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9622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上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将孝与敬联系在一起,提升了孝的标准。孝经云:“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从孝敬父母引申到报效国家,拓展了孝的范围。帝王自称为“君父”,官员对上是“臣子”,对下是“父母官”,就连老师也因一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受到精神上的礼遇。“孝文化”在中国受到如此这般的重视,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2、 B“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来源:学科网ZXXK2.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中说:“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他的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 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 “克己复礼,为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BCD3.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与该思想可能源出一派的主张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C

3、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4. 春秋战国时期,在选官用官问题上,诸子各家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认同。譬如:孔子提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韩非子主张“因任而授官,程能而授事”;墨子则认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认同的是()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C选官对象普及百姓D按照才能选拔官吏5. 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

4、的落后思想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6.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霾”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顽疾。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D自然规律7.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古者州有序,国有学,私有塾。文翁石室和白鹿洞书院作为不同时期地方办学的典型被载入中国史册。结合下图对其理解最恰当的是() 两幅图体现了私学兴起和发展 都以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内容 都

5、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都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ABCD8. 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理”、“欲”统一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9.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

6、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C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10.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元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三纲五常”的出现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专制皇权的加强11.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12. 中国

7、古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关于这一观点,说法最准确的是()A作者反对儒家思想B作者反对君主专制C作者反对绝对权威D作者倡导自由民主13. “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A“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C“存天理、灭人欲”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

8、非耳”14.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15.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自然,希望统治者无所作为 B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C 明朝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突破了宋明理学的束缚 D

9、 “民主君客 ”论、“天下之法 ”论、“工商 皆本 ”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 论 黄宗羲从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6. 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传统科技的晚霞与近代科学的晨光”。能体现这一“晚霞”的是( )A天工开物 B灌钢法C梦溪笔谈 D四库全书17.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各项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楚辞 汉赋 清明上河图杂剧小说A B C D18. 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

10、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洋务派改器物而不改制度受到批判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19.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20. 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这表明()A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 B民主观念并不为大众

11、所接受C预备立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 D大公报具有进步政治倾向21.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评价是:“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二千年来思想界莫不与此专制政体相协应。二千年来之政治,二千年来之学术,莫不与此二千年来之社会经济形态,所谓封建时期者相协应。”该言论表明这位思想家( )A完全否定了秦以来中国历史的进步性B全面正确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C受西化风潮影响,夸大了专制的弊端D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22. 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作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表明陈

12、独秀()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C主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否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3. 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翻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A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C已然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 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24.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

13、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孙中山在1922年的这段话反映了()A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联合苏俄,发动民众B孙中山要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C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25.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发表于()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14、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26.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报纸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D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7.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

15、“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A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28.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B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发射C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籼型杂交水稻问世D时期:秦山核电站建成、超级计算机诞生29. “从1977年开始,台湾歌星邓丽君的磁带通过走私进入大陆,经过转录,在民间广泛流行。1980年中国音协召开西山会议,焦点是邓丽君歌曲是靡靡之

16、音、黄色音乐的讨论与批判。这时的舆论,尤其是老音乐家们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这反映了()A虽然一国两制已经写进宪法,但两岸关系依然紧张 B大陆双百方针在恢复中受到“左”的思想干扰C邓丽君的歌曲格调不高,不符合大陆双百方针的精神D邓丽君作为台独势力的代表遭到大陆的抵制30.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表格中的、处依次应该是()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 第二次 民国初期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 科枝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 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C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D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第

17、II卷本卷有三道材料分析题,31题10分,32题12分,33题18分,总计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来源:学科网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为实现材料一中“得其民”的目的,孟子提出

18、了什么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二中朱熹反对什么?这体现了他理学思想中哪一主张?(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他与孟子、朱熹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之处?(4分) 32. (12分)2015年10月,中国学者屠呦呦凭借中医药领域的技术突破,获评诺贝尔医学奖,这使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再次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曾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提出一个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将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引发了长久的讨论

19、。下表据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史编制: 年代来源:Zxxk.Com科技发明(件)来源:学科网ZXXK中国世界其他国家来源:Zxxk.Com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约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12分)33(18分)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则为天

20、下去之,盖以天地之心为心也。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 摘自林则徐使粤两广奏稿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材料四

21、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2)材料三中所说“这条死路”指什么?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在20世纪20年代初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

22、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世界观”发展第二阶段“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世界观”的变化轨迹。(4分)参考答案20152016学年上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1. A 【解析】“孝悌”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而其由农业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故A项正确;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宗族,这是“孝悌”的表现,而非“源于”,故B项错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不符合“从孔子起”,故C项错误;孔子只说“性相近”,没有明确善或恶,儒家孟子提出“性本善”,不符合“从孔子起”,故D项错误。2. A 【解析

