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练习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2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
2、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3据统计,新中国在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均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也只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由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 B.中国不愿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C.中国还没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受到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政策的影响4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反映出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
3、“一边倒”的方针5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B.立大国形象,参与国际事务C.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D.因实际的需要而与时俱进61949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
4、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7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8.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讲到: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德不孤,必有邻。” 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这里习主席指出两国友好应遵循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C.独立自主
5、和平外交政策 D.“求同存异”的方针9.建国初,毛泽东在谈及外交某重大成就时说“我们打胜了国内的反动派。但是世界上还有反动派,就是我们国外的帝国主义。我们需要有朋友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这一外交成就应是A.确定“一边倒”外交战略 B.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与亚非各国联系10.周恩来在1953年对回国述职的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A.倡导召开
6、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12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
7、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C.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D.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反对霸权主义13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说明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C.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D.美苏争霸呈现出美
8、攻苏守的基本态势14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基辛格此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15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
9、美外交问题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16.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17.观察漫画畸形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背道而驰 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A.
10、 B. C. D.1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当时中国A.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B.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C.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D.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19. 出于对美国总统福特对苏联态度缓和的不满,1976年,毛泽东邀请因“水门事件”辞职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第二次访华。这一事件A. 结束了中美长期对峙的局面 B. 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C. 推动了中美
11、关系正常化进程 D. 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的恶化20.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 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见右),该生试 图揭示的是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21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外交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由此延伸出“三个世界”的理论。这能看出A.中国逐步放弃反对霸权主义政策 B.中国当时把苏联作为最大的威胁C.中美建交有力推动中国外交调整 D.受文革影响中国外交有左的色彩22.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
12、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231954年,中、苏、美、英、法等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中国在会议上积极活动,推动会议成功,提高了国际声誉。以下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A.会议成功推动美国侵略者退出印度支那地区B.会议达成和平公约,推动朝鲜战争双方停战C.中国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印度
13、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会议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24.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在于周恩来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B.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25.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交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26毛泽东在1964年1月5日讲“
14、所以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这表明中国A.对美、苏外交开始战略调整 B.反霸统一战线构想初步形成C.对不结盟运动寄予外交厚望 D.已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 27.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
15、中国的国际地位28.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9. 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
16、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B.立大国形象,参与国际事务C.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D.因实际的需要而与时俱进30. 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31.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
17、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2.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又再次强调“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当时A.中美关系正常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B.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C.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
18、D.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33(2015山西太原模拟)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说明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C.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D.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341960年我国与缅甸平等解决了边界问题,随后又先后与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大部分边界成为友好边界。边界问题的解决A.体现我国不结盟外交的
19、理念 B.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C.有利于缓解严峻的外交形势 D.为开拓与西方大国外交奠定基础351973年1月5日,国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三至五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该方案出台表明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央部分领导抵制纠正“左”倾错误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的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36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
20、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37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某中学学生对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分析合理的是A.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促使法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B.法国戴高乐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希望摆脱美国控制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法国不能忽视庞大的中国市场D.中法建交表明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38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作用是A.提高
21、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39.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40.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
22、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41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A.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B.政府政策的导向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国际形势的变化42下图为某国际组织内设机构图(局部),该国际组织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共同体 D.上海合作组织43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
23、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D.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44.邓小平复出后,即开展密集的外交出访活动,积极加强对邻国的友好来往,建立合作关系,并特别注重拓展与日本、美国的联系。这说明邓 小平在外交上 A.注重划分社会意识形态 B.摆脱泛意识形态的束缚C.废除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5.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
24、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46.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指出,“毛洋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情交往了然于胸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往事,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历史上,中非长期友好合作产生的影响包括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推动新中国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 有利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对华封锁包围A. B. C.D.47.到201
25、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1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止核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A.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C.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48.2015年7月10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指出:坚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盗,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
