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034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杂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杂合子B. 做豌豆杂交实验需要对父本去雄处理C.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D.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答案】A2.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B. 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生物的表现型C. 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D. 温度、pH等环境因

2、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指生物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及生理特性;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表现型的含义以及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如下: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详解】A、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是黄曲霉素的作用,而不是生物的表现型,A错误;B、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生物的表现型,B正确;C、由于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因此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D、温度、pH等因素会影响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由此可见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D

3、错误。故选B。3. 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与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为( )A. 97B. 53C. 31D. 59【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基因Aa的杂合子自交,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aa,比例为1:2:1。据此答题。【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Aa、aa;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基因型为(+)AA、()Aa、(+)aa;子二代自交,子三代基因型为(+)AA、()Aa、(+)aa由于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所以AA和Aa表现为紫

4、花豌豆,aa表现为白花豌豆。因此,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9:7,A正确。故选A。4.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是生产和遗传科研的好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玉米来说,异花传粉就是杂交B. 玉米测交就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过程C. 玉米和豌豆植株的细胞中都不存在性染色体D. 和豌豆一样,玉米的人工杂交操作也须去雄【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是雌雄同株植物,其花为两性花,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花为单性花,可自交,也可杂交。【详解】A、对于玉米来说,异花传粉不一定是杂交,如同株异花传粉属于自交,A错误;B、测交是杂交产生

5、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交配方式,可用来检测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由于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不一定是杂合子,所以玉米测交不一定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过程,B错误;C、玉米和豌豆都是雌雄同株,它们的细胞中都不存在性染色体,C正确;D、玉米是单性花,人工杂交操作不需要去雄,而豌豆属于自花闭花授粉植物,杂交时需要对母本去雄,D错误。故选C。5. 有一对夫妇,妻子患白化病,丈夫肤色正常。丈夫的姐姐患白化病而父母的肤色正常,预计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的概率是( )A. 1/6B. 1/3C. 1/8D. 1/4【答案】A【解析】【分析】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丈夫的姐姐患白化病而父母的肤色正

6、常,说明丈夫的父母的的基因型为Aa,丈夫正常,故基因型为AA或Aa。【详解】由题干和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为aa,丈夫的基因型为AA或Aa,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的概率是,A正确。故选A。6. 下列最能体现DNA 分子特异性的比值是( )A. (A+C) /(T+G)B. (A+T)/(G+C)C. (A+G)/(T+C)D. G/C【答案】B【解析】【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T、G=C,则(A+G)/(T+C)=(A+C) /(T+G)=1,G/C =A/T=1;而不同的DNA分子(A+T)/(G+C)的比值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详解】A、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A+C) /(T

7、+G)=1,A错误;B、不同DNA分子(A+T)/(G+C)的比值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B正确;C、双链DNA分子中A=T、G=C,(A+G)/(T+C)=1,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A=T、G=C,G/C =A/T =1,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特点中A=T、G=C,其它的比例都是由A=T、G=C推导出来的,所以在解答这类习题时,要牢牢把握住A=T、G=C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7. 下列在植物细胞进行正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的现象是( )染色体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染

8、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详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进行复制,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进行

9、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分裂,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可继续分裂,错误;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错误;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正确。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8.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1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B. 受精卵中的DNA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C.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D. 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10、答案】B【解析】【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1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

11、子细胞,A正确;B、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B错误;C、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成为一个细胞核,C正确;D、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所以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正确。故选B。9.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 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D. 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a个腺嘌呤,同时会含有a个胸腺嘧啶【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

12、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四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一般来说,每个DNA分子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B、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接2个磷酸,B错误;C、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C正确;D、双链DNA分子中,

13、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互补配对,因此如果双链DNA分子中有a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有a个胸腺嘧啶,D正确。故选B。10. 下列有关细胞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才会发生DNA复制B. 需要把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开才能开始复制C. 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能使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D. DNA复制形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只含有亲代DNA分子的其中一条链【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4、复制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

