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选择题1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B)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解析根据材料“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可知,各界团体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B项符合题意。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改造存在多种认识,A项说法错误。反思个人主义弊端不符合当
2、时的总体氛围,C项排除。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只有部分群体,D项排除。21919年5月3日晚召开的北京大学学生大会上,法科学生谢绍敏悲愤地咬破中指,裂断衣襟,写下血书“还我青岛”。5月7日,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发起人杨玉洁说:“所翼我女界同胞,投袂而起向政府陈告力争,保全我领土,勿甘雌伏之讥,共奋雄飞之志。”这些现象反映了国人(C)A理性的爱国精神B强烈的集体观念C高涨的爱国热情D激进的冒险行为解析由题干中“咬破中指,裂断衣襟,写下血书还我青岛”“投袂而起”“保全我领土”等信息可知,这些行为反映了五四运动期间国人高涨的爱国热情,故C项正确;“理性”的说法与题干中“咬破中指”等信息不符,故排除A项;题干中
3、仅介绍“谢绍敏”“杨玉洁”的个人行为和思想主张,没有体现“集体观念”,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爱国行为,冒险行为不能概括出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3五四运动是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梁启超在五四运动后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毛泽东把五四运动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中,最终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带有历史决定论色彩的五四认知模式。这表明五四运动(C)A为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B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崛起的起点C具有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意义D激发了全民族追求进步的意识解析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人的自我认同和民族意识发展,扩大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推动了五四认知模式形成,
4、表明五四运动既推动了思想解放,还促成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具有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意义,C项正确;材料并未分析五四运动与无产阶级等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间的关系,排除A项;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是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全民族追求进步的意识,排除D项。4(2022河南省名校联盟)相对于五四时期“胡适们”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观所持的固守倾向,“李大钊们”却能够自觉地与时俱进,即密切联系这种自由观在当时国内外不成功的实践效果,以及苏俄十月革命的世界性意义来进行反思性调整。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B)A赞同西方式的自由主义B选择马克思主义
5、的必然性C照搬苏俄十月革命道路D反思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暴露、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对苏俄十月革命世界性意义的思考,促使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自由观进行扬弃,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新的思想武器,B项正确;赞同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A项;照搬苏俄十月革命道路和反思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则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D两项。51919年,有作者去函天津益世报,批判商家在国旗上贴“大减价”“八五折”等字样;1922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先后多次通令实业厅和各地政府,禁止任何商号注册“国旗”商标。这都说明(B
6、)A群众爱国运动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转型B社会政治变化激发维护国家尊严行动C民主共和观念普及促进民族国家复兴D“实业救国”思潮发展冲破传统经商理念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都强调要维护国旗的地位与权威,结合当时的背景可知,这反映了社会政治变化激发维护国家尊严的行动,B项正确;现代化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实业救国”思潮与传统经商观念之间的冲突,排除D项。6下表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工人的思想概况。五四运动前由俄国回国的中国劳工,带回了俄国十月革命及俄国工人斗争的有关情况从欧洲其他国家回国的中国工人,也带来种种有助于工人觉醒的新思想、新观念五四运动后
7、一部分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深入工人中间做宣传,使工人之中渐渐产生出一部分有阶级觉悟、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人据此可知,工人阶级的觉醒(A)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C取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水平D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对比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前,俄国十月革命对国内工人阶级产生积极影响,一战结束后归国的华工,思想也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五四运动后,一部分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深入工人中间做宣传,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阶级基础,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工人阶级觉醒,排除B项;C项中,“取决
8、”表述错误,排除;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工人阶级的觉醒不能改变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对比,排除D项。71920年,陈独秀强调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脑力劳动者,有必要提携无产无识的体力劳动者,令资本家把劳动者当作同类的“人”看待。资本家需要承认工人有得红利的权利,并以此“作为股本,填给股票”。陈独秀这一思想(A)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B与中共一大纲领基本接近C主张走苏俄革命道路D认清了欧美社会制度本质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要尊重工人和无产阶级的权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剥削,强调工农权利的思想,故选A项;陈独秀这一思想认可资本家的存在,与中共一大纲领相悖,排除B项;苏俄革命主张中心城市暴动,材料未体现
9、,排除C项;材料并非阐述对欧美社会制度本质的认识,而是针对中国劳资关系的提议,排除D项。8(2021山东高三三模)1920年5月1日,在北京、上海等十余座城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群众进行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的集会和演讲,并散发传单,打出了“劳工神圣”“资本家的末日”等标语,新青年杂志出版“劳动节纪念号”,介绍五一劳动节由来和欧美工人阶级的斗争。这反映了(B)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中国先进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C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心工作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五一劳动节散发传单,打出了“劳工神圣”“资本家的末日”等标语,说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
10、义,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排除C项;D项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内容,排除。9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由于中国的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能够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大本营。这一决议案的发表(C)A表明我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C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D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解析根据材料“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能够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大本营”可知,中共三大
1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的到来,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A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和我党的最低纲领有一致之处,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D项错误。10下表为19211927年中共党员发展情况表。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表19211927年中共党员发展情况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 967人A民主革命
