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370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州三校联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2、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基、语用选择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熟稔(rn) 迤逦 洗练(x) 涔寂 学富五车B. 祈祷(q) 通宵 付梓(z) 纯粹 碎琼乱玉C. 赍发(j) 车篷 夭阏() 险衅 叨陪礼对D. 鼙鼓(p) 疏朗 窸窣(c) 鹧鸪 不落言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那个字音字形辨析能力。字音辨析,要

2、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本题要求选出“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项,“涔寂”的“涔”,应为“岑”。C项,“叨陪礼对”的“礼”,应为“鲤”。D项,“窸窣”的“窣”,应读“s”。故选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运作,从而赢得了先机。B. 俺田家祖上一百

3、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C.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有些传统产业真是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很难再正常维持下去。D.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关美学的论断,用语虽然简洁,却能不落言筌,读之让人颇受启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句中说“而倒闭”,与语境不符。B项,结草衔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C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D项,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

4、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惨淡经营”,不要误把“惨淡”理解成“不景气”。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

5、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语序不当,“除了”二字应在“出版社”前面。B项,句式杂糅,

6、去掉“的原因”或“仰赖的”。C项,主谓搭配不当,“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观众”。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毕业之后,我们有十多年没见了,明天一定专程到府上拜访,

7、看望你的家父、家母。B. 这家咖啡厅咖啡味道醇厚,服务也很周到,所以店里总是坐满客人,我也经常光顾。C. 刘教授,您的专著我已收到并惠存,初读后感觉对我论文写作启发很大,非常感谢。D. 李老师,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这次外出我带了一点特产给您尝鲜,还请笑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考核通知,注意措辞和格式的要求。本题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项,“家父”“家母”只能用于向别人称自己的父母。此句是称呼别人的父母,表达不得体;B

8、项,“光顾”是敬辞,“光”是“使增光彩”的意思,“顾”义为“访问”。“光顾”就是说:“(你)到来使(我)增添光彩。”最初是主人对宾客来访时讲的敬语,后来多用作商店或服务性行业欢迎顾客上门时讲的客套话。本句是说自己经常去哪家咖啡店,表达不得体;C项,“惠存”是敬辞,指希望别人保存我送的东西,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恩惠。此句是自己保存了刘教授的专著,表达不得体。D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符合语境。故选D。【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

9、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B.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

10、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C.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D. 出师表、陈情表中“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识记了解能力。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文学著作,对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本题要求选出“有

11、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B项,“契诃夫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说法错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分别是契诃夫、欧亨利和莫泊桑。也就是选项中“巴尔扎克”错,应为“莫泊桑”。故选B。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

12、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听这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

13、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连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长方形匣盒,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

14、拜匣,收藏专家马未都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作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传统纸质卡片,其材料多为高档木浆纸,而生产这种纸消耗的是木材资源。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传统的贺年卡在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融合后,又在虚拟的社会里,创造了自己新的辉煌电子贺卡(E-card)。电子贺卡以其快速便捷、节约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贺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今天一看亦言

15、简意赅。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6. 下列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因为形式庄重,便于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所以汉朝以来,传统贺卡一直在民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B. 贺卡先后有过“名帖”“谒”“名刺”“门状”“飞帖”“红单”等名字,至今日本仍把贺卡叫做“名刺”。C.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倡,在质地精美的贺卡上书写姓名、祝语的形式在民间迅速普及。D. 电子贺卡具有快速便捷、节约环保、样式时尚的特点,现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贺卡。7.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宋以后,由于

16、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所以贺卡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B. 随着时代的推移, 贺卡的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C. 张世南的游宦纪闻记载了中国最早的邮政贺卡的使用情况。D. 为了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进入商业社会后,贺卡逐渐变得程式化,少了一份酸腐。8.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贺卡由最初的本人亲送,发展到后来的派人呈送,虽郑重气氛稍减,但效率大为提高。B. 贺卡内容讲究的喜庆、吉祥,贺卡形式追求的精致华美,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与憧憬。C. 传统的纸质贺卡,因为消耗木材资源及传递效率的低下,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将被时代淘汰。D.

