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9771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2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三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2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2020辽宁实验中学月考)李贽认为:“道之在人,犹水之在地,人之求道,犹掘地而求水也。然则水无不在地,人无不在道也审矣。”这说明李贽(D)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君臣平等B否定儒家学说,动摇传统基础C宣传启蒙思想,构建理想王国D反对迷信权威,追求思想自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李贽通过运用水与地的关系类比道与人的关系以批判理学道统理论,认为学术是多元的,道也是多元的,“学不能统,道也不能统”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体现对君主的批判,排除;B项,题干中李贽反对传统道统学说,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传统儒学基础,排除;

2、C项,李贽并未提出社会改革理论及新的社会构建,排除。2(2021江西吉安月考)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D)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工商立国”的思想基础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农本思想,不是商业,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等知识分子对商

3、业和商人的看法有了改变,认为商人通过辛苦劳动赚取钱财,商人与士异业而同途,均属崇高之业,故D项正确。3(2020贵州铜仁二模)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C)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解析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性强,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明末虽然中国社会有些新的因素发展,但是整体上旧的社会非常健全完整稳定,故C项正确。A项中,“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

4、素,原因表述不完整。李贽非常有决心和勇气去创造,故B项错误。李贽的学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思想”错误,故D项错误。4(2021河北深州月考)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A)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D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解析材料中“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意在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意在主张民主,反对专制,二者的思想都具有启蒙特质,

5、推动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欧洲启蒙运动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间是中国开启近代化历史阶段之后,排除;C项,反对君主专制实际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排除;D项,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排除。5(2020湖北黄冈中学月考)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B)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的窠臼B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C中西文化同源的雏形初现D古典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解析依据所学

6、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李二曲等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因此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书籍,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故B项正确;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书籍的流传,说明“中学”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窠臼,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说明中西文化同源,故C项错误;“普遍认可”说法欠妥,故D项错误。6(2021江苏沭阳模拟)在地方政权层次,黄宗羲主张恢复唐代的方镇制度。黄宗羲认为在沿边地区设立方镇有五大好处,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够“一方之财自供一方”“一方之兵自供一方”“一方不宁,他方晏如(注:安定之意)”。黄宗羲这一设计的内在精神是(B)A强化地方割据B反对专制集权C践行民本

7、思想D回归历史传统 解析黄宗羲主张实行方镇制度,思想核心为强化地方,弱化中央集权,实质是反对封建君主集权制度,故B项正确。黄宗羲为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他主张限制君权,故A项排除;材料并不是民本思想,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的不是历史传统的问题,故D项排除。7(2021山东济宁一中月考)顾炎武批判专制统治者的政治哲学,指出“自古用蛮夷攻中国者,始自周武王”;重申并发扬了孟子“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的观点,强调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义,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姓之兴亡。这表明顾炎武(C)A违背传统儒家思想B否定封建君主制度C提倡人道主义原则D有鲜明的革命意识 解析由“强调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义,人民

8、的福祉高于一姓之兴亡”可知,顾炎武批驳了传统的伦理至上观念,而强调“民族大义”“人民的福祉”,这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原则,故选C项;顾炎武的思想没有脱离传统儒学范畴,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材料体现不出“革命”的色彩,D项错误。故选C项。8(2021河北衡水月考)王夫之读通鉴论就“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认为,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学者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A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B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C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D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这一事件的态度是否定的,王夫之

9、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A项正确;王夫之所处的时代依然是小农经济时代,他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故B项错误;王夫之否定劝课农事,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否定“重农抑商”政策,他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故C项错误;王夫之是知识分子,没有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9(2020辽宁锦州模拟)王夫之按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举例论证“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这种永恒无限的“气”乃是一种实体,并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等命题,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此认识论(D)A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B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C批判了理学唯心主义观点D发展了

10、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解析王夫之认为“气”永恒不灭性,是实体,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说明王夫之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王夫之的理论并未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排除B项;王夫之的理论并未批判理学唯心主义,排除C项。10(2021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月考)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16291683)在阐发春秋大义时特别强调“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的思想。下面对材料主旨解读最合理的是(B)A其主要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B其思想是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质疑C其思想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华夷之分”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 解析吕留良生活于明末清初,他主

