山、旧金山和香港等地的报纸,也相继投入了战斗。内容。论战所涉及的问题范围很广,但论战的中心问题还是围绕着同盟会所提出的纲领即三民主义而进行的,也就是中国是否应以革命手段推翻清廷的统治,是否应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否改变封建的土地制度。影响。革命党人驳斥了改良
7、派的主张,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扩大了革命阵地,在理论战线上击败了改良派,取得了思想领导权;使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促使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使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君主立宪的思想,投身于革命事业;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三民主义。1】内容。孙中山在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中首先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又系统阐述,形成了指导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
8、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学说,除了行政、立法、司法权以外,还包括考试和监察权)“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以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2】评价。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共同愿望。但是,同盟会的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战斗口号,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空想性。因此,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来源。来源多元性。其一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9、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美国的民有、民治、民享,瑞士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进化论,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马克思资本论;其二是中国传统思想,儒家的天下为公、大同理想。 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亨利乔治是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他提倡征收单一地价税的主张,曾经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一时,颇有影响。他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影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清末历史潮流;它导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4.辛亥革命。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2】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3】同盟会领导起义推动,三民主义理论指导;4】清政府走向
10、全面反动,皇族内阁成立导致统治阶级分裂,立宪派倒向革命;5】铁路国有化政策导致保路运动爆发,民心倒向革命;6】武昌地区资产阶级力量较强、革命党人长期准备。经过。1】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年l0月10日,武昌城内革命党人率先起义。2】起义胜利后建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廷宣布独立。正在美国的孙中山听到消息后,取道欧洲于年底回到国内,经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投票选举,孙中山以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5】1912年2月12
11、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6】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袁能够夺权原因:列强支持;旧官僚、立宪派支持;革命党人妥协;军权;清末政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制订及其命运。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5月1日因袁世凯中华民国约法(俗称“袁记约法”)的公布而被取代,但在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7月1日被复辟帝制的张勋破坏,随后的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3年10月10日被曹锟的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
12、25年4月24日段祺瑞政府发布命令,称“法统已成陈迹”,临时约法再次被废除。1931年6月1日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公布才依新法优于旧法原则而失其最高效力。2】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评价。它通过民主立法程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在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以法治国的先河。促进了人民的觉醒,鼓舞人民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
13、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宪政原则,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评价。1】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积极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3】局限。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位给封建势力的代表袁世凯表明其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发表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
14、有效表明其对侵华势力的妥协。社会生活的变化。1】社会等级制度逐渐消失,贵族、贱民平民化,天赋人权观念逐渐普及。2】民族关系变化,旗人特权丧失,满人汉化,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五族共和。3】阶级关系变化,工商业阶层地位提高,无产阶级壮大,绅士劣质化。4】帝制迷信打破,民主共和深入人心。5】封建迷信打破,民主与科学意识增强。6】社会权威坠落,男女平等意识增强,男女不同席等改变。7】剪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观念丢弃。1910年清政府颁令允许自由剪发。8】易服。洋装、中山装、旗袍。放足。禁止吸食鸦片。9】社交礼仪的演变,跪拜到鞠躬、握手,称谓变化。自由恋爱、新式婚礼。葬礼西化。10】历法,阴阳历、孔
15、子纪年、黄帝纪年,阳历,国号纪年,新节日。11】报刊、电影。报纸唐朝产生,但只供官员。铁路、轮船、航空、公路运输。从驿站到邮传。电报电话。5.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实践民主政治的努力*。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建立民主政治的努力。1】辛亥革命后按照临时约法成立责任内阁、国会。2】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从1912 年底到1913 年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议员选举。在选举的竞争中,由于宋教仁的积极努力,国民党在两院中取得多数席位。3】1913 年4 月8 日,国会正式开幕。国会的成立,两院正副议长选出,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的确立,民国后宪政工作的发展。4】袁世凯为了建立他的独
16、裁统治,一方面在国会开会前派人暗杀宋教仁;另一方面在国会开幕后唆使共和、民主、统一3 党联合组成拥袁的进步党,在国会里与国民党相对抗。5】1913 年10 月6 日,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进而向国会提出增修约法案。遭到国会拒绝后,他就大肆攻击国会继续存在使“政权无由集中”,“不宜统一国家”,“议会政治之万不宜于今日之中国”。 6】1914 年1 月10 日下令解散国会,以“中央政治会议”代替。7】1914 年5 月1 日,正式宣布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它的最大特点是采取总统个人独裁制。按照修改后的总统选举法,袁世凯成了终身总统、世袭总统。二次革命。1】原因。袁世凯
17、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制度;1913年,袁世凯在上海制造血案,派人刺杀了主张议会政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教仁。2】过程。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护国运动。1】原因。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2】过程。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举起反袁旗帜。孙中山等革命派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3】反对张勋复辟。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黎元洪继任总统,围绕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府院之争,黎元洪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总统无权解散国会,提出解决时局办法是总理辞职。5 月23 日,他在英、美支
18、持下,利用人民反段情绪,免去段的总理职务,以伍廷芳代理。至此,黎段之间的矛盾达到白热化。段祺瑞被免职后,避居天津,发表通电,公开号召各省军阀脱离中央,并在天津设立“独立各省总参谋处”,武力倒黎,6 月1 日,黎下令调张入京调解。张勋进京后,从7 月1 日到12 日导演了一幕拥清帝复辟的丑剧,遭到全国人民同声申讨和反对。护法运动。1】原因。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把持中央政权,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临时约法和国会。2】过程。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7年发动了护法运动,并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由于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护法
19、运动很快失败。但是,孙中山没有气馁,继续探索中国的出路1920年底,他返回广州,重新组织军政府,发动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6.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条件。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民资地位提高,为民资发展扫除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府采购,激发了民资投资热情。实业团体。3】爱国运动推动,特别是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4】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表现。1912-1919年,面粉业、纺织业
20、、卷烟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业(范旭东)也有相当发展。但是,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士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影响。1】特点。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偏于东南沿海,布局不合理;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宰相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或其他封建剥削。2】影响。促使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21、。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7.新文化运动。背景。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2】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1913年,袁世凯发布命令,大肆推行尊孔复古,并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经。1914年9月,袁世凯还亲自率领官员到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同年12月,袁世凯又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在袁世凯政府的支持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
22、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也日益壮大起来。5】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概况。1】开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6年底由上海迁到北京。2】发展。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
23、前繁荣。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抨击文化专制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新文化人士所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24、陈独秀号召青年以民主和科学并重,用以战胜恶社会。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下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批判传统礼教,批判传统贞节观念。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也是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对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开始。鲁
25、迅写出狂人日记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评价。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2】作用。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平民教育,推动了文化的世俗化。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传统的
26、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各样的“主义”传人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也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纷纷成立社团,出版刊物,加入到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中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学说,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以创造适合于20世纪国际潮流的“少年中国”。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
27、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新知识,影响较大的有1919年1月出版的新潮、国民等。青年学生所组建的这些进步团体和创办的这些新式刊物,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这场文化革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3】局限。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倾向,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倾向。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4】新文化精神。民主、科学、平等,社会改造,劳工神圣,妇女解放。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