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徐州模拟)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变化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铁器牛耕的推广。答案:B2西汉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其法将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一斛以上,善者倍
2、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表现在()A扩大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解析:北方多干旱和风沙,沟中地势较低,将农作物种植在沟中,一方面容易吸收和保留水分,另一方面也可减轻风沙的侵袭。第二年原种植地域成为垄,也可有效避免土地重复耕种肥力下降状况的发生。答案:B3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天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那么,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社会的风俗祭拜龙王形成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祭拜龙王是希望
3、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答案:B4有“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功效,哺育西蜀大地,创造“天、地、人、水”和谐共荣典范的水利灌溉工程是()A芍陂 B六辅渠C都江堰 D大运河解析:材料中提到的水利工程地点是在“西蜀”,因此答案为C。答案:C5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这最能表明()A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B中国古代经济属于自然经济C男耕女织是一种基本的经营方式D古代中国具备精耕细作的有利条件解析:本题易错选B项,自然经济的特性是自给自足,很显然,材料并不是表达
4、这一意思。从材料来看,三大因素影响着中国的命运,这三大因素都是农业发展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答案:A6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解析:这一节日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男耕女织的特点,故形成的原因和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有关。B、C、D三项为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它们都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决定的,不是根本原因,故均可以排除。答案:
5、A7(2012宁波模拟)王祯农书卷二十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术,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东汉 B三国C唐朝 D北宋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水排的出现,最早出现在东汉。答案:A8(2012长沙模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刻探测首席专家叶培建表示:“中国将在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将在世界上首次实施窥探月球内部的工作。”30多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丝织品是当时百
6、姓的主要衣料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中国人两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A BC 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在中国古代丝织品并不是西汉百姓的主要衣料,排除含的A、C、D三项。答案:B9.2011年5月25日,汕头市南澳海域的明代沉船“南澳号”再度打捞出大批文物。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在“南澳号”上最有可能发现的文物是()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 B精美华丽的丝绸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 D图案丰富的粉彩瓷器解析:青铜鼎在商朝时期最为繁荣;丝绸在水中不能长久保存;粉彩瓷器在清朝雍正年间出现;明朝处于青花瓷繁荣时期。故选C。答案:C10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
7、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以得出的准确判断有()唐朝时瓷器已形成青、白两大系列唐朝时白瓷质量不如青瓷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羽推崇越州青瓷A BC 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以比较分析,反映客观事实是和;反映陆羽主观想法的是;而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11(2012南京二模)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
8、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解析:从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可判断,其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答案:B12(2012长沙模拟)中国古代的政府曾经长期以徭役的方式征调工匠,在官府作坊从事生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从民间雇佣工匠,甚至不再经营手工业作坊,改成直接向民间购买。这一转变最有可能是在()A西周时期 B唐朝时期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民营手工业获得巨大发
9、展,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在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2: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2010年8月18日,新余绣娘加班加点赶绣出的国内首套牛郎织女“夏绣邮票”面世,与真品邮票相媲美,将被中国邮政博物馆收藏。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材料3: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10、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1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6分)(2)材料2和3哪个更能真实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7分)(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7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中“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材料2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材料3比较真实反映
11、了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第(3)问概括以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牛耕技术。(2)材料3。其主要观点: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2: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材料3: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
12、,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府风俗考(1)“匹妇蚕之”属于哪一手工业经营形态?材料1又是中国哪种经济形式的真实写照?(4分)(2)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服官”“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8分)(3)据材料3,指出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从材料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最有力的证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原因。(8分)解析:第(
13、1)问根据材料信息回答即可。第(2)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第(3)问从“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以判断“主”与“匠”之间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任答3点即可)(3)资本主义萌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原因:小农经济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地主、商人将资金用来购买土地,不利于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人征收重税;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市场的开拓;政府实行文化专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任答3点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