23、】“克己复礼”是孔子关于“仁”和“礼”的细节解释,故正确;“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孟子的观点,故错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是孔子的观点,故正确;“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主张,故错误,选项A项符合题意。3. C 【解析】材料旨在说明君主集权的重要性,是法家思想,但“圣人”一词容易使学生误读为儒家。选项A提倡“德治”,为儒家,故A项错误;选项B“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排除儒家,又主张“绝巧弃利”排除法家和墨家,推断应该是道家主张,故B项错误;选项D主张“举贤”,可能是法家或墨家;选项C 主张“少爱立威,明法尊上”是典型的法家主张,故选C。4

24、. D【解析】材料中三人的主张是关于按能选官都没有涉及平等(公平不等于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故B项错误;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已经向百姓普及(拔高了),故C项错误。从“举贤才”、 “因能授官”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都是按才能选官,故D项正确;5. D 【解析】选项A一概而论,不符合史实;材料介绍的是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讲的是相似性,而不是多样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对旧时期的向往,并未体现出新时期的变革主张,故C项错误;社会进步,有时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道德沦丧,因而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等主张,说明社会的进步必然要付出一定

25、的代价,二者在短时间内是矛盾的,故D项正确;6. C 【解析】根据“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可知在中国古代“霾”不仅仅是自然灾难的象征,而是给世人的警示,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材料不是在强调皇帝权力来源的权威性,根据“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可知他实际上是在劝解皇帝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省,实行仁政,故B项错误;根据“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可知他将“天”与“人事”结合,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根据“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

26、该三省其身”可知,这些“灾”和“异”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提出这一理论的本意,是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这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可知,“霾”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与“人事”相结合,故D项错误。7. A 【解析】文翁石室系蜀郡太守文翁创建,属于官方办学而非私学,故错误;据材料“西汉成都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和“朱子白鹿洞教条节选”可知两者都以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内容,故正确;据材料“西汉成都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和“朱子白鹿洞教条节选”可知两者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故正确;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故错误。8. D 【解析】程颢、程颐把天

27、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不符合“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徐渭反对“束缚、戕害自然人性”,故B项错误;没有说明天理是需向外探求,还是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泛泛而谈,故C项错误;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自然人性”观点一致,故D项正确。9. C 【解析】孟子在儒学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A项表述不能体现出孟子地位迟到宋朝才大幅度提高的原因,故A项错误;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不存在佛教的冲击,故B项错误;宋代时孟子地位提高体现出孟

28、子主张与宋代儒学家思想的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孟子地位提高,没有涉及朱熹借孟子完善自己学说的内容,故D项错误。10. B 【解析】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元明清时期“节妇烈女”数量猛增,三纲五常思想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元代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增加,故B项正确;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与当时统治者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有关,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专制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11. A 【解析】“敬天”、“德治”、“仁政”、“民之

29、师帅”、“正君心”表明要以德治国,故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观点,故B项错误;原来儒家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故C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观点,表述不全面,故D项错误。12. C 【解析】李贽思想的本质并没有脱离儒学思想的范畴,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对君主专制的看法,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李贽只是反对神化孔子,盲目崇拜孔子,故C项正确;李贽虽然认可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思想解放的色彩,但还每上升到自由民主的程度,故D项错误。13. B 【解析】“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指的是“重民、保民、敬民”,即儒家

30、所提倡的民本思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是君权神授,是为统治者权力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不是为百姓考虑,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在明清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上的新的变化, 黄宗羲提出“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批判君主专制,体现了“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二程提出的,是属于宋明理学,不符合题干中的“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故C项错误;“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是李贽的观点,主要是说人要有自己的见解,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14. A 【解析】张载提出理想

31、在于为天地、生民、万世等,顾炎武为天下呼吁,这都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提供了二者的理想,与构建儒学体系理想和伦理秩序关系不大,故C.D项错误。15. A 【解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映了道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道法自然及要求要顺应和尊重自然,统治阶级无所作为便不会发生战争,因而其逻辑关系合理,故A项正确;“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是对皇帝驾崩太子继位现象的描述,其不能体现出“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项错误;“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是主张儒学的世俗化,仍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故C项错误;

32、黄宗羲虽然主张限制君权,工商皆本,但其本质依然属于儒家思想,而不是资产阶级思想,故D项错误。16. A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时间限定在“明清”,灌钢法在南北朝,梦溪笔谈在北宋,排除选项B和C;四库全书并非科技领域著作,排除D;天工开物成书于明末,是中国传统科技集大成的一部著作,所以选A。17. D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市民文化”崛起的时间和表现。楚辞、汉赋属于贵族文学,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反映市民生活,元杂剧和明清小说都属于市民文化。因此“不”属于市民文化的是,D项正确。18. 【解析】本题考点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社会思想状态。通过奕、丁日昌、郭嵩焘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涉及洋务的人员在当时都受到歧

33、视,项符合题意。选项将洋务派称为崇洋媚外,观点有误。选项的主体是现代人而不是材料中的顽固派。选项是张冠李戴,和题目无关。19. D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是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变革的需求愈来愈强而不断推进的。对西学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强弱、政府对西学的态度都是影响其进程的因素,但不是原动力。所以选项D最合适。20. D 【解析】材料仅仅表明获奖文章多数主张保留君主,但并不能说明多数民众仍然主张保留君主,A项错误。君主立宪也是民主观念,此材料不能显示民主观念不为大众所接受,B项错误。1911年11月20日,此时预备立宪已经宣告了破产,C项错误。此次征文活动为大公报所举行,获奖文章

