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7855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2)理解迁都原因、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联系与作用、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实质(3)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材料分析、情景教学、对比分析、综合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改革策略和决心值得学习与借鉴,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本书学

2、的是改革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一些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前奏,无不都是一场成功的改革。今天我们学习一场一千多年前的由落后少数民族自身发动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改革使北魏一度生机勃勃,但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30余年后,北魏灭亡。北魏的兴盛与灭亡和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何种联系?今天我们学习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探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首先,我们先来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回顾背景前提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有利条件早期统治者的汉化改革的奠基必要性北魏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推动力统治者因素二、 探究措施(以迁

3、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 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1、整顿吏治(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因而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2)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地方官吏的任期,按政绩的好坏来决定,三年一考核,以能否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

4、才、惩治盗贼为主要考核内容。(3)影响:吏治得到改善,赋役负担减轻,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1)主观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3) 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4)性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

5、治。(5)影响: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而巩固统治;均田制极大地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各族向封建农民转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均田是制首创的,后来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影响深远。(唐安史之乱后瓦解) 注意:北魏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历史影响深远。它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实质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体制(1)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2)内容:

6、组织:五里一邻长五邻一里长五里一党长。直属州郡。职能: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4) 作用: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4、 新的租调制赋税制度 (1) 目的:为了改变原来赋税的混乱,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 内容:(3) 作用:改变赋税混乱现象,农民负担减轻,国家收入增加。史料分析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二)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重点是实行汉化、移风易俗前期改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魏的

7、社会矛盾,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490年冯太后逝世,孝文帝开始亲政,拉开了后期改革的序幕。后期改革主要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迁都洛阳;移风易俗1、 迁都洛阳学生看课本,概括迁都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的表演。(1)原因从平城方面看从洛阳方面看地理地处偏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难有效控制中原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中心地位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经济经济落后,生产不能满足,粮食供给困难农业生产发达军事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和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思考:为什么把迁都洛阳也作为孝文

8、帝改革的一个措施?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期,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 迁都洛阳。495年最终迁都2、 移风易俗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讲汉话:30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改汉姓: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 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籍贯:已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籍。史料分析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

9、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记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这种情况是怎样出现的?三、感悟历史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鲜卑人乐俑 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维护自身统治。请你分析这两尊佛像在服饰上的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史学争论:后人在评价拓跋宏的全盘汉化改革时,不外乎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褒扬肯定。认为他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进步。应该说,孝文帝的全盘汉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他不得不采取的改革方略。二是褒贬兼而有之。在肯定拓跋宏汉

10、化改革的同时,认为他不该没有选择、不分青红皂白、不论精华糟粕地对汉族文化一概吸收。比如门阀制度的建立就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它不仅使得鲜卑贵族日益腐化无能,还使得兵士地位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更低。而他于迁都洛阳不久,在准备不足、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就接连不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征伐南齐的军事行动,更有操之过急之嫌。三是全盘否定。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只学到了汉人的繁缛礼仪与腐朽的因子,丢掉了拓跋部勇武质朴之长,他的改革不仅没有起到振兴北魏之效,反而导致了民族的柔弱与国家的衰亡。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2、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课后习题 【探究一】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探究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涉及到哪些领域?各自起到了哪些作用? 板书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 回顾背景二、 探究措施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三、感悟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