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247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人教版新课标201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通过伽利略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这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伽利略善于思考、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的故事。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 巧设导入课文开始,我让学生回答课文提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再让学生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

2、料。接着我问:“小朋友,是什么让生活在17世纪的伽利略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联系在一起的呢?到课文里面找出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我进行了板书(两个铁球 着地)。我让学生看,问:“中间放上哪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放上哪三个字又成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学生马上回答加上“同时”二字便是伽利略的观点。可该加上哪三个字才会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孩子楞住住了,我知道孩子在初读课文后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限时两分钟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孩子马上默读课文,有的孩子互相讨论了开来,看到孩子们兴致那么浓,我真的很开心。果然,不到两分钟,孩子们回答出来了。原来小小的一个巧妙设计,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3、兴趣。看来,教学环节设计的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教学深入,我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解伽利略的想法。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还采用列算式来理解,这样的理解既简单又明了。三、课堂教学与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些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学习这篇课文,还要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请学生归纳方法,并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进行小练笔,有利于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1、本课的难点之一在于了解伽利略的疑问是如何产生的,但我仅请了两个学生用数字来简单说明,可能还有部分同学没能理解,没有很好地突破难点。2、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质疑的机会,如“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可由学生来质疑“反复”和“许多次”之间的联系,体会伽利略的认真严谨。3、小练笔的内容要求不是很明确,指导还不够到位。 4、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口误,没有及时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