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年第二学期选修一期中试卷姓名-、考号-、班级-、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1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国家渐成雏形,其标志有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 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贵族和平民 阿提卡地区4部落的形成 公民陪审法庭的设立 A B C D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平民 奴隶 工商业奴隶主 外部城邦 A B C D3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贵族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平民4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
2、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竞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5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平原派是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阶层政治 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最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 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的对象A B C D6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平民面临的最大威胁是A被剥夺政治权利 B公民大会形同虚没C沦为债务奴隶 D贵族的土地兼并7.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 )井田制的瓦解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新兴地主的出现 百家争鸣 频繁的争霸战争A BC D8.郭沫若认为:东周
3、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 A春秋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9.北魏统一后,对基层统治者实行:(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主督护制 D郡国并行制10. 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1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
4、国逃跑,井田制瓦解12.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社会转型期不同 B.富国强兵的目的不同C战国侧重于政治改革 D产生的直接影响不同13.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 B.曾被其他政权吞并 C.曾多次迁都 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14.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15.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不包括 ( ) A基层政权组织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
5、策 D.按人口分配土地16.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因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中原地区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17.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18.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是指( )A.田租 B.户税 C.丁税 D.徭役19. 杯酒释兵权的设计者,他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是 ( )A.限制土地兼并 B.不抑(土地)兼并C.土地收归国有 D.制止土地买卖20.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业发展起
6、重要作用的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 D.均输法21.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他主要是为了 ( )A.巩固专制统治 B.奖赏功臣名宿C.鼓励土地兼并 D.扩大地主队伍22.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陈桥兵变 B.唐后期藩镇割据C.唐末农民战争 D.五代的频繁更替23.北宋初年实行更戌法,产生的后果是 ( )A. 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B. 兵无常帅,帅无常兵C. 方镇相望于内地 D. 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24.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 )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 官员冗滥
7、,国家财政开支大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 B . C . D.25天主教会规定统一的圣经版本的目的是 ( )A进一步钳制人们的思想 B为了思想解放C为了繁荣各种文化 D为了传播各种先进文化26. 马丁.路得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 A教皇出售赎罪券 B分裂割据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C马丁.路得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势力在得意志比较强大27. 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的十字军东征。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 ( )A.东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28.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
8、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29.在中世纪的欧洲,文学作品的题材大多是 ( )A.宗教 B现实生活 C.社会改革 D英雄人物30.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二、非选择题。(40分、每题20分)。一、材料一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
9、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材料二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昕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对于拓跋贵族残
10、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 二、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 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马光
11、)向上曹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回答:(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5分)(2)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5分)(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