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无锡天一中学质检)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解析:选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加,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措施,由“无为而治”到
2、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实际上反映了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故B项正确。2(2020株洲一模)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解析:选C。在国家选用官员的标准中,德被置于首位,表明汉武帝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推恩令及削弱地方诸侯的内容,故A项错误;汉武帝推行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B项错误;分科考
3、试是科举制的特征,汉武帝时期并未实行,故D项错误。3(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解析:选D。董仲舒的话语的意思是:百姓没有从上天接收到实现善的本性,退一步从天子那里接受实现本性的教化。王秉承天意,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故D项正确。4(2020南通启东期中)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凸显君王的意
4、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王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思想一致的时代A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C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选C。根据材料“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王的制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可以判断出符合董仲舒的新儒学,即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5(2020太原期中)有学者认为,西汉一代思想界仍然延续着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虽说汉武之
5、时学术思想“统于一尊”,但所形成的“新儒家”乃是种“杂家的面貌”,即杂糅儒、道、法、阴阳五行诸说的“大杂烩”形态。“大杂烩”本质上体现了()A汉代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C儒家学说的自我调整和创新D汉代儒学背离先秦儒学思想解析:选C。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之上杂糅了其他学术而形成的,这实质上反映出儒学的自我调整和创新,故C项正确;A项只反映了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故错误;由“汉武之时学术思想统于一尊”可知B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D错误。6(2020新乡调研)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
6、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A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D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解析:选C。诗论语孝经春秋尚书都是儒家经典,材料中汉代皇帝学习儒家经典,说明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影响到皇帝治国理政,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皇帝学习儒家文化,而非强调儒家文化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皇帝学习儒家文化,未涉及国家统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影响帝王治国理政,而非强调儒家思想成为帝王治国依据,排除D项。7(2020青岛调研)下表表明()层级中央郡国县乡聚官学太常太学学校庠序私学精舍书馆A.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儒学成为
7、官方的统治思想C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在中央郡国县乡聚设置了官学,私学有精舍和书馆,因此逐渐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呈现的是教育体系,未涉及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官学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是孔子创办私学的影响,故D项错误。8(2020洛阳模拟)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A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B逐渐儒家化
8、的发展特点C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解析:选B。材料中“法自君出”“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说明汉代法律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故选B项。汉代法律“坚持德主刑辅”,反映出外儒内法的特点,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汉代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君权的来源,D项错误。9(2020大庆一模)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A儒学神学化的影响B道教神仙观念渗透C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D方士儒生宣传理学解析:选A。材料“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反映了汉代儒学君权
9、神授的内容,体现了儒学的神学化色彩,故A项正确。10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的当时著作有14 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 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盘解析:选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所载书目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项正确;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转轮排字盘是元朝时期王祯发明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1(
10、2020保定模拟)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解析:选A。根据材料“农历”“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历法与农业相关,服务于农耕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了中国传统历法,并未涉及外来历法,故B项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人类顺应节气变化,并未违背“天人感应”学说,故C项错误;传统历法服务于农业,与国家
11、重农政策有一定关联,故D项错误。12(2020天津河东区模拟)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由此可知()A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B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C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D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解析:选C。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得出学者认为蜀锦在东汉末才出名,但是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中就有对蜀锦闻名天下的描述,这说明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证实历史事实的依据,即文学作品蕴含了历史信息,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孔孟荀到
12、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材料二春秋卓越地贯通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孟子早已说过,他相信孔子在编订这部编年史时把支配万物的上天的准则运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于董仲舒、孔子博得了处于历史中心的圣人素王的位置,他(董仲舒)从
13、这些不变的准则出发,以微而婉的方式简洁地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关乎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这一点很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即回答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从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儒学自身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表现,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和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中“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则
14、出发”“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结合所学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的思想作答;第二小问成因,可以结合时代的需要以及新儒学的形成来回答。答案:(1)背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吸收阴阳、黄老、法家思想而进行自我调整。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重视传承与借鉴孔孟之道;思想体系具有杂糅性;辩证分析人的行为和神化君主。成因:董仲舒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学思想之中;孔孟思想有利于
15、维护专制统治;为迎合汉武帝大一统,提升君主地位。14(2020新余四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为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少年时专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汉武帝时,命令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在回答武帝的策问时,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儒学理论体系,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主张,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在教育方面,主张以教化为“堤防”,设太学。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
16、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史实信息,指出这个信息所反映的古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史实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解析:史实信息:根据材料“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取的历史信息反映了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察举制。概述和评价:先概述察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实行察举制。汉武帝规定,地方政府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其次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察举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其他角度
17、提取信息,概括思路亦可,如从材料中“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主张”得出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孺术”;从“主张以教化为堤防,设太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设太学;从材料中“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等可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郡国并行制度。答案:示例史实信息: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历史现象:这一信息反映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察举制。概述和评价: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规定,地方政府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为汉代选出了许多人才,如董仲舒等。但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到东汉,察举选官的标准逐渐演变为“门第族望”,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且衍生出门阀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