17、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电子贺卡的使用将超过传统贺卡成为时尚。【答案】6. A 7. B 8. C【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移花接木,日本所称“名刺”是指名片;C项,张冠李戴,李世民没有首倡在贺卡上书写姓名的做法;D项,答非所问,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电子贺卡不是传统贺卡,而且它只在虚拟社会中使用,并非我们日常生活

18、中使用较多的贺卡。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时空混乱,所述内容为贺卡出现初期,并非唐宋之后;C项,偷换概念,游宦纪闻中的有关记载是已见最早的,而非对最早使用的记载;D项,强加因果,减少酸腐并非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所致。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

19、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C项,“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将被时代淘汰”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虽然传统贺卡有诸多缺点,但是它也有独特的价值而将继续存在,文中并无信息表明它将被时代淘汰。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

20、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

21、、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三、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翻译每句2分,共16分)9.下列各组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恭疏短引: 奏章 善万物之得时:善良B. 门衰祚薄:福分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合C. 形影相吊:安慰 聊乘化以归尽:姑且D. 家君作宰:宰相 披绣闼,俯雕甍:推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

22、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中的词句。还有可以联想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此外,还要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疏:撰写。善:羡慕。B项,适:去,往。D项,宰:县令。故选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

23、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登东皋以舒啸 或植杖而耘籽 B. 云销雨霁 而征一国者C. 辩乎荣辱之境 夙遭闵凶 D. 小知不及大知 旬有五日而后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能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24、”。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情况:同音替代、音近替代、形近替代。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其实就是写出本字并解释。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语境和自己知识储备判断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进行解释。所以考生对于常用的通假字要能够识记,并理解其意思,平时也要多记诵。本题要求选出“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A项,没有通假字。B项,“销”通“消”,“而”通“能”。C项,“辩”通“辨”,“闵”通“悯”。D项,“知”通“智”,“有”通“又”。“反”通“返”。故选A。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翱翔蓬蒿之间B.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答案】A【解析】【详

25、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含义能力。所谓古今异义词,指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一致,但意思不同。古今异义词往往是双音节词,所以看到这种词,就要仔细区分,一般可以用逐字组词的方式来区分,因为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平时注意多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A项,翱翔:古义今义均为:在空中回旋地飞。B项,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违心趋奉迎合。C项,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不可以。D项,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故选A。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6、是( )A. 之二虫又何知 审容膝之易安 B. 但以刘日薄西山 奉宣室以何年C. 实迷途其未远 其正色邪 D.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门虽设而常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之:代词,这/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以:介词,因

27、为/以:介词,在;C项,其:还是,表商量的语气/其: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D项,两个“而”均表转折。故选D。【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

28、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或棹孤舟 窜梁鸿于海曲 雄州雾列 宾主尽东南之美 上出重霄 而后乃今将图南 当敛裳宵逝 谨拜表以闻 历职郎署 水击三千里A. / B. /C. /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

29、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棹:名词作动词,划;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走;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宵:名词做状语,在晚上;闻:动词使动用法,使闻;职:名词作动词,任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故选C。14.对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怀帝阍而不见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今臣亡国贱俘 农人告余以春及 奚以知其然也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都督阎公之雅望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而莫之夭阏者 遂见用于小邑A. /B. /C. /D

30、.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句子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为被动句;为判断句;为判断句;为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为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为定语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为宾语前置句;为被动句。故选B。1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1)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2)(我)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解析】【详解】本题考

31、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奚以为”,固定句式,表反问,为何要呢,或:哪用呢;“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之”,动词,去,到;“而”,连词,表顺承;“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2)中“欲”,想,想要;“苟”,姑且;“顺”,顺从,迁就;“则”,表转折,但;“告诉”,报告申诉;“则告诉不许”,被动句,但申诉不被允许。【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

32、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

33、,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以病去官。复为洛阳令。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

34、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不纳。因丁母忧。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襄阳,以摅为征南司马。其年流人王逌等聚众,寇掠城邑。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节选自晋书曹摅传)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B.