34、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报刊的政治倾向,而获奖文章中有13篇都和民主有关,所以其有进步政治倾向,D项正确。21. C 【解析】材料中的思想家认为中国自秦朝以后的两千多年来均是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两千多年来的经济、思想、学术均与此相关。实际上,中国自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在前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明清时期是复兴没落的,故材料作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其对中国的封建统治的评价是片面的,没有看到其积极作用,所以选择C项。该思想家否认的是秦朝以来的专制统治,并没有彻底否认秦朝以来的中国历史,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强调了专制统治的弊端,并没有揭示封建统治的本质,D项不正确。22. B 【解析】提取

35、材料信息“新文化运动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可以看出此时陈独秀已经相当重视劳动者,即工人的价值,转变为社会主义者,陈独秀的主张不止于提倡民主,反对专制,A项错误。重视工人的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道德问题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错误。本题主旨无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项错误。23. A 【解析】题目中“我高皇帝”“ 清室”强调国内的民族矛盾,而不是中国与列强、封建与专制的矛盾,所以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的只是封建君主专制,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体制,B项错误。结合史实,三民主义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C项错误。D项不符合“本质”的要求。

36、24. A 【解析】题目中1922年、“改组国民党”、“更多工人参加进来”等信息说明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提出了三大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消灭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目标,故B项错误;1922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项错误;题目要求对史料的解读,而非评价,故D项错误。25. A 【解析】据材料“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可知革命应为国民大革命,“一点小小的力量”与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张相符,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成书于延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成书于建国前夕;论十大关系成书于建国初。26. C 【解析】A、B项均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定,可以排除。1

37、979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探索阶段,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当时语惊四座,但由于多年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多数人接受是需要时间的,但经过以后的实践已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C项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1992年,D项错误。27. A 【解析】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A项正确。 “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根源,B项错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谈及是社会主义

38、建设方针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D项错误。28. D 【解析】本题关键是找出其他三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与曲线图对应的时间关系有错误,进而排除这一选项。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时间是在1967年,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是1970年发射成功,B项错误;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出现于1965年,C项错误;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和超级计算机诞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D项正确。29. B 【解析】一国两制在1982年写入宪法,A项错误。1980年中国音协不认可邓丽君的歌曲,联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双百方针,但老音乐家们依然受“左”的思想干扰,B项正确。双百方针的精神就是百花齐放,邓丽君的歌曲格调符合双百精

39、神,C项错误。邓丽君不是台独势力,D项错误。30. D 【解析】留学热潮与当时主流思想有关。清政府晚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为富国强兵;民国初期,政府的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实业救国成为主流;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建设国家。由此分析,D项符合题意。第II卷31. (10分)【解析】此题以儒家治国理论为线索,通过先秦、宋、明末清初三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人物言论介绍儒家的民本思想。材料全为文言文,稍难;所以问题设置比较简单,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材料题的学习信心。(1)材料一强调得民心的重要性,联系孟子其人即可知“仁政”的主张。(2)材料二批评“厚敛于民”,显然反对过分剥削;主

40、张“爱民必先于节用”,与“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相合。(3)据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得出前一小问的答案;综合前三问的答案,结合材料可知其共同点在“民本思想”。【答案】(1)主张:仁政。(2分) (2)反对:统治者过分盘剥百姓;主张:存天理,灭人欲。(4分) (3)标准:百姓的忧乐。共同:都关注百姓疾苦,体现民本思想。(4分) 32. (12分)【解析】要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解答,首先要理解这一难题是什么。分析文字材料结合表格材料,可以将这一难题理解为“16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两大角度,不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答案】(要求至少从3个角度进行中

41、西对比论述,分层给分,每点2分)中国方面:(1) 经济: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下,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 政治: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统治者不重视科技的发展。(3) 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和僵化的科举制度阻碍科技的发展。(4) 外交: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经济和科技文化的交流。(5) 中国古代科技结构本身存在弊端,注重实用而缺乏理论研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西方方面:(1) 经济: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2)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3)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和理性思想,逐渐摆脱宗教和神学的束缚。(4) 外交:新航路开辟后

42、,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为科学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也创造了条件。(5) 西方科学注重理论研究,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理论突破。33. (18分)【解析】此题以近代以来国人对外的认知态度,即“世界观”为线索,考察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想潮流,涉及鸦片战争前后,五四运动前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时期等几个阶段。分别考察了思想变化的表现,变化的原因,以及总体的变化趋势。【答案】(1)变化: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再到尊崇。(2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工业文明的传入,冲击了传统的自我意识;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使“向西方学习”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任答两点,4分)(2)死路: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转变: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俄国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经验。(2分)(3)时代背景:外交取得新突破;左倾错误思想得到纠正;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任答两点,4分)(4)近代轨迹:从以世界中心自居到向西方学习再到以俄为师;(2分)现代轨迹:从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到走向对外开放再到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