14、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2)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解旋酶、DNA聚合酶等。5、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6、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7、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详解】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发生DNA复制,A错误;B、DNA分子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不需要把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开才开始复制,B错误;C、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能使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D、DNA复制形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只含有亲代DNA分子的其中一条链,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D。11. 下列有关孟德尔杂交实

15、验成功的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实验材料好,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且有易于区分的性状B. 由现象及本质,通过观察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来解释性状分离现象C. 从简单到复杂,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进行多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D. 研究方法科学,先提出假说解释现象,再通过演绎推理和测交实验验证假说【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16、(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详解】A、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取材正确,即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B、由现象及本质,通过观察F2产生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提出假说,来解释性状分离现象,B错误;C、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从简单到复杂,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进行多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C正确;D、孟德尔运用研究方法科学,先提出假说解释现象,再通过演绎推理和测交实验验证假说,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获得

17、成功的原因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 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亲本后代杂交A灰色灰色灰色杂交B黄色黄色2/3黄色、1/3 灰色杂交C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A. 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 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 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 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1、判断显隐性:杂交B中,黄色黄色后代出现灰色,即发生性状分离,

18、说明黄色相对于灰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2、判断基因型:(1)杂交A,灰色灰色灰色,说明双亲的基因型是aaaa;(2)杂交B,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子,并且纯合子致死,即AaAa1AA(纯合致死):2Aa:1aa;(3)杂交C,灰色黄色1/2 黄色,1/2灰色,说明双亲的基因型是aaAa。【详解】A、根据分析,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B、由杂交B中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B正确;C、杂交B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Aa,由于显性纯合致死,后代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因此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只有杂合子,没有纯合子,C错误;D、根据表中杂

19、交实验结果可知,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C。13.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既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等数量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A对a为完全显性),假定每株玉米结的子粒数目相同,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于( )A. 79B. 32C. 35D. 1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玉米可产生A和a两种配子,基因型为aa的玉米只产生a一种配子。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既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

20、。所以本题可按自由交配解决问题。【详解】根据农田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可知:产生的配子中:A占1/4,a占3/4。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说明它们之间能进行自由传粉,又AA、Aa表现型相同,所以玉米结的子粒中,AA占1/41/41/16,Aa占1/43/426/16,aa为3/43/4=9/16。因此,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1/16+6/16)9/16=79。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 人类的秃顶遗传表现型如表所示。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

21、秃顶。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 1/4、3/8B. 1/4、3/4C. 1/8、3/8D. 1/8、3/8【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的秃顶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 、b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表格可知,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bb的个体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Bb的男性表现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详解】该夫妇,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bb),所以妻子基因型为Bb;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BB),所以丈夫的基因型为Bb,所以所生女孩秃顶的概率为bb;秃顶男孩的概率为:,A正

22、确。故选A。15. 用绿色圆粒与黄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所得的F1均为黄色圆粒。现利用F1自然繁殖得F2,则F2表现型中重组类型(即与亲本不同)占( )A. 3/8B. 7/9C. 5/8D. 3/8或5/8【答案】C【解析】【分析】用绿色圆粒与黄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所得的F1均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子一代基因型是YyRr。【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子一代基因型是YyRr,豌豆自然状态下都是自交,故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是Y_R_Y_rryyR_yyrr=9331,其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是Y-R-、yyrr,比例是9/16+1/16=

23、5/8。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中,甲容器中有分别标A、a的小球各20个,乙容器中有分别标有B、b的小球各20个。现从甲、乙容器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B. 甲、乙容器可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C. 模拟的是决定不同性状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过程D. 模拟了F1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容器代表雌或雄生殖器官,容器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或雄配子,由于甲容器盛有分别标A、a的小球各20个,乙容器盛有分别标有B、b的小球各20个,所以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

24、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于甲容器盛有分别标A、a的小球各20个,乙容器盛有分别标有B、b的小球各20个,所以从甲、乙容器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甲、乙容器都模拟雌生殖器官或都模拟雄生殖器官,B错误;C、从甲、乙容器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C正确;D、从甲、乙容器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只模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没有模拟F1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D错误。故选C。17. 若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

