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每小题2分,共52分)1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
2、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制天命而用之”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报载,西方某古玩拍卖市场曾有人拍卖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史学家李维名著罗马史,纸张已变黄发脆,一张张翻阅都很困难,竟以10万英镑高价成交。你认为这一文物是A真迹而价值较高 B同时代的仿制品C真迹而价值不高 D后人伪制无价值4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
3、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A昆曲 B元曲 C秦腔 D京剧5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6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72011年
4、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材料反映了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A B C D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
5、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9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晴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10“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
6、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11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12专家学者比较一致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补课”是指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终结君主专制
7、统治C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 D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3有人说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B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14“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以上材料体现的观点及其最早的倡导者应是A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 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
8、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 资产阶级激进派15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强国富国之路 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A B C D16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
9、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17下文摘自1878年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演讲:“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祈求这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雨果所说的“先驱哲学家们”是指A人文主义者 B宗教改革家
10、C启蒙思想家 D社会主义者18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A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框架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19在某学生的一篇作文中描写到“在卢梭的棺木前可以看到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只火把后来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而这幅图画也刻在每一个法兰西人的心灵深处,刻在世界人民
11、的集体记忆中,人们都用眼睛拍下了这幅画面,用心记录下了这一瞬间”。这里“火把”指的是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 君权神授A B C D20“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光荣革命2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B文艺复兴时期
12、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22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写道:“自天演论做出发点,以观进化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弱肉强食的恐怖氛围,充斥其间。瓜分之祸,也觉得很显然有必然之势,为求其不灭亡,进而引导出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据此可知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A导致瓜分危机 B掀起革命浪潮C推动民族觉醒 D兴起实业救国23“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亦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
13、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小说祝福主要揭示了A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B农村在社会生活变迁中的保守缓慢C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彻底 D国民政府对农村的无耻掠夺24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5“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口口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
14、有的传统。”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口口)分别是指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26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
15、,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材料二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虽然,以一姓之朝代而诬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万无得以,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嫌骄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材料三 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
16、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差别和“亡国”与“亡天下”之辩的积极意义。(6分)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6分)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并简要指出他是如何实践
17、的?(7分)28阅读以下关于“海权”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国,后驶至中国,红夷东驶之舶,遇岸争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必先洞夷情。西夷之海艘,坚驶巧习,以其恃贸易为生计,即恃海舶为性命也。中国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其船窳(粗劣)漏,断不可以涉大洋。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扩货者听。”“东西海权之争实在南洋,西夷之本土距中因甚为遥远,其窥吾国必以南洋为基地。倘因诸华人流寓岛上
18、者,举其雄桀,任以干城,沈思密谋,因以漳泉惠潮嘉人为流官,雄长其上,破除陈例,归于简要,自辟僚属,略等藩镇,庶足为南服锁钥与!”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能主管海上叔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者,必能主管世界之富源;处此弱肉强食之秋,立国之要素为军备,军备之要在海权。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盖无舰船,海防无从谈起,有舰船而无训练有素之才,无以用之,有舰械人才而无良港,则海军无驻足之所,切皆备而无民生之政府,则必导甲午之覆则。海事既备,当以中国人工用
19、船荒之时建船舶、兴商务,勾连世界,亦可得鱼盐之利,可围海造田、潮汐发电。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1)依据材料概括魏源的观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2)依据材料说明孙中山的海权观相对于魏源来说有哪些发展?原因何在?(8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16世纪以后,
20、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主要历史条件。试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要求包括人物、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4分)(2)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其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