35、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C. 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D. 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姑指妻对夫母亲的称谓,夫称妻的母亲也为姑,夫之父母合称姑嫜,妻之父母合称舅姑。B. 辅政,辅佐治理政事,即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帝王幼年时出现的一种短期政权构成形式。C. 丁母忧,又称丁外

36、艰,即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得做官。D. 永嘉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至少一个。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摅善于断案,明察秋毫。临淄孝妇被同乡控告,自行捏造供词认罪,曹摅审查得出真象;宫门口在夜间失去栏架,众官检察都未查出,曹摅准确指出下落。B. 曹摅怜悯囚犯,宽仁以待。曹摅年终释放狱中死囚回家会见家人,并替属隶担责。囚犯都遵守时间回狱,并没有违令的人,全县感叹佩服,传称圣明县令。C. 曹摅审时度势,答复齐王。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曹摅担任记室督,面对齐王询问,他提出策略,并认为齐王若能返归封地

37、,便可上下同庆,但未被采纳。D. 曹摅战败遇难,吏民怀念。王逌等聚众侵犯城镇,曹摅作为崔旷的都护,请求担任前锋作战,战败遇难。官吏及百姓送葬,一路号啕,像奔父母之丧一样。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2)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答案】16. A 17. C 18. D 19. (1)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2) 曹摅通知开狱放归,约定时间使他们返狱,下属官吏坚持争辩,都说不可放归。【解析】【16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

38、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冏”“摅”“天子”“贼臣”“吾”“四海义兵”“王室”“朝廷”“时(时局)”“国”“卿意(你的意见)”,虚词“为”“所”“于”,标志性词“曰”,“摅”是“问”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吾”作“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的主语,意思是“我率领四方义兵起来恢复王朝”,不能断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司马冏曾经从容问曹摅说:“天子被叛臣威逼,没有人能挺身拯救。我率领四方义兵起来恢复王朝,如今入朝辅佐朝廷,挽救时局艰难,有人劝告我

39、还归封地,而你的意见是怎样的呢?”句子可以断开为: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故选A。【17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丁母忧,又称丁外艰”所发错误,“丁外艰”指遭逢父亲丧事。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

40、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D项,“请求担任前锋作战”分析错误,曹摅担任前锋是受崔旷欺哄,并非请求。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孝行”,孝顺的行为,指孝顺父母;“善”,擅长;“属文”,写文章;“器”,器重。(2)中的“

41、出”,使出;“克”,约定;“克日令还”,约定时间使他们返狱;“固”,坚持;“咸”,都。【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调补为临淄县令。县境有一寡

42、妇,奉养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轻,劝促她改嫁,媳妇守节毫不动心。婆母怜悯她,悄悄自杀了。亲戚乡党控告她谋害婆母,司法官用严刑拷问,寡妇忍受不了苦楚,便自行捏造供词认罪。按罪行临处决时,适逢曹摅接任到职。曹摅知道此案有冤情,重行辨析查究,完全得知了案情的真象,时人称颂他英明。狱中有判死罪的囚犯,年终,曹摅查狱,怜悯他们,问道:“你等不幸到这非人住所,感受怎样?新年向来为人情所重视,难道不想在此时会见家人吗?”众囚犯齐哭诉:“如果能暂得归家,死无遗恨。”曹摅通知开狱放归,约定时间使他们返狱,下属官吏坚持争辩,都说不可放归。曹摅说:“他等虽是小人,却不会背义,我替大家负担责任。”限期到了,都遵守时间

43、回狱了,并没有违令的人,全县感叹佩服,传称圣明县令。进入朝廷任尚书郎,转任洛阳县令,广施仁爱明断讼事,百姓都怀念他。时遇天降大雨雪,宫门口在夜间失去了栏架,经众官检察,都未查出它的下落。曹摅令收监门卫,众官都说不妥。曹摅说:“宫门近旁禁令森严,决不会有外人敢作盗,必是宫门卫士把它烧掉驱寒罢了。”经责问卫士,果然服罪。因病辞去官职。后又重任洛阳县令。当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曹摅和左思同为记室督。司马冏曾经从容问曹摅说:“天子被叛臣威逼,没有人能挺身拯救。我率领四方义兵起来恢复王朝,如今入朝辅佐朝廷,挽救时局艰难,有人劝告我还归封地,而你的意见是怎样的呢?”曹摅说:“希望大王身居高位考虑到危乱,在

