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
2、其冲。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
3、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
4、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式
5、之中。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B.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
6、。C.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害。D. 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 统一疫情防控政策。2. 下列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B.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 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但人们仍未意识到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D. 作
7、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厨师的书法老余炖的汤瓶鸡,一绝。我千里迢迢从北京过来,一定要赶到小饭店去吃个汤瓶鸡。老余的小饭店在大山深处,国道边上,一路七弯八绕,才能在小饭店里吃上一顿。放下筷子,却是深深的满足:“道道菜都好吃!”小饭店开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风景。饭店老板兼首席大厨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菜还能聊天。会做菜不稀奇,一介大厨,没有几手绝活,怎么行?没有推陈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饮食丛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为大厨,手中一柄铁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得
8、天花乱坠,舞出一朵花来,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吃饭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样了。老余聊天,并非瞎扯。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一席终了,宾主尽欢,来者神清气爽,依依拱手作别。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为:一、老余有聊天的天赋;二、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时候,你真说不好那些食客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吃老余做的汤瓶鸡呢,还是为了听老余讲故事。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书法。四十年前,老余还是小余,小余还是村庄里小学校的代课老师,小余老师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认识到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开始学写字。后来,他出了门,打工谋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笔也放下了。一人一
9、瓶啤酒,我和当年的小余、现在的老余,面对面坐着聊天。老余说,他这家小饭店,其实不只是家小饭店。我的理解是,这既是老余自我修行、观照内心的地方,也是老余结交众生、看见世界的地方。怎么说呢,老余1985年从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飞回来了。就此,老余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厨师的生涯。从此以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老余的日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充满了扎实的幸福。几年之后,小饭店挪了地方,转移到百步远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饭店的名字改为“途中”,一直用到现在。我问老余,“途中”何谓?老余答曰,活着活着,越来越明白,人生永远是在半道上。比方说吧,我老余菜烧得好,方圆百
10、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厨艺不错,这就到顶了吗?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开饭店挣了钱,日子过得舒坦起来,我就可以跷跷二郎腿了吗?远着呢。人活着,哪里是为了挣钱?一天不干活,我一天就不痛快。这是为了过得充实那我老余,为什么还要写字呢?写字,那是我的爱好,是心里真正欢喜的事。后来我把这个爱好又捡起来了。我一拿起笔,笔墨一动,宣纸上划拉出笔画线条来,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说,我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老余见我点头,又说,你再看看这个“途”字。余,在走路。说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这是一种快乐。一路上看看风景,不是很好吗?现在老余一有空,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在那里练字。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
11、消失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我问老余,写字跟做菜,有相通么?老余说,异曲同工。做莱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时候加料,写字要懂得运笔,熟悉笔墨的性情。这么一想,老余说得真对。做菜,写字,道理是相通的。说白了,是一种悟性,是你对工具的熟悉。当你对笔墨与纸的关系,或者对菜肴与水火的关系,了解透彻,运用娴熟之时,这些东西就会成为表达内心的一种工具。工具不再重要,内心才变得最重要。这就是境界。这也是人生。对老余来说,做菜的时候,锅铲就是他的毛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就是他的锅铲。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做,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让老余煨好二十个汤瓶鸡,第二
12、天中午送到县城去。老余想来想去,决定不送。不送,不是因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远,更不是炖不出那么些鸡。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汤瓶鸡,只有在这个山高林密的路边饭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汤瓶鸡,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时。快了,猛了,出来的味道都不对;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到时,岂不是要砸他的招牌?也只好得罪一下熟客了。老余开店几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都打过交道。老余听话听音,三句话一接,就知道对方的身份甚至口味。现在,老余也是偶尔才下厨了。他下厨已不再是为了挣钱。就像他写字,不是为了搞艺术一样。人家说,老余,你的字这么好,可以去参加省展、国展了。老余摇头,说不去。人家王羲之
13、、张旭,有没有参加过省展、国展?肯定没有嘛。人家又说,老余,你的饭店这么有名,怎么不多开几家分店,搞一个连锁。老余也摇头,我只要一个小小的店就够了。继续喝酒,聊天。老余说,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我盛了一碗鸡汤,慢慢喝了,味道真好。溪鱼、老豆腐、丝瓜、红烧肉,道道莱都好吃 (选自人民日报)3.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标题命名为“厨师的书法”,写厨师不言其厨艺,却强调其书法,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文章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了一个厨艺高超、书法精妙、淡泊名利、内心
14、通透的人物。C. 老余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没有了,书法使老余得以从琐碎的生意中超脱,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D. 结尾“道道菜都好吃”与开篇形成呼应,既突出了老余高超的厨艺,也有对他人生态度与境界的赞美。4. 老余为自己饭店改名为“途中”,请结合全文分析“途中”包含的意蕴。(6分)5.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8分)(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2分)6. 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或棹孤舟 窜梁鸿于海曲 俊采星驰 而后乃今将图南 乐琴书以消忧 则刘病日笃 臣具以表闻 襟三江而带五湖 尽东南之美A. / B. /C. /
15、 D. /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既窈窕以寻壑 腹犹果然 因事顺心 众人匹之 小年不及大年 千里逢迎 气息奄奄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则告诉不许A. B. C. D.8. 对下列句子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复驾言兮焉求 农人告余以春及 胡为乎遑遑于何之 既自以心为形役访风景于崇阿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彼且奚适也 翱翔蓬蒿之间 急于星火A. / B. /C. / D. /9. 下列各项语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勃字子安,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所写滕王阁序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历来被人称道。B.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16、,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C.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D.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为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17、。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灌足于河,系至,盗服罪。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