25、述正确的是( )A. 黄色为显性性状B. 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C. F2黑色大鼠中,有1/4是纯合体D. 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和a、B和b表示)。F1灰色自由交配后代为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灰色的基因型为A-B-,黄色的基因型为A-bb(或aaB-),黑色的基因型为aaB-(或A-bb),米色的基因型为aabb。假设黄色的基因型为A-bb,黑色的基因型为aa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aaBB(黑色)。【详解】A、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

26、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分析可知:灰色为双显性个体,黄色为单显性个体,A错误;B、F1灰色大鼠的基因型为AaBb,F2灰色大鼠的基因型为A_B_,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B错误;C、F2黑色大鼠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或1AAbb、2Aabb),纯合子占1/3,C错误;D、F1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黄色亲本(设A-bb为黄色,则黄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即灰色(AABb、AaBb)、黄色(AAbb、Aabb),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根据遗传图解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

27、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8. 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A/a、R/r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A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A/a与Rr独立遗传B. 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C. F1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7种D. 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aaR_表现为红花,A_R_、A_rr、aarr表现为白花,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后代红花占1/61/42/3;再让F1中的

28、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RR基因纯合致死。【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后代红花(aaR-)占1/6,可拆解为1/42/3,这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CD、根据子一代红花(aaR-)占1/61/42/3,可推知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且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说明RR基因纯合致死,则F1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Rr,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为AARr、AaRr、AArr、Aarr、aarr,B正确;C错误;D正确。故选C。

29、19.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代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 卵细胞中R:r=1:1,精子中R:r=3:1B. 卵细胞中R:r=3:1,精子中R:r=3:1C. 卵细胞中R:r=1:1,精子中R:r=1:1D. 卵细胞中R:r=3:1,精子中R:r=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状。F1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

3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说明控制眼色的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是XRXRXrY,F1代基因型为XRXr、XRY。据此答题。【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代基因型为XRXr、XRY,F1自交所得的F2代基因型和比例为XRXRXRXrXRYXrY=1111,所以F2代卵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1/2+1/21/2)(1/21/2)=31,F2代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1/21/2)(1/21/2)=11。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推断亲代

31、、子一代和子二代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20.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正常细胞中DNA分子数量和种类都不会发生改变B. 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患者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患者C. 如果不发生变异,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会含有两条X染色体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父亲的精子类型决定了孩子的性别【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2、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后期。减后期着丝点

32、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人类的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4、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一个正常细胞中DNA分子种类不会发生改变,但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后DNA数量会加倍,A错误;B、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患者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患者,B正确;C、如果不发生变异,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C错误;D、性染色体可存在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父亲的精子类型决定了孩子的性别,D错误。故选B。21. 一个

33、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分别是( )A. axb、AY、YB. Xb、AaY、YC. axb、aY、AYD. Aaxb、Y、Y【答案】D【解析】【分析】1、正常精子的产生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但只有两种基因型。2、分析AaXb的精子,精子中有等位基因A和a,说明在减数第一

34、次分裂的后期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详解】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细胞,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成对基因所在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分别移向两极,形成基因型为AaXb和AaXb的两个精细胞,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也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Y的两个精细胞。因此,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 某高等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

35、量相等的配子,如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过交叉互换B. 与上的基因分离体现了分离定律C. 该状态下的细胞含有8个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D. 图中基因位点、可能分别是A、b、B、b【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交叉互换,A错误;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因此没有体现分离定律,B错误;该状态下的细胞含有8个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图中基因位点和所含基因应该相同,和所含基因应该为等位基因

36、,因此、基因位点、可能分别是A、b、B、b,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3. 检测发现基因型为XbYB的某男性睾丸中有三种细胞:甲细胞既有b基因又有B基因,乙细胞只有b基因,丙细胞只有B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细胞可能含有92条染色体B. 乙细胞只有b基因是基因分离的结果C. 正常情况下,乙、丙细胞中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 正常情况下,此人的b基因只能来自于外祖母,B基因只能来自祖父【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甲细胞既有b基因又有B基因,说明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可

