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397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

2、基础。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

3、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1840年鸦片战争爆

4、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积聚的爱国情怀、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古老的中华文化从此获得历史性新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浴火重生。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

5、力支撑。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摘编自 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

6、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每个文化发展高潮的来临,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创新而彰显。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们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作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

7、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备传播能力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诗词曲皆应新音乐而起,戏剧小说曲艺,则迎合了市民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新变化。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

8、,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使民众得到文化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金标准,也是最终目的。(摘编自 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本固根深、

9、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B.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C.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文化繁荣兴盛之时一定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D.唐诗与明清小说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结果,它们堪称世界文化瑰宝。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的情况,可以查阅秦至宋元时期的史料。B.明清以后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使古老的中华文化获得新生,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C.由元杂剧的繁荣可以看出,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

10、观众的支持。D.汉族的服饰图案由商周以前的抽象图案到明清时期的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图案,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继承与创新。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了大量观众。B.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鼓励开展敖包节、那达慕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其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C.贵州省举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D.18世纪下半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信清朝乾隆皇帝,提出改善贸易、增进交流的建议,乾隆以“天朝物产丰盈

11、,无所不有”予以拒绝。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留一饼赵登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牛是个卖饼的。宝庆和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幌子的左边,有一棵大桂花树,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没人能说得清,总之没五个汉子是别想抱住它的腰。桂花树底下,摆着张椅子,老牛没事就躺在椅子上摇着蒲扇,吹着风。老牛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执。就拿这卖饼来说,十多年了,每天只做 200个,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这些

12、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饱,怨气满街。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装进袋子,说一句:“不卖了。”关于老牛为啥留一饼,有人说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饼揉碎在明天的面团里,还有人说那是老牛留给自己吃的。“留一饼”就是留一饼,谁来了也不卖!老牛刚开始卖饼时,生意并不好,店铺在街末,铺前又有大树挡着。可是老牛仍然坚持每天做 200个饼,卖不完的亲自送给街上的乞丐。和平街的张老爷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连当官的都敬他三分。这一天张老爷过生日,许多卖吃的、卖喝的店铺,纷纷关了门,给张老爷贺寿去了。老牛不去,“管他张老爷还是赵老爷,他过他

13、的寿,我卖我的饼。”别的铺子关了门,那些卖力气的汉子找不着填饱肚子的地,只得远走几步到老牛的铺子里。没一会儿,竟然排起了长队。饼快卖完时,来了个白净男人,他从队伍后面插了过来,摸出一两银子,往老牛桌上一掷:“两个饼,快点。”老牛像是没听见,继续笑着装饼,笑着收银子。白净男人猛地一拍桌,银子跳得大拇指那么高:“老头,你聋吗?”老牛没瞧白净男人一眼:“饼不多了,现在到后面排队说不定还能吃上一口。”白净男人伸出手,一巴掌拍向老牛,却被一个拿折扇的男人一把挡住。折扇男人堆着笑脸:“我们这就去排队。”待到白净男人时,刚好还剩下最后一个饼,老牛把饼装好,指指挂在门口的幌子,“留一饼!”白净男人顿时来了气,

14、“知道我家公子是谁吗?你”折扇男人瞪了白净男人一眼,“好,我们明天再来。”第二天一大早,折扇男人果然来了,吃了几口饼,说了几句“好吃”,离开了。折扇男人走了快一个月时,有人敲锣打鼓送来一块牌匾。轿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净男人,男人揭开红布盖头,上写“留一饼”三个大字。看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就在宝庆人都听说了这事,来看康亲王亲笔题的字时,老牛铺子前的牌匾却不见了。宝庆人问他,他指指铺子里的一个角落:“在那呢!”让老牛扬名的倒不是他的饼,也不是康亲王题的字,而是宝庆城人人都在传老牛要被杀头。你想想,把亲王题的字丢在角里,杀十次头恐怕都不够。传言

