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881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庇西特拉图改革3. 秦孝公曰“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秦国在诸侯国中相对落后 B.秦孝公求贤若渴

2、C.秦孝公希望改革 D.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秦国不强大4.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5.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采取铁腕手段推行新法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6.从商鞍变法的思想看,商鞅主要是贯彻落实了战国时期谁的思想? A.墨家 B.儒家C法家 D.道家7. 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

3、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这是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8.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C.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9.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 A.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吏治 C.增加政府收入D.提高军队战斗力11.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均输法12.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伽利略 B.马丁路德 C.伏尔泰 D.亨利八世13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

5、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14. 下列关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 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宗教改革很不彻底 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 B. C. D.15.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16.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

6、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D.改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7.拿破仑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已经卧了几千年的巨大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当时埃及马木路克势力强大,连年争权夺利使局势动荡、国力衰弱B.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虚而入,加紧对埃及殖民扩张步伐C.拿破仑是想激励法国士兵占领埃及的作战勇气D.拿破仑认为埃及文明久远、国力强盛18.下列属于阿里改革

7、的措施有 实行土地国有化主持开挖苏伊士运河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创建新式军队和军校 引进外国技术、人才,创办报纸 A. B. C. D.19.马克思说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局面B.阿里以强势手段开放学习使埃及走向近代化,摆脱数百年的停滞C.阿里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使埃及的独立和主权能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D.阿里统治政权时间较长,是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人20.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暴力斗争不断 A. B. C. D

8、.21.列宁曾评价赫尔岑说:“当他在六十年代看见革命的人民时,他就无畏地站到革命民主派方面来反对自由主义了”这是因为 赫尔岑曾参与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赫尔岑主张维护农奴制 赫尔岑公开撰文支持农民解放 赫尔岑不满农奴制和封建专制A. B. C. D.22.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他的观点说法不成立的表述是A. 1861年改革成功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B.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 C.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 D.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23.从1853年被迫“开国”至1889年明治宪法的颁布就是所谓“明治维新”时期。以下关于明治维新

9、的背景说法正确的是德川幕府的封建等级统治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 日本的诸侯多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武士对封建等级制度依然忠诚 西方列强的工业文明要求开放海外市场A. B. C. D.24.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 道路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 B. C. D.25.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明治维新后 D.戊戌变法后26.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

10、、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希望参与政治 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反对君主专制A. B. C. D.27.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1、B.说明了维新变法有很强的欺骗性C.体现了维新派托古改制 D.孔子改制考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29.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了狄立发展道路的是俄国日本中国埃及A. B. C. D.30.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英国的“清教徒”运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戊戌变法 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二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

12、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宋世风俗回答: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3分)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7分)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2分)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5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

13、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2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3分)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4)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十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