44、充裕时逆料到空虚,精心选拔百官,心存公道排除私欲,举荐贤能进献善人,致力求得良才,然后整顿车马,拱手告别返归封地,便可上下同庆,曹摅等亦当极为庆幸。”司马冏没有采纳。继之而来的是母亲去世服丧。永嘉二年(308),高密王司马简坐镇襄阳,任用曹摅为征南司马。当年流窜人王荄等聚众,入侵城镇掠夺。司马简派参军崔旷讨伐,命令曹摅为崔旷的都护。崔旷,是个狡诈残暴之人,欺哄曹摅为前锋作战,自己约期作后援,曹摅接战后崔旷未能如期到达,曹摅孤军与王逌战于郦县,军队战败遇难。旧吏属及百姓同往奔丧会合送葬,一路号啕,像奔父母之丧一样。四、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夏夜【唐】姚合闲斋深夜静,独坐又闲行

45、。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断猿时叫谷,栖鸟每摇柽。寂寞求名士,谁知此夕情。20.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题为“夏夜”,却无一字着“夏”,真可谓不着痕迹。B. 颔联运用了动静相生的手法描绘了密树丛中静态的月影和疏篱外动态的水声,共同展现了夏夜户外的宁静。C. 断猿意为孤独悲啼之猿。颈联中“断猿时叫谷”借猿声反衬了山谷的幽静。D. 尾联表现了作者心怀天下、想招揽人才为己用的远大理想与抱负。21.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20. D 21. 孤寂和知音难觅的伤感。前两联叙述静夜中一人或坐或行看到眼前一幅夏夜宁静冷寂的景象,表现了

46、作者此时的孤寂之情;颈联描写了断猿哀鸣、栖鸟摇柽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哀伤;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和世无知音的感慨。【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尾联表现了作者心怀天下、想招揽人才为己用的远大理想与抱负”说法错误,尾联表现的是作

47、者的寂寞和无知己的孤独。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歌表现了作者这样情感,可以通过读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出。前两联“闲斋深夜静,独坐又闲行。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写诗人静夜中一人或坐或行

48、看到眼前一幅夏夜宁静冷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孤寂之情。颈联“断猿时叫谷,栖鸟每摇柽”描写了断猿哀鸣、栖鸟摇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尾联“寂寞求名士,谁知此夕情”,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和世无知音的感慨。所以全诗抒发了诗人孤寂和知音难觅的伤感之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不能只回答抒发了什么情感,而丢了具体分析。【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

49、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五、名篇名句默写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用“_,_。”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滕王阁序中“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 (4)陈

50、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生命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大德的两句是:_,_。【答案】 (1). (1)舟遥遥以轻飏 (2). 风飘飘而吹衣 (3). (2)落霞与孤鹜齐飞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3)定乎内外之分 (6). 辩乎荣辱之境 (7). (4)臣生当陨首 (8). 死当结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遥、飏、鹜、共、辩、陨、结

51、。【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六、文学类文本阅读夏日里的最后一趟班车符浩勇夏日的黄昏,西斜的日头仍不

52、肯减弱炽烈灼人的威力,贪婪地俯视着金黄的田野。李茂的粗布汗衫已被汗水湿透,贴在他单薄的身上,裤袋里那只借来的小灵通又响起短信息铃声。他真想停下手中的镰刀,直起身子歇息一会儿,看看小灵通里传来什么信息。其实,他知道,小灵通里一定是城里的朋友发来的有关民办教师转正的信息。他读完高中,就在小学当代课老师,八年后转为民办教师,山里人简称民师。二十多年过去,期间每隔三年,县里都组织人员来山里小学听课,考察民师的教学质量,优中选优,推荐转正。尽管每次他都被推荐填写申请表,可最后批下来的却总是别人。听说,今年是最后一次民师转正了,赶不上这趟班车,就别想再找到座位了。但是,他身后“嚓嚓”的割稻声追了上来,妻子