15、像一阵风,连宝庆的小角落都吹到了。宝庆人都早早地排队到老牛的店铺前买饼,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可是,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老牛的头还长在脖子上,还悠闲地在桂花树底下摇着蒲扇。年到古稀的老牛,还是一个人在铺子里做饼。有好心的小伙子来老牛店里帮忙,有时会问起老牛做饼的诀窍,老牛总是笑笑:“你看这胖胖圆圆的饼,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还在做饼。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个饼带到棺材里,他做到了。(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第2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牛性格固执的特点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对此明显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这与小说要表现的

16、主题是吻合的。B老牛敢将匾额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为通过卖饼一事,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C“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一句表面上说的是饼的特点,实质上道出了老牛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人生追求。D老牛作为一个卖饼者,从中参透人生,将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为人处世很好地融为一体,也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与尊重。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二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点,而大桂花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老牛的形象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B买饼时,白净男人飞扬跋扈的言语行动与老牛坦然自若的冷静应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矛盾冲突中推动着情节发展。C老牛

17、对有头有脸的张老爷、地位显赫的康亲王以及普通的买饼者一视同仁,这样写更有利于刻画其鲜明的人物形象。D关于老牛到底为什么要留一饼,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读性。8.小说中老牛饼艺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种手法来体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9.小说的题目“留一饼”有哪些内涵?(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屈原列传(节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

18、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

19、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B.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C.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D.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

20、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B.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怀王”即为楚王的谥号。C. 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D.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汉族诗歌史上一首最长的政治叙事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节选的部分主要交代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外因和内因,并对离骚的内容做了高度概括。B. 屈原文约、辞

21、微,志洁、行廉,这些在他的辉煌巨著离骚中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C. 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图强取屈原草拟的宪令底稿,目的是要抢占屈原的功劳,在楚怀王面前与屈原争宠。D. 屈原在离骚中称颂远古的帝喾,中古的齐桓,近古的汤、武,意在讽刺楚国的时政,暗喻国君不贤,表现了屈原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14.依据本文,离骚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出屈原的什么品格?(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

22、516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蜀相”而非“武侯祠”为题,表明诗人写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写诸葛丞相。B.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明丞相祠堂的位置,一个“寻”字表明祠堂位置难找。C.“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指刘备曾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向他咨询天下大计一事。D.“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可理解为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16.对诗歌第二联所写景物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荒凉,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

23、物的春意盎然。你同意哪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枯松倒挂绝壁的句子是“_,_”。(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对待,但是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而九死不悔的句子是“_,_”。(3)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写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形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曾在北京的玉渊潭公园观察过鸟。那是一大群的鸟,大的小的,黑的花的,蹦跳着,飞翔着,亲密着;周围就是川流不息的车队,是高楼大厦: 。我看到了喜鹊,

24、北京人把它看做是一种吉祥鸟。 ,身子的中部是白色,翅膀的尖部是白色,其余是带有着蓝色调的黑。喜鹊飞翔的时候,翅膀的每一根羽毛都打开,像打开的菊花的花瓣。而它们也像飞机一样把两只爪藏在腹下,尾巴尖尖的拖在后面,只用一双黑白相间的翅膀扇动着蓝天。有时候在四合院集中的巷子里游走,会看到成群的黑色小鸟在树上或屋顶翔集,鸣叫的声音细小而尖脆。因是在黄昏,我初认为是蝙蝠。问了一位老人,才知那叫雨燕。怎么就想起那句“大雨落幽燕”,而也真像密集的雨点一样,猛然砸在屋顶或者树上,又猛然射上去,回到高远的天空,就像倒映的画面。这画面能不让人赞叹它们的自由与快活?我还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一群群的鸽子,它们自由自在地翔集

25、,它们的脚上带着鸽哨,随着滑翔与风的翻转,那悠扬的鸽哨,给这个宽大的广场带来了祥和的乐音,那是奔放而自由的画外音。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喻 排比 反问 B拟人 比喻 排比C借代 对偶 比喻 D夸张 设问 排比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作者为什么要用“砸”和“射”,而不是“落”和“飞”?(4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其栽培历史源源不绝。诗经桧风中有:“隰有苌楚,猗傩

