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道互补之“老子”五章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第二课时老子五章一、 导入: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老子是一个足够神秘的人物。他的出生神秘,在道教的许多典籍中,有很多神话般的记载。(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以为圣人生有老容
2、,故号为老子”。)他的生平也足够神奇,有说他(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也有认为老子应该是周太史儋。就连他的著作道德经的产生也众说纷纭,“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老子这本书上汲取有益的知识和力量。(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整个系列的道家哲学家,都用此书作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
3、籍的版本。)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二、 一般性的文学常识简介:流行的一种说法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五章老子中,可以大致窥见老子的思想核心。(1) 宇宙观“道”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注: 第一个以及第三个“道”是名词,道理;第二个“道”是动词,说出。第一个以及第三个“名”是名词,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叫出。“非常”是“不是永恒”的意思。释义:“道”(如果)可以说得出,它并非一般的“道
4、” ;“名”如果可以叫得出,那它也不是永恒的“名” 。评析:这里,对“道”的特性进行了阐释:“道可道,非常道”强调了“道”的不可言说性,“名可名,非常名”更进一步指出就连“道”这个名称也勉强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因为“道”是很难用某个名称来称呼的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注:始:指开端;母:指根源;名:指命名释义:因此,我们用“无”来命名万物的开端,用 “有” 来命名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评析:“无”“有”都是对“道”的特性的说明。说它“无”是因为天地初生时,什么东西都没有,说他“有”是因为万物萌芽于此。换句话说就是,“道”是“无”中“有”,“有”中“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5、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注:妙:微妙;徼:边界,极限;玄:玄妙释义:因此,可以从永恒的“无”中去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可以从永恒的 “有”中去推知万物的极限。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评析:前两句讲的是人们从“道”着眼,应该下的功夫;后两句讲的其实是“道”的两个方面,都是玄妙深远的道理。原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释义: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评析:“玄之又玄”强调“道”超越日常生活经验,不能被人们直接接受,也难以用理性思维把握
6、其形而上的性质,“众妙之门”则强调“道”是一切玄妙之理的渊源,一切道理由“道”生发而出。第一章突出了“道”的超验特质,要求人们做事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颇有开宗明义、树立高标的意味。探究:何谓“道”?(教师根据时间自行取舍)(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存在浑融而成,先于天地分化的现实世界而存在。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它无声无形,廓然无依地自在,没有根本性的迁改;循环反复地运行,永不败灭。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本。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
7、一个描述,说它是无不包涵的整体存在“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意味着运行,运行意味着广远,广远意味着循环往复。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里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自然” :“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在传统的古书中,道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路,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
8、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中所写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
9、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1,构成世界的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2) 价值观对立统一的永恒法则、“守柔”政治观“无为”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
10、去。”注:作:生长:始:拒绝;生:生养(万物);有:占为己有;夫:句首发语词,无义;唯:表原因的语气副词;去:失去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不善。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有互相对立而协和,前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去拒绝。生养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虽然(对万物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却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才不会失去。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
11、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译文: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
12、“仁”和“义” 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单个字词注解译文中以颜色区分)评析:本章针对社会病态,老子提出治理的方案。 老子先从反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应该怎么做; 老子主张摈弃知识、智慧,摈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13、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评析: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
14、,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3) 政治理想“小国寡民”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什伯之器:指各种各样的器具;甘:使动用法,使(吃得)香甜;美:使(穿得)漂亮;安:使(住得)安适;乐:使(过得)快乐。译
15、文:国土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使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评析:本章描画了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景象,并略举了几项使社会趋于这种理想状态的措施要略:()减少组织容量,只在较少的人民的基础上组建较小的邦国;()抛弃工具、文化;()减少交往。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看,如果人类社会的这几个要素都如老子所愿的那样逆转,那么,其结果的确会成为老子所希望的寡民小国。但是,很显然,这几个要素中没有哪一个会真正自然地发生如老子所希望的那种逆转。这就决定了老子的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性。四、 作业:1、 抄写字词。2、 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