37、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乙细胞只有b基因,丙细胞只有B基因,说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这两个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分裂过程中或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详解】A、甲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若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A正确;B、B、b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乙细胞只有b基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正确;C、正常情况下,乙、丙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或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因此它们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正常情况下,由于此男性的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由其母亲传给他的,所以b基因可能来自

38、于外祖母或外祖父,B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是由父亲传给他的,只能来自祖父,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4. 下列有关遗传的物质基础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 萨顿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是因为S型菌的部分DNA进入了R型菌所致【答案】C【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

39、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即绝大多数

40、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C、萨顿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D、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是因为S型菌的部分DNA进入了R型菌,D正确。故选C。25. 将DNA分子都已用32P充分标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以31P 为唯一P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则该细胞经历连续两次分裂,子细胞中含31P和32P标记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100%、50%B. 50%、100%C. 100%、不确定D. 100%、100%【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将DNA全被32P标记的细胞放在无放射性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

41、胞,该过程中DNA复制了两次。【详解】亲代DNA分子用32P充分标记,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每个细胞均有一半染色体被32P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随机分向两极,故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细胞数目不确定;由于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所以每个细胞的染色体都含有31P,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明确根尖细胞的分类方式是有丝分裂,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能和细胞分裂结合,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26. 我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历史悠久,柞蚕是生产蚕丝的昆虫之一。为研究柞蚕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42、题:(1)研究者用某一品种的柞蚕做实验时发现,将纯合的柞蚕品种蓝色蚕与白色蚕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由上述杂交结果判断,蓝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可能由_对基因控制,且蓝色对白色为_性状。若F1与亲代白色蚕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2)研究者用另一品种的柞蚕做实验时发现将纯合的柞蚕品种青绿色蚕与白色蚕杂交,F1均为青绿色。用F1个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亲本子代不同体色幼虫数量(头)青绿色黄绿色蓝色白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45014915150F1x亲本白色蚕309308305304F1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_,F1与白色蚕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_,由此可以推测:青绿色性

43、状最可能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时符合基因的_定律。【答案】 (1). 一 (2). 显性 (3). 蓝色白色=11 (4). 9331 (5). 1111 (6). 两 (7). 自由组合【解析】【分析】通过遗传图谱分析:亲本蓝色和白色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蓝色,说明蓝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蓝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详解】(1)由题意可知,F1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蓝色白色=31,由此推知蓝色和白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蓝色(设由A基因控制)对白色为显性。若F1(Aa)与亲代白色(aa)蚕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白色=11。(2)由表

44、中数据可知,F1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450149151509331;F1与白色蚕杂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3093083053041111,可知青绿色性状最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 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2)若-3和-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10的基

45、因型是_,其致病基因来自于第I代的_号个体。(3)若-9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下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若-9与-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答案】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AaXbY (4). 1和2 (5). 0 (6). 17/24【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分析:因为患甲病的7和8,生了不患甲病的女儿11,因此可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因为不患乙病的3和4两个体,生了患乙病的儿子10,由此确定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若3的家

46、庭无乙病史,即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两病皆患,而其3父亲正常,故10的基因型是AaXbY,其致病基因来自于4,由第代的1号和2号的患病情况可知,4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第代的1号,乙病致病基来自于第代的2号,故10致病基因来自于第代的1号和2号。(3)9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XB、aaXBXb,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aaXBY)结婚,生下患病女孩的概率为0,1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Y、AaXBY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1()(1)。【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

47、方式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8. 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 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 与基因的位置关系,其中,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BF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2)图甲中D、F细胞各含有_、_条染色单体;其中F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于乙图中的_(填标号)阶段。(3)若图丁中细胞是图丙中的某个细胞,则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选填“”“”或

48、“”),图丙中细胞的名称是_,其基因组成是_。【答案】 (1). B、D (2). 8 (3). 0 (4). (5). (6). 次级卵母细胞 (7). aaXBXB【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C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结合图丙可知该细胞为卵细胞或极体;D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E和F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图。图乙中:A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B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C段表示有丝分裂。图丙中:表示初级卵母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表示第一极体,表示卵细胞,表示

