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7生命的壮歌(生命桥)苏教版(一)倾听与自读师:今天胡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动物界的故事生命桥。(背景音乐起,师深情读文)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生:这篇文章很感人,老羚羊很伟大,它牺牲自己来保护年轻羚羊。生:很感动,老羚羊你真伟大!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的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但是好故事还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读,我相信在随后的学习,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更深刻的感受。下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圈出本课中的生字,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生轻声读文。师:好,同学们,在刚才的读文中,你发现课文中的三个生字哪一个最难记?生:悬崖的“崖”上面是两横,不能写成三横。师:同学们知道悬崖
2、是什么地方吗?生:就是指山特别陡峭的一面。师:好,“悬”是危险,“崖”是山高而陡的侧面。(师随着学生讲解快速板画,指导书写“悬崖”二字并领学生读)师:故事中的一群羚羊就是被狩猎者感到这样一座“悬崖”边,下面是万丈深渊,对面还是一座同样危险的绝壁悬崖。前面是悬崖,后面是敌人,在这进退危险的境地,上演了一曲怎样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呢?谁能简单的说一说?生:略(二)品读与交流师:故事本身不难理解,但是“好书不厌百回读”,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这回想一想那些语句感动了你,把它画下来,然后尝试着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生默读课文。师:刚才发现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而且不少同学在自己感动的句子旁边写上了自己的体
3、会,下面我们就来交流我们的感受。为了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有效,先读一读我们所画的句子,然后再说一说对它的理解。生:“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我觉得没有老羚羊的伟大献身,就没有年轻羚羊的美好生活。所以老羚羊的死非常伟大。师:不错,还有谁画了这一句,说一说。生:这一句还说了老羚羊的无怨无悔。生: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桥墩,保护年轻羚羊成功跳过了悬崖。师:我想追问一句,为什么把这“弧线”比作“生命桥”呢?谁读懂了这个?生:因为老羚羊不惜牺牲,它用自己的死亡,让年轻羚羊重获新生,老羚羊的死亡是桥墩,架起了年轻羚羊的生命,这里可以看出老羚羊自我牺牲的精神。师
4、:你的感受很深刻,桥,我们都知道起到什么作用?(帮助、连接)课文中一道道弧线就像什么?就像一座生命桥,而老羚羊用自己的生体作垫被,支起小羚羊生的希望,就像这座桥的桥墩,从这座桥上渡过去的都是年轻羚羊的生命,所以课文中说它是什么桥?(生命桥)师边说边画弧线,板书课题。师:是真的一座桥吗?生:不是。师:所以课题加了引号,这是怎样的一座生命桥啊?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生命桥!师:谁能读一读这一句?生读。师:挺感动的,谁还能感动别人吗?生读。师:你感动了我,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还有那些句子感动了你?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秩序井然,快速飞跃。”我感觉它们没有害怕死亡,总是互相谦让,
5、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其它羚羊。生:师:你们的体会是一样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词“秩序井然”,什么是秩序井然,你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来体会吗?生:没有拥挤,没有师:这就叫秩序井然。今天老师们进会场时没有拥挤,秩序井然。师:为什么这句话让你感动,你能联系前文吗?生:当时是进退两难的境地。师:在面临灾难时不光动物,就是我们人类也有逃生的本能,为什么不逃?特别是技术娴熟的老羚羊不逃?后面的为什么不抢先逃到对面去?生:师:读,一对对羚羊生接读师:谁能再读当时紧张却秩序井然情形。生再齐读。师:我注意到在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简练的话,谁对这句有感受?越是从简单的句子中读出感受,越是了不起!还有谁对这句话有感受?生:
6、我觉得羚羊很高兴。师:这是怎样的成功?(这是唯一让它成功的办法)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生读)师:这是怎样的成功?(这次成功让年轻羚羊获得新生,它们能再次繁衍后代)这令人惊喜的!带着你的理解读读。师:这是怎样的成功?(这次成功以老羚羊的死亡为代价)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师:年轻羚羊成功跳到山崖对面,意味着年轻的羚羊群有了生的希望,多么令人兴喜!生齐读:试跳成功!(喜悦的)师:但是,老羚羊为了年轻羚羊的成功跳跃,甘做垫被,而笔直的坠落山涧,又多么令人悲伤!生齐读:试跳成功!(悲伤的)师:一边是生的希望,一边是死得悲伤。亦喜又悲。生齐读:试跳成功!(悲喜参半)后面由于录音问题简略记录师
7、:这是怎样的成功呢?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试跳的整个过程。我注意到同学们在刚才的自读中很多人画了第二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被老羚羊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动。你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动表现出来吗?先试一试。生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教师指导。齐读。(抓住“刚好”“奇迹”)师:课文中还有那些语句感动了你?生:课文第一段中写老羚羊走出队伍,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走出,让我感动。生:师:就是这样一座生命桥,每一只年轻羚羊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每一只老羚羊的粉身碎骨,这情景是何等的神圣!紧接着生接读:一对对羚羊凌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情景是何等的神圣!师:在只有一次选择生的
8、机会面前,为了延续下一代的生命,老羚羊毅然放弃了求生的希望,从容赴死,这情景是何等的神圣!生接读:一对对羚羊凌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情景是何等的神圣!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羚羊们所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精神,是何等的神圣!生接读:一对对羚羊凌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情景是何等的神圣!(三)思考与表达师:猎人这时会想些什么呢?生:师:我们看看原作者沈石溪在原作中是怎样描写猎人们的。补充阅读斑羚飞渡相关章节。师生共读: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
9、从容地走向死亡。师:读完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也许想对老羚羊说,也许想对年轻羚羊说,也许更想对猎人或者人类说,那就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尝试用上老师提供的几个词:(播放背景音乐)新生终结生命奉献思考震撼敬畏和谐尊重秩序井然沉着冷静团结协作在音乐中交流部分学生的习作:生: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动物呀!我们人类真应该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生:老羚羊用生命的终结换来年轻羚羊的新生,这让我顿生敬畏,敬畏!生:人类捕杀动物就是为了金钱吗?人类难道不能和动物共存吗?(四)总结与升华师:谢谢同学们,今天,我们听了、读了、想了、说了、写了,走进了故事,又跳出了故事,这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不仅架起羚羊生的希望,更引发我们对弱小动物对生命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思考,所以与其说是这群羚羊感动了我们,让我们钦佩,让我们羞愧,不如说是他们给我们上了一课,上了关于重新思考生命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