53、在后面说:“天不早了,赶紧些,割完这一畦,明天就结束得早些,你还可以赶回学校去。”他顾不得腰酸腿痛,掏出小灵通匆匆看过信息,知道明天县教育局就敲定民办教师转正名单,朋友说他凭硬件是最有希望的。他心中不由掠过一阵喜悦,手里的镰刀也快多了。这时,隔河那边的田野传来一个男人的喊声:“收工吧,别累坏了身子,明天再割。我再请几个小工,一天割完。”喊话的是王详堂。他在小学当教师没几年,就称病转行,后又开商店。如今手头松了,每逢收割季节,总是请人来帮忙。他生怕妻子听见后生出埋怨,妻子却已经甩过话来:“你看人家王详堂,早下海经商,农家活都不用自己忙。这次,如不能转正,你就乖乖回来帮我干活!”为缓和气氛,他赔着

54、笑脸说:“你说离开学校,离开孩子,我还能干什么?人各有志嘛!都说我这回一定会民师转正。”“你离不开学校?学校都放农忙假了,可你班上李记那帮学生,也不见谁来帮你一把。”妻子唠叨着挖苦他。“你你怎么能这样说?”他好像受了侮辱,陡生怒气,可看到妻子黑瘦的脸,看到前面待割的那片田,心一软,愤怒又咽下去了。回到家里,天已黑透,他掏出小灵通再看信息内容。其实在田头时他不止一次看过城里朋友发来的信息:最后一趟民师转正明天就可确定,但竞争非常激烈,如可能,今晚进城来疏通关系,以防万一。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吃过饭,他给城里的朋友回了信息:听天由命吧,吉人自有天相。妻子对他说:“听说,你班上李记他们家里已收割完了,

55、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去请他们,要是他们肯来帮忙,明天一个上午就可割完。”他听后犹豫了:李记他们是毕业班学生,平日功课紧,放假又帮家里忙,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怎可又烦扰他们?但一想到妻子明天又要在烈日下蒸烤一天,而时令也不等人,他便硬着头皮走出家门。刚走近李记家,未进门就听见屋里王详堂的嗓门:“明天,你让孩子们来帮我,有酒有肉,一天每人20元。”下面的话他没听完就拔腿回家了。次日,天刚蒙蒙亮。李茂和妻子拖着疲惫来到田头,却见薄雾中十多个人头在稻穗中起伏,他走上去:“李记,你们怎么来了?王老师不是请你们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们不稀罕他的钱,我们在放假前早约好了,等家里收割完就一起过来帮忙”

56、妻子显然被孩子们的言语感动,她对李茂说:“你招呼孩子们收割,我回家张罗饭菜,你们师生今天叙叙情。”孩子们却婉言拒绝了。李茂很生气,说:“你们瞧不起老师了,老师再穷,也请得起一顿饭。”没想到,李记颤抖着声音说:“我们不嫌老师穷。要是你像王详堂一样去经商,也早富了,但谁来教我们啊?”他听罢竟一时语塞,心想,这回如果民师转正了,他会潜心一辈子陪伴山里的孩子。正午时分,稻子终于割完了,李茂的心里充满收获的喜悦,他同孩子们约好明天就回学校去。孩子们走远,他又接到城里朋友的电话:最后一次转正名单已确定,可惜他落选了。本来会议上对他是有争论的,都说像他这样的条件,早些年就应该转正了,可现在,他的年龄早过了规

57、定年限他听着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对妻子和孩子们说呢?朋友在电话那头还在说:“最大的遗憾是,这一次没能转正的民师将被清退,离开教师队伍”他听不清后面的话,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恍惚的画面:一辆破旧的班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手里却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过期车票23.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讲述了民办教师李茂在最后一次民师转正中落选的故事。第二段用倒叙方式简要交代他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有利于突出故事主线,使情节不蔓不枝。B. 对称病转行后经商发财的王详堂,小说着墨不多,仅用两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就刻画了一个财大气粗的暴发户形象,与李茂形成了鲜明对比。C. 李茂的妻子虽对丈夫有

