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610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

2、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

3、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材分析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

4、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工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设计意图: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因此,设计中,我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品质,

5、以此达到提升语言和人文的双重目的。感悟纪昌勤学苦练、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练好眼力,才会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层寓意学生是较难感悟到的。于是,教学中我安排从飞卫的话入手,质疑讨论感悟寓意。但寓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便安排了这样的练笔:“因为纪昌(),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借此让学生感悟以上的道理。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联系生活理解“注视”,结合语境理解“相当到家”。2.在读读议议、品句析词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6、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教学过程:(一)积累词语,揭题导入1.出示词语: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箭不虚发2.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这节课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射箭能手。板书:纪昌(提醒昌的写法),齐读,补充课题。3.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我们不仅要读懂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想想故事蕴含着的寓意。(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懂。2.检查反馈。(1)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指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谁能把2句话连成1句话来说。指名学生读剩下的4段,随机正音,练读不通顺的句子。(2)谁能来说说纪昌学射的过程?出示提示

7、,指导练说。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后练。练好眼力,飞卫才教他开弓射箭。后来,纪昌成了。(三)读读议议,感受纪昌1.纪昌是如何练眼力的呢?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并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纪昌?2.交流,出示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1)读读这两句话,句子中的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纪昌的勤学苦练,请你把它圈出来。(2)理解感悟“注视、聚精会神地盯”。联系生活理解“注视”:平时你都注视过什么?比较纪昌的注视与我们刚才所说

8、的有何不同:现在纪昌注视的是什么?创设情境,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长。再读第二句,这聚精会神地盯又该怎样呢?3.有句话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的苦练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呢?出示语段: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1)男同学读纪昌如何练习,女同学读练习的效果。(2)第一次练习得相当到家,怎么个相当到家?(3)第二次练习,如果也用上相当到

9、家,该怎么说?(四)反观飞卫,感悟寓意1.纪昌之所以能这么刻苦地练习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为有老师的指导。请找出老师指导他的句子。2.出示句子:“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工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1)谁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指导指导纪昌。(2)纪昌想学的是射箭,老师为什么要让他下工夫练眼力呢?(3)指导朗读。(4)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书法,或是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3.纪昌按照老师强调的重点去学习射箭,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出示练笔:因为纪昌(),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1.把纪昌学射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聊一聊从中得到的启示。2.推荐阅读书目:古文观止伊索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