11、张的“夷”指满清王朝,“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实质上是质疑清朝统治合法性,不承认清朝统治者是“君”,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吕留良思想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批判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华夷之分”与西方启蒙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狭隘民族主义是指不信任、轻视甚至反对和压迫其他民族,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项。11(2020扬州江都区三模)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以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C)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B

12、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何心隐认为“寡欲”是一种自然人性论,反对程朱理学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排除A项,C项正确;何心隐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在当时不可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何心隐代表新兴阶级,他也是儒家代表,而不是新兴阶级代表,排除D项。12(2020安徽潜山二中月考)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A)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D都反

13、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解析题目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汉朝时期的董仲舒和明末清初时期的黄宗羲针对君臣提出不同的主张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关的,所以A项正确;B项不符合孟子,C项不符合董仲舒,D项不符合汉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故排除B、C、D三项。二、非选择题13(2021辽宁丹东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清之际王夫之的哲思直通近代思辨。王夫之肯定了世界的本体由物质性的“气”构成,论证了物质的不灭性,而且认为物质运动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状态是无限的,但物质运动的总量则不会增减。王夫之将实地考察与古籍记载的神话传说相参照,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动物、文明发源于野兽的崭新结论。他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

14、文明,又提出“文化中心转移”论。他认识到“中国”并非世界之中心和全部。他认为在人的主观意志之外,存在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主张建立“势理天”合一的理性主义历史哲学。王夫之指出,一个新制度的产生,必然要在旧制度的母体内孕育许久,而一个旧制度也会在新制度中残存长时期才能根除殆尽。摘自冯天瑜超前200年王夫之的哲思深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主要哲学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答案(1)思想:物质性的“气”构成世界本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思想;人类进化说;“文化中心多元”论;理性主义史观;历史前进是有规律的。(2)评价:哲学

15、思想具有唯物主义色彩;哲思深度直逼近代思辨;弘扬人类进化史观;突破华夏中心论,产生新的世界观念;理性主义哲学史观是古代文化史的高峰。解析(1)思想:根据“王夫之肯定了世界的本体由物质性的气构成”得出物质性的“气”构成世界本体;根据“但物质运动的总量则不会增减”得出“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思想;根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动物、文明发源于野兽的崭新结论”得出人类进化说;根据“他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又提出文化中心转移论”得出“文化中心多元”论;根据“建立势理天合一的理性主义历史哲学”得出理性主义史观;根据“他认为在人的主观意志之外,存在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得出历史前进是有规

16、律的。(2)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其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色彩、哲思深度直逼近代思辨、弘扬人类进化史观、突破华夏中心论、产生新的世界观念、理性主义哲学史观是古代文化史的高峰等方面概括。14(2020辽宁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孔子为象征,以儒家为主体,居中制衡,佛道辅翼,安身立命,治国理民的独特结构。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理应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象征。儒学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但近代以来经过一系列激进的社会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批判,儒学被迫逐步从孕育滋生它的社会母体中游离出来,成为余英时所说的“

17、游魂”。但并不必太悲观绝望,他认为儒学仍然潜藏在民间,沉睡在老百姓的血液当中:“儒学已变成游魂,但这个游魂,由于有2000多年的凭借,取精用宏,一时是不会散尽的。”摘编自韩星上帝回归乎?儒家上帝观的历史演变及对儒教复兴的启示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儒家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儒学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儒学自诞生后经历了两千余年而持续发展,其生命力源于儒学的创新,经历过秦朝的“焚书坑儒”,汉初的“无为而治”,西汉儒学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从而确立了正统地位。面对魏晋以来佛道文化的冲击,两宋时期的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以天理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体系化、思辨化的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在儒学日益僵化的明清之际,传统儒学被批判继承,注入了唯物思想、朴素的民主思想等新内容,从而使儒学焕发新生机。综上可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儒学发展具有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孔子为象征,以儒家为主体,居中制衡,佛道辅翼,安身立命,治国理民的独特结构”可提炼出论点是儒学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关于阐释可从儒学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董仲舒的新儒学、理学的出现及明清之际的新儒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