58、埋怨和挖苦,但从她催促丈夫快些割稻以便赶回学校,以及想为孩子们准备饭菜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她也是个顾全大局、通情达理的人。D. 小说揭示了坚守岗位却被剥夺转正资格甚至教书权利的反常现象,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深化了主题。24. 小说中李茂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25. 从全文看,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23. A 24. 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执着于教育事业):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多年,虽然一直未能转正也不愿离开学校和学生,始终坚守民师岗位;教学能力过硬,每次都被推荐为转正人选。体谅妻子:面对妻子的埋怨和不理解,他陪着笑脸缓和气氛;心疼妻子劳作辛苦而强忍愤怒。爱

59、护学生:听到妻子挖苦学生,他陡然生气;担心学生们功课紧张、休息短暂而不忍心请他们帮忙。自尊,正直:不愿意为转正而疏通关系打点评委,宁可听天由命。 25. 突出了夏日炽热灼人、稻谷成熟待收的季节特点;表现李茂在工作之余还要冒着酷热收割稻谷的艰辛,烘托了李茂在各种生活压力下内心的焦灼不安;为后文写李茂因为心疼妻子以及想要按时赶回学校而不得已请学生帮忙等情节作铺垫。【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60、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第二段用倒叙方式简要交代他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中“倒叙”说法错误,应为“插叙”。故选A。【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李茂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通读文章,可知李茂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多年,虽然一直未能转正也不愿离开学校和学生,始终坚守民师岗

61、位;教学能力过硬,每次都被推荐为转正人选,说明李茂爱岗敬业,执着于教育事业。李茂面对妻子的埋怨和不理解,他陪着笑脸缓和气氛。心疼妻子劳作辛苦而强忍愤怒,说明李茂体谅妻子;在听到妻子挖苦学生,他陡然生气;担心学生们功课紧张、休息短暂而不忍心请他们帮忙,说明李茂爱护学生;朋友告诉李茂这是最后一次民师转正机会,要他晚上去县里打通关系,但是李茂不愿意为转正而疏通关系打点评委,宁可听天由命,说明李茂自尊,正直。【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情

62、感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答题时,首先到文中找到环境描写的句子,看所写环境有什么特点,对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本身在内容上写了,表现了;最后再看与下文的关系。本题要求从全文看,简要分析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仔细阅读第一段环境描写,本段环境描写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夏日的黄昏,西斜的日头仍不肯减弱炽烈灼人的威力,贪婪地俯视着金黄的田野”,从内容上看,这句话主要突出夏日的炽热灼人以及稻谷成熟待收的情况;在人物形象上,体现出人物内心的焦灼不安;结构上,为后文心疼妻子等情节做了铺垫。【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

63、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来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来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要结合故事情节,并注意人物的细节描写。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格,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

64、人物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如下: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第四步,深化文章中心(主题)。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主题)来表达。七、作文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5月20日“网络情人

65、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保护中国传统节日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

66、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本文节日,甚至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

67、吃货节”,5月20日“网络情人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我们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却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

68、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先给定了一个“年轻人对各类节日的不同态度”的材料,再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三个

69、问题,并明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切忌对材料和问题不管不顾、随意发挥。立意角度:(1)题目提出了三个问题,围绕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均可;作文不必对所有问题都要一一作答。(2)可以结合材料提出其它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阐述,也是可以的。诸如:文化与生活。(3)如果以本材料为由头(并表明了对题中问题的明确态度),从而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视为切题。参考构思材料涉及三种节传统节日、外来节日、人造节日,传统节日渐被淡化,后二者日益张扬;其中有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有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充满思辨性。学生可择其一端,

70、生发思考。可侧重对传统的继承,也可侧重于中外文化的融合,也可侧重于文化的创造。但不限于这几个方面。【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

71、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