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月考 政治试题(文科)第卷 (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说明 ( ) 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哲学为人们照亮前进的方向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2中国科学巨星、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说:“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这表明(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
2、法论的统一 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运动与静止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思维和存在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5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下列观点在世界观上与此相一致的是 (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存在就是被感知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
3、人是万物的尺度6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万物皆备于我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气者,理之依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7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8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4、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9在过去,不少地方走的城镇化 道路都是“规模扩张式”,城镇化以土地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资和工业拉动。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只看见物,却看 不见人。这种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也不符合()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点 B实践的能动性特点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D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的要求10关于运动,马克思有精辟的论述:“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运动是物
5、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D11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12 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1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
6、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起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 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4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B C D 15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吉祥物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为原型。在吉祥物的头上还有黄灯标志,据称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它的大眼睛事实上还有照相功能,目
7、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由此可见 A艺术创造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C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16在中国,梅花往往成为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
8、认识具有无限性17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A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C体现了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D承认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18 下列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19我国通过制定“十二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客观与主观相一致的
9、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20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D真理是主观的21“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段话说明了()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一切从实际出发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22 面对“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欣赏的人认为这是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有效对接,不欣赏的人认为这是低俗和浮躁的反映。这说明() A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现象会产生不同的认
10、识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针锋相对的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相互转换的23谬误和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真理() A永远不可能变为谬误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谬误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D和谬误不存在原则的界限24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 ”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25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
11、普尔的这句名言说明 ()A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B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C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24分、28题12分)26.(14分)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8分)
12、(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6分)27(24分)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材料一 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但是,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1)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该如何推进文化强国战略?(12分)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长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
13、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理论创新已经并将继续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28(12分)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5年我国的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14、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请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高二政治月考一试题(文科)参考答案1-5 BDDBA 6-10 DBDAA 11-15 ABCAB 16-20 BDBDA 21-25 BABBD26、(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分)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
15、心主义观点。(3分)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分)(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分)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2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分)27(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文化强国是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出现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等现状而提出的战略。(4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提升民族道德品质体现了这一点。(4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遵循规律
16、,按规律办事。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所以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4分)(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党才提出了“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理念。(3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不断地更新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深化、发展。(3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建设发展的实践验证了四大文明理论的正确性,“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理念的正确性也将得到实践检验。(3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
17、的问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分)28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经济要保持7%的增长、2015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发展思路都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4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4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适应经济发展的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尊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正确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4分)(变式训练)请运用真
18、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12分)答案: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正确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4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对GDP的认识也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4分) 【解析】该题考查真理的知识,应结合材料从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等方面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