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 古诗三首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46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 古诗三首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 古诗三首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

2、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基础知识达标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

3、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A.赋得古原草离别B.登鹳雀楼C.静夜思2、“能不忆江南?”是()。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来源:ZXXK来源:学科网ZXXK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答: 5、作者

4、最难忘的是什么季节的杭州?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答: 来源:6、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 7.默写独坐敬亭山的相关诗句。众鸟高飞尽, , ,只有敬亭山。8解释相关词语。孤云独去闲 闲: 相看两不厌 厌: 9填空。(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大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九百九十多首,他被人们称为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了眼前的景色,又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 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参考答案1、A来源:学+科+网2、B 3、B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5、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6、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7.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8.闲:悠闲自在(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厌:满足9(1)太白,青莲居士,唐,诗仙 (2)孤独 (3)拟人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