18、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注】两造:诉讼的双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B.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C.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D.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
19、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B. 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如柳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C. 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D. 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升”“超”“拔”“陟”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0、 张淳善于断案。审理案件不拖延积压,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果断。B. 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有很多贫穷的人生下孩子无法抚养,张淳耐心规劝,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C. 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大盗卢十八逃跑很久难以抓捕的风声,先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D. 张淳料事准确。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手下人按照他的话去抓捕,果然抓到了盗贼。13. 请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3分)(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分)(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题扬州禅智寺(唐)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注:唐文成开成二年,作者的弟弟杜凯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前往扬州探视。按唐制,作者因假逾百日而被迫离职。14. 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禅智寺的“静”,请就前三联作简要分析。(6分)15. 尾联使用了何种典型手法,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的“_,_”两句在内
22、容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2)滕王阁序中王勃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写出了山川景象的句子是:_,_。(3)逍遥游中以菌和蝉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4)陈情表用“_,_”两句表达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1分)17. 下列书写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赍发(j) 戗兽(qing) 蚱蜢 拈轻怕重 决起而飞B. 喧阗(din) 睢园(su) 熟稔 茕茕孑立 迄今为止 C. 央浼(mi) 多舛(chun) 榫头 惮精竭虑 舸舰迷津D. 轻鸢(yun) 鞶鼓(pn) 诙谐 门衰祚薄 遥思远伥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_浅阅读远远不够。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状态。比如,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笑谈自己“泡在文字里才能喂饱”;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_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行”。“我们或许可以天赋异禀地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 的读者。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去感受,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法国作家梭罗在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中说过,“读书需要训练,就如同运动员所接受的训练那样,
24、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如果说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_,那么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走马观花 心态 洞若观火 功用B. 走马观花 心情 明察秋毫 功用C. 浮光掠影 心态 洞若观火 功利D. 浮光掠影 心情 明察秋毫 功利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 B. 是阅读高质量的核心指标C. 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 D. 核心指标是阅读的高质量20. 文中画横线的
25、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B. 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享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C. 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D. 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享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21. 下面文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凝聚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并努力用灯光点亮城市的夜晚。作为经济学家来说,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经济秘密,可以据此估算城市
26、人口的数量,预测房价的走势,进而推断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带来了隐患:城市的灯光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会破坏动植物乃至人类的生物节律。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粮食种植面积较20
27、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隔几分钟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着微博、微信、QQ,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飘在风中的代码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岂止是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高二语文(必修5)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
28、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1.B (A.扩大范围,原文是“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C.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主观臆断,于文无据。D.以偏概全,“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还有一个原因是“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2.C (“导致霍乱广为传播”的原因还应该有“伦敦是一个人口拥挤的大城市”,是“全球化之都”。)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3.C(“书法使老余得以从琐碎的生意中超脱”错,一则生意并不琐碎;二则不是书法使他从生意中
29、超脱出来的,老余不论是在书法上还是厨艺上,都非常超脱。)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4.“途中”包含老余对厨艺、书法的精益求精。他不以自己做菜有绝活、书法精妙为满足和终点,而是不断追求进步。“途中”包含老余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认知。他认为过日子不只是为了舒坦不差钱,更是为了生活充实,让人生有价值,“途中”包含老余对精神世界的观照重视。他注重自己的爱好,不以书法和厨艺博取名利,只求内心的愉悦和丰盈。“途中”包含老余对自己的名字的深刻理解。“途中”的“途”用拆字法,“余,在走路”。把他的名字和他的思想境界、精神上的超脱融合在了一起。(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
30、概念含义的能力。5.巧用比喻、反问等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和气势。如用“如沐春风,如浴温泉”形象写出老余聊天给人的温暖之感;多处连用反问,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形成强烈的气势。口语和书面语、文言交杂使用,使语言通俗亲切又不失典雅庄重。如“怎么说呢”“比方说吧”的口语表达,使语言生活化,亲切自然;“何谓”“答曰”“来者神清气爽,依依拱手作别”等文言、书面语的运用,使语言古朴典雅,意蕴丰厚。长短句结合使用,使语言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如“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运用短句使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与长句配合,行文有变化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答整散句结合亦可
