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9 推荐作品 篇目四 扬州慢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6483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9 推荐作品 篇目四 扬州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9 推荐作品 篇目四 扬州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9 推荐作品 篇目四 扬州慢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篇目四扬州慢一、认字音初霁(j)荠麦(j)怆然(chung) 解鞍(ji)豆蔻(ku) 难赋(f)二、识词语1夜雪初霁霁:天由雪转晴2荠麦弥望 弥望:满眼3予怀怆然 怆然:悲伤的样子4解鞍少驻初程 解鞍:下马5废池乔木 废池:被战争破坏而未恢复的城池6难赋深情 赋:写三、背佳句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4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说作者【简历】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呈南北对峙状态,

2、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却无疾而终。其凄凉的心境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 代表作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评价】 南宋词人、音乐家寻背景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及宋南渡,与金隔淮相守,于是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扬州,大肆焚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

3、金主完颜亮亲自带兵渡淮,再度攻陷扬州,使这座已受重创的名城更加残破不堪了。后因完颜亮被其臣下杀于瓜洲,金兵方北退。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自度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链常识江湖词派江湖词派是南宋形成的流派,其风格清空骚雅。清空骚雅的风格来源于姜夔。而姜夔的清空、骚雅分别源于苏轼、辛弃疾。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

4、风。南宋江湖词派的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知文意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记行写景紧扣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作者以反衬作起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抒发黍离之悲。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紧扣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怆之情。明文脉赏技巧1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在这首词的上阕是比较突出的。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下阕以昔日的

5、“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2“移情”的表现手法“移情”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它的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发“黍离之悲”服务。如下阕“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的手法,“笔补造化”,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这里的“冷月”“无声”与上阕“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字,都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3布局严密,浑然一体纵观全篇,布局严密,由“少驻”写到观景;由景的荒芜写到原因;由眼中所见,到耳中所闻,再到心中所思所想。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采用点染法渲染,揭示主题;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全文浑然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