49、第二极体。图丁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详解】(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余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即图甲BF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C、E、F,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B、D。(2)图甲中D、F细胞各含有8、0条染色单体;其中F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乙图中的阶段。(3)据上分析可知,若图丁中细胞为第一极体,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图丙中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

50、由于图丁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其基因组成是AAXbXb,所以图丙的基因组成是aaXBX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题图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29. I、下图为果蝇某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其中18表示染色体,A、a、D表示相关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细胞代表_性果蝇的染色体图解。(2)已知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型如图所示的雌雄果蝇交配,F1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3)已知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基因在染色体上

51、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果蝇眼色的表现型是_。若该果蝇与基因型为aaXdXd的黑身白眼果蝇交配,则后代中黑身白眼雄果蝇占_。、果蝇的卷曲翅与正常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棒眼与圆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E、e控制)。现有卷曲翅棒眼雌果蝇与卷曲翅棒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卷曲翅棒眼卷曲翅圆眼正常翅棒眼正常翅圆眼雌蝇24 10780雄蝇1181 224339(4)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5)若只考虑翅型,则F1卷曲翅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 。(6)将F1中的卷曲翅棒眼雌果蝇与卷曲翅圆眼雄果蝇交配得F2,则F2的雌果蝇中杂合体的比例是_ 。【答

52、案】 (1). 雄 (2). 2/3 (3). 红眼 (4). 1/4 (5). BbXEXe (6). BbXEY (7). B:b=21 (8). 31/36【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为雄果蝇,基因型为AaXDY。分析表格:雌果蝇中:卷曲翅正常翅31,全为棒眼;雄果蝇中:卷曲翅正常翅=(118+112)(43+39)=31,棒眼圆眼=11,说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卷曲翅为显性性状,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棒眼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BbXEY、BbXEXe。【详解】I、(1)图示细胞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代表雄果蝇的染色体图解。(2)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

53、显性,图示的雌雄果蝇Aa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F1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是2/3。(3)图为雄果蝇,基因型为AaXDY,表现为红眼,与基因型为aaXdXd的黑身白眼果蝇交配,则后代中黑身白眼雄果蝇(aaXdY)占1/21/21/4。、(4)由上述分析可知: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EXe、BbXEY。(5)若只考虑翅型,则F1卷曲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BB、2/3Bb,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Bb=(1/3+2/31/2)(2/31/2)=21。(6)F1中的卷曲翅(1/3BB、2/3Bb;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21)棒眼雌果蝇(1/2XEX

54、E、1/2XEXe)与卷曲翅(1/3BB、2/3Bb;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21)圆眼雄果蝇(XeY)交配得F2,由于F2中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eXe和bbXeXe,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31/32)1/21/2=5/36,雌果蝇中杂合体的比例是1-5/36=31/36。【点睛】本题结合图形和表格,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形中数据判断亲本基因型,然后运用分离定律和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计算,难度中等。30. 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大肠杆菌中P元素为31p,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

55、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本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是指标记了噬菌体的_ 。(2)在图示实验过程中,离心前需要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 。若在离心后上清液出现了较强的放射性,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离心前,保温时间太长,导致_。(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_(填场所)上。假设A中侵染大肠杆菌的亲代噬菌体为X个,C中的子代噬菌体数量为32X个,请分析在密度梯度离心管中,所有子代噬菌体DNA中分布在轻带的比例占_ 。(4)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160个,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个。【答案】 (1). DNA

56、 (2). 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 (3). (部分)子代噬菌体已经从大肠杆菌中释放了出来 (4). (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5). 15/16 (6). 640【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图示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示32P标记的噬菌体

57、与大肠杆菌混合,表示搅拌后离心,A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表示上清液,C表示沉淀物。【详解】(1)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DNA中含有P,蛋白质中不含P,所以本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2)在图示实验过程中,离心前需要进行搅拌,其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在离心后上清液出现了较强的放射性,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离心前,保温时间太长,导致子代噬菌体已从大肠杆菌中释放了出来。(3)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为寄生生活,故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假设A中侵染大肠杆菌的亲代噬菌体为X个,C中的子代噬菌体数量为32X个,根据DNA的半保留

