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本试卷不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夫之在论述古代两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时说:“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
2、,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文中的“封建”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A商 B西周 C秦 D西汉2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秦朝推行郡县制 B拿破仑帝国对外扩张C元朝建立行省制 D罗马帝国实行行省制3西汉开国君臣,刘邦出身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对这一现
3、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当时社会剧烈变革的结果 B世卿世禄制废除的产物C由贵族政权过渡到平民政权 D人才只产生于平民之中4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5(某朝)“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这样做的结果是A兵将分离,将不专兵 B以文制武,增强军力B大将兵权,削弱殆尽 D强干弱枝,内外相维6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
4、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7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8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
5、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9“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上海已经开放为通商口岸B冲国生丝商品化程度提高C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破产D纺丝业已使用机器大生产10读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和规模示意图,指出促进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6、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政治和军事的需要近代工商业发展交通便利A BC D11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12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固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
7、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清朝末年 B20世纪40年代C民国初年D20世纪50年代13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全民族抗战开始 B敌后战场开辟C重庆谈判的开展 D达成政协协议14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A对苏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15“那些希望从后门接
8、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 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16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17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 B
9、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 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18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19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的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10、。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 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20“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则材料认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21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
11、策。”它表明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22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没有剧烈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23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24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
12、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25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A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 B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C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 D积
13、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4小题,第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2分,共50分。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黑色钢笔或黑色圆珠笔答在试卷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光十九年(1839),美商旗昌洋行合伙人亨特(William CHunter),在广州欲往澳门时,需要带备以下四份文件:第一份(此件须由中国行商代为申请):呈请为核准前往澳门事。兹有夷商亨某,确系去年前来广州贸易,现拟前往澳门一游。不敢妄自行动。彼乞请商等转请颁赐官方执照,以便沿途关卡查验。此事确属夷人请求。商
14、等呈请核准其前往。附注:夷商亨某携有一枪一剑。作为本人防身之用,另有随身衣物及厨房用具等。(签名)浩官 茂官 潘启官 潘海官 第二份:准予所请。可前往澳门。此件须出示沿途各关卡,并于抵澳之后,将其缴交该处收税人员。(海关监督之印)第三份(此件提交赴澳沿途查验放行):钦命署理粤海关监督加二级豫。为确保来往广州与澳门间行程安全及畅通。自应发给该夷人等过关执照。以便提交沿途关卡,查验放行。并将各处达与离去时间详为注明。据此可通行无阻。如不借故游荡。何致发生纷扰?抵澳门之后,本件必须缴交该地税馆,送回本衙门注销。彼等(手持执照者)须郑重执行本谕。附注:艇一只,乘载夷人亨某一名。彼于四月十六日从省城起程
15、。(印鉴及日期)验照处:西炮台 十六日晚到,当晚离去紫泥 十七日日间到当日离去香山 十八日午夜到,次日日间离去澳门 十八日晚到(此为亨某持照到达及离开时填写的时间)第四份:豫【即粤海关监督豫堃)。钦命统管外洋贸易各事。现核准商人亨某,乘张叶保艇,携带上等茶叶等物前往澳门发售。所带已完税各物发记如下:63斤茶叶。分为5盒;4只大银匙;8只小银匙;45斤油,分两罐;10斤图画:36斤蜜饯,1箱;27斤咸鱼,1袋;612斤木器,分8箱;30双鞋,1箱;270斤铁器,分3箱;18斤火腿,1袋;1张木桌;27斤白糖,1袋;3幅小油画。该夷商亨某又带有如下自用物品:542瓶洋酒。30个玻璃杯及玻璃瓶(细颈