26、其枝”,“苌楚”就是猕猴桃。此外它还有一个更加“玄幻”的名字“奇异果”。1904年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从中国宜昌回国时,将种子带到新西兰。它的味道由于符合当地人的口味,新西兰人便不断地对它进行改良和驯化,使之成为深受全球人民所喜爱的新西兰名产。新西兰国鸟为奇异鸟,新西兰人被称为奇异人,于是猕猴桃便得名“奇异果”。现在很多中国人的餐桌上也经常出现这位“海外游子”的身影。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近日,在大足石刻宝顶石刻景区,拥有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称号的卧佛全长31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图启动整体修复,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耗时八年

27、。作为国家文物局选定的首批川渝石窟保护示范项目之一,卧佛保护修缮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勘察研究设计及局部病害治理阶段,历时三年,目前已完成。第二阶段工作为试验性保护修复,于6月29日启动。第三阶段为全面保护修复实施阶段,预计到2023年修复完毕。据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所有用于卧佛彩绘修复的矿物颜料,都将在实验室内进行前期试验后再用于造像的修复工程。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那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围绕这些问题

28、,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解析】A偷换概念,“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错误,原文应是“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B概念表述错误,“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应为“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C“文化繁荣兴盛之时一定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错,原文为“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

29、文化繁荣兴盛之日”。2.D【解析】原文中没有关于汉族服饰图案的论述,于文无据。3.D【解析】乾隆的做法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4.【答案】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条理清晰。首先指明“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基础”,然后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阐发“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状况”,最后指出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5.【答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当作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在网络时代,利用好各种信息平台,把握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的历史责任;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

30、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6.B。7.D。8.主要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吃不到、吃不饱的齐声抱怨;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传言老牛要被杀头,人们早早排队买饼,生怕第二天吃不上。9.“留一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个饼留给自己,直至生命结束。“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生意原则:不论

31、贫富贵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不卑不亢。10.A11.D12.D13.(1)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2)他的志趣高洁,所以都称许美好的事物。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14.离骚情感饱满却不过分,讽刺政事又非常克制。诗中描绘寻常事物,而旨趣极高;事例浅近,而意义深远。诗中彰显了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文笔简约,优美含蓄。离骚体现出屈原高洁的志趣,廉正的品性。15.B16.同意“荒凉”说。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

32、“自”“空”二字写出“碧草”“黄鹂”无人欣赏的现实,渲染出祠庙凄凉、冷落的气氛。诗歌借景抒情,以祠庙的荒凉衬托诗人此时内心的荒凉,含有感伤的意味。同意“盎然”说。繁茂的阶前碧草把台阶都映得发绿,藏在深树枝叶后的黄鹂自由自在地婉转啼鸣。诗句写出祠庙春景的美好、生机盎然。“自”“空”二字表明,虽有这盎然的春景,但诗人并无暇欣赏,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崇敬之情。17.(1)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3)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18.A(3分)19. (4分)从文字的表现力上看,“砸”和“射”,更有力度,更能体现雨燕的降落和起飞的迅捷;从句意衔接角度看,

33、雨点“砸”下来更加合理。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 20.(4分)鸟和人类共同拥有着这块蓝天。这种鸟的颜色搭配得很好。 评分参考:处要点是“鸟与人和谐相处”;处要点是“鸟的颜色”。每处2分,学生答案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要求不合格,酌情扣分。 21.(4分)语句,修改为“其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语句,修改为“由于它的味道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语句,语序不当,修改为“驯化和改良”;语句,修改为“使之成为深受全球人民喜爱的新西兰名产”。评分参考:只指出序号,没有修改或者修改错误,不给分 22.(5分)关键信息: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启动整体修复,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预计2023年完成(预计8年完成),用于修复的矿物颜料都将提前于实验室进行试验。 评分参考:写出一个关键信息给1分,写出两个给2分,写出三个给4分,句子简洁流畅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