58、复制过程,子代噬菌体的DNA只含31P的为32X-2X=30X,故所有子代噬菌体DNA中分布在轻带的比例占30X32X=15/16。(4)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160个,则DNA分子中A=T=160个,第三次复制后,形成了23共8个DNA分子,比第二次复制完增加了4个DNA分子,所以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3-22)160=640个。【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31. 下图甲中亲代

59、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其中A、B表示相关过程中所需的酶。图乙所示为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的示意图,其中110表示相关的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可以看出子代DNA分子中只含有a、d两条链中的一条,这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_。(2)图甲所示过程中,若B表示的酶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上形成子链,则B是_酶。从图甲所示过程可以看出,DNA复制过程具有的特点是_。(3)图乙中,1是_(填中文名称),7的名称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填化学键名称)连接成碱基对。【答案】 (1). 半保留复制 (2). DNA聚合

60、酶 (3). 边解旋边复制 (4). 胞嘧啶 (5).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6). 磷酸和脱氧核糖 (7). 氢键【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可知,该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分析图乙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

61、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片段。【详解】(1)从图甲可以看出子代DNA分子中只含有a、d两条链中的一条,这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图甲所示过程中,若B表示的酶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上形成子链,则B是DNA聚合酶。从图甲所示过程可以看出,DNA复制过程具有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3)图乙中,1与G配对,1是胞嘧啶C,7中的碱基与A配对,所以7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点睛】对于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DNA分子复制过程和特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属于考纲识

62、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2. 某种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该植物进行人工杂交时,应在_ (填时期)去雄、_。(2)在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_、_,F2粉红花的基因型为 _。(3)在第2组实验中,F2中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纯合子占_ 。(4)若让两组F2中的粉红花杂交,后代中纯合红花的比例为_ 。【答案】 (1). 花蕾期 (2). 套袋 (3). A

63、ABB (4). AAbb (5). AABb (6). 5 (7). 3/7 (8). 1/6【解析】【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由题意: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结合第1组、第2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粉红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_BB、aa_;红花基因型为A_bb。【详解】(1)该植物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故将该植物进行人工杂交时,应在花蕾

64、期去雄并套袋。(2)在第1组实验中,粉红花(A_Bb)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F1的粉红花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AAbb,F2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3)在第2组实验中,根据F2中367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其中纯合子占3/7。(4)第一组的F2中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第二组F2中粉红花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3AABb、2/3AaBb,若让两组F2中的粉红花杂交,后代中纯合红花(AAbb)的比例为1/311/4+2/31/21/

65、4=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红花、白花、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根据第1、2组实验内容判断亲本、子代基因型,然后进行相关计算。33.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验证朊病毒侵染因子是蛋白质,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2)从理论上讲,经1234实验离心后,沉淀物中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3)如果再添加一个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NH

66、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中,原因是:_。(4)绝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与RNA相比,DNA分子 _。a结构简单b碱基种类多 c结构相对稳定 d复制的准确性高【答案】 (1).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 几乎不能 (3). 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这样的朊病毒侵染牛脑组织细胞后,在沉淀物中不会含有32P) (4). 沉淀物 (5). 被35S标记的朊病毒(蛋白质),大部分进入牛脑组织细胞中,(只有少量的朊病毒可能没侵入牛脑组织细胞

67、) (6). cd【解析】【分析】朊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要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所以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即试管4中几乎没有32P;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核酸。解答本题时需要紧扣“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再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详

68、解】(1)由图可知,本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2)由于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因此,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3)朊病毒的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朊病毒的蛋白质中含有35S;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由于被35S标记的朊病毒(蛋白质),大部分进入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沉淀物中,少量位于上清液中。(4)a、DNA多为双螺旋结构,其结构比RNA复杂,a错误;b、DNA和RNA都有4种碱基,b错误;cd、绝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与RNA相比,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半保留复制,复制的准确性高,c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结合实验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并能进行迁移应用,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