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8父亲的菜园人教版新课标2019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根据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精读探究;书写言行,学会
2、表达;深化理解,品味精神;文本拓展,课外延伸。“使学生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通过指导学生理解、朗读重点句“父亲”的言行来体会“父亲”的品质,加深学生对“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的理解。采取以下方法:一、抓住人物的言行进行朗读、感悟。父亲的菜园通过描写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反映父亲的品质。在暴雨来袭时,父亲的动作“丢”、“抓”、“冲”等动词体现父亲对菜园的重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父亲的神态,动作的词语来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父亲开垦菜园的困难,认识到了父亲的品质。二、抓重点词,通过联想,培养学生读书的方法。通过联
3、想来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描写。如“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在教学时我就通过抓住“翻”字,父亲这一翻,翻掉了什么?翻出了什么呢?没有直接具体写父亲是怎样翻地的,而是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深层含义。又如在教学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的成果,我就通过引读,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细致入微的想象来感悟父亲的不辞辛苦。通过这样的联想降低了课文的难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三、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课文题目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
4、”,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虽然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紧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身上许多不足,如以读促思,读思结合不紧密、课堂容量似乎有点大。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绞尽脑汁想好精巧的承接语,颇有些沾沾自喜的味道,自以为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为什么说是父亲的菜园?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次,在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之后,第二个层次,在梳理文章的脉络之后,父亲为菜园做了这么多事,怪不得叫父亲的菜园,第三个层次,感悟父亲的品质之后,父亲的勤劳、执着、坚毅的品质也如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荒凉的坡地上,当然称之为父亲的菜园。结果在上课的过程中,后面的时间安排稍有点紧。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面面俱到,也不在于热热闹闹,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它闪光,我们的收获就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