12、运动的发展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D中共党组织不断完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民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和工人群众之中,赢得了群众的支持,进而壮大了党员的数量,A项正确;B项包含于A中,排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C项排除;D项是影响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1(2022河北模拟演练)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D)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C走“工农武装割据
13、”革命道路D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解析根据“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可知,中国共产党认为如果劳动者掌握了武装力量,在面对反革命势力的镇压和杀戮时就能进行反抗,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故选D项;材料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涉及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革命对象的问题,排除A、B两项;中国共产党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在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排除C项。12(2022广东适应性测试)按照一般的军事教育程序,初级军官教育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将学制大大缩短,学生入学后只接受一个月的入伍教育和六个月的正式教育。这反映了当
14、时(A)A革命形势蓬勃发展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C军队素质大幅提升D国共合作方式创新解析黄埔军校的成立是为了给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做准备,所以学制的大幅缩短是因为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对军事人才的需求迫切,故选A项;学制的缩短主要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三民主义深入人心明显不是学制缩短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军队素质是否提升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学制的缩短并不是国共合作的内容,排除D项。13(2022八省联考预测卷)国民党一大宣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
15、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读正确的是(D)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B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C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D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其思想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故答案为D项。孙中山的土地纲领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排除A项;B项“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的“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表明并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14(2021天津高三二模)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不赞成在中
16、国建立苏维埃政权,认为应该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而不是“苏维埃”。“在这一阶段上,试图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D)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B推动国共两党对峙局面的形成C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D成为党内右倾错误的理论依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可知,共产国际主张中国共产党需要和资产阶级合作,也就是和国民党积极合作,共产国际这一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完全放弃了对政权的要求,故本题选D项;这一思想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对
17、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故排除A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一味妥协,没有形成国共两党对峙局面,故排除B项;材料指出“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故排除C项。151926年9月,毛泽东明确指出:“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由此可知,毛泽东(A)A强调农民运动的作用B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借鉴十月革命的道路D总结国共两党合作经验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农村封建阶级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根基,只有推翻农村封建势力,才能
18、真正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目标。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26年9月可知,当时北伐战争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不断总结广东农民运动的经验,以指导和促进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故A项正确;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道路依靠工人阶级的暴力革命,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农民运动的作用,没有涉及国共合作经验,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基本情况概要项目概况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思想构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主义”“学说”的影响,其中改良主
19、义影响最广,一类是康、梁维新思想的信奉者;另一类主张倡导“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学革命”“实用主义”年龄结构平均年龄为28岁,年龄最小的为19岁教育结构具有大学学历的有9人,其中有6人曾留学日本;在国内获得大学学历的4人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有3人;具有中等师范学历的有4人;中学学历的有1人职业结构多为教师、编辑、记者或学生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人数北京2人、湖南2人、武汉2人、济南2人、上海2人、广州2人、旅日共产党组织的代表1人摘编自李亮中共一大代表群体思想结构研究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以来,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都未能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作了组织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示例二:论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
21、加深,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英勇斗争,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不懈努力。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运动很快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此同时,“实业救国”“文学革命”等道路,都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知识分子经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示例三:论题:少年强则中国强。近代以来,进步青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活动阵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唤起了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尤其是在启蒙思潮的影响
22、下,爱国热情高涨。他们在比较和思索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解析材料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思想构成、年龄结构、教育结构、职业结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人数等方面对中共一大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根据材料,13名中共一大代表都不同程度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平均年龄小,学历较高且部分有留日经历,多从事教师、编辑等工作,多集中在政治经济重要地区,从这些可以推断中共的成立有其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说明中共的成立是历史的发展必然,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材料中青年居多,也可以看出少年强则国强。在论述过程中要写明论题,思路清晰,史料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