26、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二、非选择题1、(25分)中国人的世界观古今有所不同,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材料二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
27、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仅1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
28、清政府在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材料四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
29、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对外称呼变化的趋势。(4分)(3)材料二、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4分)2.(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
30、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材料三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分别先后缓急,给以正当的解决,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在做了这些以后,中国人民就在帝国主义面前站立起来了,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
31、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管制,以待我们在全国胜利以后再去解决。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外交特点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3分)(2)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该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8分)(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外交对认识。(4分)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
32、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 “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
33、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
34、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7分)(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6分)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
35、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 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材料二: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
36、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材料四: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
37、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 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5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10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4分)5.(25分)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
38、。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
39、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赞赏阶段(1937-1944年);清醒阶段(1944-1949年)敌视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
40、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二中所描写的 “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三中,美国人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看法的政治原因。(8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哪些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外交活动?(6分)(4)材料四、五反映出当代中国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7分)6.(12分)201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五十年,中法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下表为证:时间重要活动1964年1月中法
41、发表联合公报,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1966年法航开辟巴黎至上海的航线,目前两个之间每周有58班航班穿梭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达成12亿法郎的化工合作项目1975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法,双方决定成立经贸混委会1982年10月签署和平利用核能议定书,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2004年中法互办文化年,举办活动700多场,观众达600万人次2004年1月国家主义胡锦涛访法,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12月空客A320总装厂在天津滨海新区落户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
42、会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中法建交对中国积极影响的三个方面信息,并用史事说明之。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分四个小组分别查阅下列资料。第一组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组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的外交第三组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第四组2015年9月2225日,习近平访美的巨大成就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时代的到来综合四个小组查阅的资料,可以提取外交发展的多种认识。提取其中一种认识,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要求认识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ADCDACA
43、BDD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DABCCCBBCCB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36答案ABDBDCDBCCCB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4748答案BCBADDCBBDCB二、非选择题1(25分)(1)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理念: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礼番外交)。原因:自然环境: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对外界了解较少;经济方面:自然经济(或农耕经济)为主导;社会观念:科学技术和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封建统治者形成盲目自大心理。(10分)(2)“天朝”使用次数下降,到光绪年间基本不用;“中国”和“
44、大清国”使用次数迅速增加,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4分)(3)变化: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国家”(或天朝上国、或夷夏观念)意识,转向学习西方,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为了解除不平等条约的威胁,维护国家利益,急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7分)(4)共同意识:都主张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促进国家发展。(4分)2(25分)(1)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外交特点的变化:从屈辱外交到追随美国,再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变化的原因:19世纪中期,
45、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民国政府晚期,国共内战争爆发,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的支持,不惜牺牲民族利益,与美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奠定坚实基础。(13分)(2)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意义: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8分)(3)外交能否取得成就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国家利益至上”是制定外交政策
46、的出发点和归宿。(4分)3(25分)(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4分)(2)问题:台湾问题。(2分)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6分)(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3分)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分)(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47、;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3分)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4(25分)(1)方针:强调意识形态或国家制度。(2分)影响: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迅速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保障国家利益);不利于与更多国家的正常交往(局限了打破封锁的战略战术)。(4分)(2)原因:解决财政困难,解决国家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5分)(3)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化;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分)建树:
48、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列举重大外交事件也可。)(6分)(4)建议:通过外交转型保护国家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作为;树立大国的战略思维,和平崛起(中国国际角色认知的转变);做负责任的大国。(4分)5(25分)(1) 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4分;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酌情给分)(2) 原因: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或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4分,
49、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酌情给分。)原因:中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实行敌视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朝鲜战争的影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任意2点4分(3) 意义:成为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分)实践: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出席1955年的万隆会议。(3分)(4)形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外交形象;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启示: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 (
50、7分) 6(12分)信息一:有利于打破西方世界对我国的孤立。说明:当时欧美西方大国仍对中国孤立封锁,而中法建交,打破了西方的孤立政策。信息二:推动了中国的开放和经贸发展。说明:中法建交使中国开放从外交到经济、文化、科技等更多领域。信息三:促进中国科技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说明: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空客A320的落户。信息四:有利于拓展中国的外交空间,增强国际间的了解和交流。说明:中法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推动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答出任意3点即可,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给分)7(12分)示例1认识: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前提,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说明: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
51、发展,而清王朝却闭关自守,继续坚持封建专制统治,小农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晚清政府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如美国等国的关系,加入WTO等。从晚清政府和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来看,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前提,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示例2认识: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说明:鸦片战争使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政策;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等,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可见中国外交经历了近代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再到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