16、盛水瓶),1箱毛衣服,2盒剃头用具(剃刀),250斤外国衣服。30斤香水,200斤铅,70斤潜水鸟食物。1块玻璃镜,1盏大玻璃灯,20斤外国陶器,10斤铜器,30斤蜡烛,10块洋香皂,1枝洋枪及1把洋刀,1顶帽及1个小望远镜,170斤白色洋纸,5幅有玻璃镜框的图画,40斤卷烟叶(方头雪茄烟),1床白色毛毯。第四份:威廉C亨特著冯树铁译:广州“番鬼”录 (1)依据材料一的四份文件,说明在广州的洋商如欲往澳门,需要办理哪些行政手续?(4分)对此,你如何评价?(3分)材料二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
17、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外国人在中国游历的规定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你认为这些变化的弊端是什么?(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1933年9月23
18、日)材料二 “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材料三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间,总统(蒋介石)说明作战
19、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尤以积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为要。”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材料四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态?(2分)(2)根据材料二,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3分)(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抗日战略的异同。(3分)你认为是哪些共同因素导致二
20、人采取这种战略?(4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4分)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2)根据材料二,1970年代与中国建
21、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1分)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2分)(3)你认为19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不过,最终将工业革命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却是一群新贵,他们抓住了历史的潜在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声望。无论情愿与否,个人的特点在一种最耀眼的属性面前黯然失色。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扩张、热衷于发展,热衷于投资而投资。他们全都关心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看莫兹利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
22、8英寸的锉刀。”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指出“这样给威基伍德干活可不行”;还有那个不知疲倦地追求利益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他总是乘坐一辆四驾马车,颠簸在英国糟糕的道路上,在旅途中他还不忘保持商业通信。一位法国游客在1788年参观一家棉布工厂后,写道:“和我们在一起时,拥有这种工厂的英国富人们并不注意保持与其财富相称的姿态。”而对于英国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这是种完全陌生的态度。对他们而言,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先生,我们在卖全
23、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事实证明,这种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厄经济社会的起源上述材料中的“新贵”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造就了这些“新贵”?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lB 2A 3A 4D 5A 6D 7C 8D 9D 10B 11C 12C 13A 14B 15B 16A 17B 18C 19B 20D 2lC 22C 23A 24D 25D第卷:共4小题。第26题13分,
24、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手续:向中国政府专门负责外贸部门(“粤海关”)提交办理官方执照的请求;申请书须由中国行商转达;要得到中国政府书面同意;办理过关执照,向沿途关卡登记到达、住宿、离开的时间;要事先统计贸易物品及自用物品。(4分,答出4个要点即可)评价:这种做法对外商进行了严格限制;目的是严格管辖外商活动范围,提防外国人进行不法活动;反映了清政府传统外交理念和中国文化优越论,是闭关政策的体现。(3分)(2)变化: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护照所填游历地区很广;未规定有效期;未规定外国人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要求清朝官员以宾礼相待。(4分,答出4个要点即
25、可)弊端:这些规定为外国人进行不法活动提供了方便。(2分)27(1)不抵抗;寄希望于外国干预;攘外必先安内。(2分)(2)中国只应战而不求战;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问题;若和平破灭,中国将坚决抗战。(3分)(3)相同:进行持久抗战。(1分)不同: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毛泽东提出进行运动战。(2分)共同因素:中国人多地广,日本人少物少;中国科技和军事大大落后于日本。(4分)28(1)背景:两大阵营尖锐斗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2分)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2分)(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抗苏(或“一
26、条线、一大片”战略)。(2分)(3)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3分)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3分)29答案一:“新贵”推动了工业革命。(1分)企业家善于抓住历史的潜在机遇;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创办大量工厂,推进了工业化;关心技术进步,加速了新技术发明;关心生产过程,创新企业管理。(5分)答案二:工业革命造就了,“新贵”。(1分)当时英国殖民地众多,有巨大的资源与消费市场;英国高度重视科学和工程;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英国有比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国家建立了一套专利制度;发财致富成为整个社会的追求。(5分)答案三:“新贵”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造就了“新贵”。(2分)当时英国殖民地众多,有巨大的资源与消费市场;英国高度重视科学和工程;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英国有比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国家建立了一套专利制度;发财致富成为整个社会的追求。(5分)企业家善于抓住历史的潜在机遇;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创办大量工厂,推进了工业化;关心技术进步,加速了新技术发明;关心生产过程,创新企业管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