31、)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相结合的手法,有亲切感、真实感,表达灵活自由,便于情感的表达。如老余回答“我”对“途中”这一饭店名字是何意的询问:“我老余”,这是采用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读来使人感到亲切、真实;介绍老余的技艺本事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以局外人身份用第三者口吻来叙述,自由灵活地反映出客观内容。(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答到其他语言特色,言之成理亦可)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二、古诗文阅读(48分)(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2分)6.C(名词动用,使动用法,名字作状语,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本题考查理解课内常见文言实词(词类活用)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7. A(除
32、外,其余都为古今异义词)本题考查理解课内常见文言实词(古今异义)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8.B(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本题考查理解课内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9.B(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课内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10.D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骄悍者”“留者”“汰者”等,及对称结构“留则有用/汰则叵测”等。)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11.A(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知
33、识的能力。12.B(原文的意思是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13. (1)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按照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得分点:遁、卜、何神之有。)(2)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多余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得分点:幼稚、生、术。)(3)诏书特地下达,授予我为郎中之职,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一职。(得分点:郎中、寻、除。)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参考译文: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个县令。张淳到任,日夜翻阅
34、公事文书。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百姓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说他像包拯一样断案快速。大盗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几十份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私通,那官吏经常为卢十八打探消息,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
35、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上报御史,仅有两个月。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以人命案的方式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给诉讼者判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不计其数。过了许久,因为政成绩第一前往应召离开永康,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某盗贼已经回来,距离此地数里远,你们可以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
36、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起用担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而留下那些勇敢的,那么,留下的不能叛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巡抚)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的官职最终是陕西布政。(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14. 首联以听觉“蝉噪”反衬其静,静中见闹,闹
37、中见静;秋风秋雨则烘托出寺的冷寂。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以青苔满阶、白鸟徘徊,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意思对即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15. 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或:用繁华、热闹的扬州和寂静的禅智寺对比,突出了诗人估计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意思对即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16.(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38、秋。(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1分)17.A(B项中的“阗”读音错误,C项中的“惮精竭虑”书写错误,D项中的“遥思远伥”书写错误。)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18. C(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走马观花强调结果,浮光掠影侧重过程。语境强调“浅阅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可知该用“浮光掠影”。心态:简单的说,就是心理状态。心情:感情状态
39、。语境强调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心理状态来阅读,可知用“心态”更合适。洞若观火:意思是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语境强调我们或许可以天赋异禀地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观察事物非常清楚的读者。可知用“洞若观火”更合适。功用:功能、用途。功利:功效利益。语境强调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功效利益。可知用“功利”更合适。)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19. A (联系上文“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浮光掠影浅阅读远远不够”可知,下文应对应“高质量阅读”更合适。排除ACD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20. C (划线的
40、句子有两处错误:一处是“领会”与“意义”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觉察”,排除AB项;另一处是“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去感受”,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结构不一致,语序不当,可以改为: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排除D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21. 句人类创造了现代城市;句“对经济学家来说”或“经济学家认为”;句“然而这样的繁荣却带来了隐患”或“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存在着隐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22. 2020年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四、写作(60分)本题考查写作能力。23.【审
41、题指导】材料从现代人离不开的手机谈起,引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表明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但题目的重点并不在此,“然而”后的内容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即提示我们不能将自己异化为科技的奴隶,从而失去身边的美好。这句话隐含着命题者对科技的深思,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技。学生要在此情景下进行思考,完成写作。学生可以从微博、微信、QQ如何左右着我们的情绪,手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等角度切入,也可以从科技将世界缩小,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角
42、度切入,但都要辩证分析,理性看待科技的利弊。如需指出不要因过分依赖科技而忽略传统生活中的一些要素,如身边的事和最亲的人,以及科技高光下日益消解的传统文化内涵等。辩证思考,方能写出最佳立意。在论证时,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比如谈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可以正面联想移动支付、网上直播授课等,反面联想因为每个人都在玩手机,而使面对面变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以正面联想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高科技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例子,反面联想无人商店、无人驾驶等事物让世界变得冷冰冰等。总之,以正反联系思考,方可见出思辨能力。透过材料本身探究其本质时,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立意参考】1.关注科技,勿忘本心。2.科技利弊,审慎对待。3.莫被科技绑架。【偏题杂说】1.勿让网络左右情绪。(不能整体审视材料,只关注到“狂欢”,未关注“然而”之后的内容) 2.世界变小,你我关联。(片面立意,未体现题目强调的重点)3.只谈科技的日新月异或否定科技的异化(未能真正读懂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