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267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 D【解析】ABC三项是目的之一,而非本质目的,故排除。抓住材料“防范分裂割据”“ 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故选D项。2. B【解析】A项属于梭伦改革时期的财产等级制度,C项属于伯利克里改革时期,D项是指克利斯提尼时期的陶片放逐法,ACD应排除。克利斯提尼创新十个地区部落,代替四个血缘部落,目的是铲除旧氏族贵族特权,确立民主制度,故选B项。3. C【解析】虽然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管辖不同地区,但联邦地区法院是联邦体系法院,都具备对违宪的司法审查权,他们都是联邦宪法的捍卫者,一

2、个地区法院如果判定某项政令违宪,不仅局限于本地区,也会在全美范围内适用。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故选C项。4. D【解析】天朝天亩制度主张平均主义,资政新篇主张发展私人工商业,二者经济主张上相互矛盾,故排除A项。只有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故排除C项。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最早相对完备的近代化方案,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而天朝天亩制度企图固化小农经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二者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故选D项。5. A【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但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孙中山在

3、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政治传统,增加了考试和监察,故排除D项。辛亥革命的失败,临时约法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废除,说明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A项。6. B【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故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共领导的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故排除C项。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中共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排除D项。二者的领导力量相同,都是无产阶级,故选B项。7. B【解析】在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打消了一些国家

4、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B项。8. D【解析】AB两项不符合实际,排除。C项的表述与题干材料无关,须排除。20世纪7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经济的崛起、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这四大因素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故选D项。9.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推广,故选B项。10. A【解析】不要被“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蒙蔽,抓住“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这些关键提示,材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图景,故选A项。11. A【解析】家庭手

5、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生产和贸易自由度大,故排除BCD三项。抓住“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说明工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故选A项。12. D【解析】ABC三项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排除。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赋役征银的改革,以及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故选D项。13. D【解析】AC两项是共同点,排除。出现地域性商帮是明清时期,排除B项。唐都长安坊市严格分区,商业经营空间和时间都有严格规定,而宋朝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故选D项。14. C【解析】材料说的是市舶贸易,而非朝贡贸易,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宋代统治者日益重视市舶

6、贸易,故B项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朝贡贸易出于政治目的,“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做的是赔本生意,而市舶贸易出于盈利的经济目的,故排除D项。15. D【解析】ABC均是原因,但根源应从经济角度去分析,故选D项。16. B【解析】注意时间限制,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受价格革命的影响,英国王室土地收入锐减,为了增加收入,王室被迫出售土地,故排除A、C两项。因为当时欧洲普遍征收的是固定地租,导致封建领主地位日益下降,故排除D项。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7. B【解析】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18. D【解析】ABC三项均与废奴有关,但不是主要原

7、因。联系时间限制“1841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之时,需要将非洲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选D项。19. C【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英国农村人口比重日益下降,城市人口比重日益上升,这主要是由圈地运动,特别是工业革命推动的。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农牧业的发展,排除A项。B、D两项不能反映本质问题。圈地运动也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英国劳动力流动最稳定、规模最大的时期是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的,故选C项。20. C【解析】A、D两项仅适合美国垄断公司,东印度公司除经济职能外,还有政治、军事和殖民职能。B项是相同点。东印度公司的独占贸易由政府的特许状确认,而美国垄断公司是生产

8、力自然发展的结果,故选C项。21. B.【解析】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仅仅符合第一次工业革命, A项排除。社会根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明在多个国家几乎同时展开,排除D项。抓住材料“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旨在说明科学理论对技术发明的促进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实现了真正的结合,故选B项。22. B【解析】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A项错在“完全”。C项不是主动而是被动。此时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排除D项。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入侵,一方面中国茶叶、生丝、棉

9、花等大量输往西方,另一方面,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说明中国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日益被动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23. D【解析】洋务运动片面学习西方,仅仅局限于器物层面,排除A项。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排除B项。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排除C项。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 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说明洋务民用企业的兴办,分洋人之利,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4. C【解析】到1921年时,在面粉业领域,民族资本大大超过了外国资本,故A项的说法错误。此时属于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

10、春天”阶段,而不是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阶段,排除B项。此时是民国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排除D项。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战争期间对面粉的需求大,客观上为中国轻工业、面粉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选C项。(注:虽然图片时间为1912年和1921年,但从历史发展的惯性出发,不影响作答)25.(1)经济原因:适应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保障北方粮食、物资供给。(3分)政治原因: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巩固国家统一。(3分)(2)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交通运输的发展又

11、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分)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列强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激化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2分)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3)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西部领土的扩张;西进运动的开展;美国南北战争。(4分)相同意义:改善了交通;密切了国内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交通沿线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国家、民族认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发展、繁荣奠定基础。(8分,四点即可)26. 评分标准:第一等(129分)论题明

12、确;能充分利用史实进行阐述;逻辑严密,阐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85分) 论题较明确;能利用史实进行阐述;阐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第三等(40分) 论题不明确;未能利用史实进行阐述;阐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参考答案示例:论题: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3分)阐述: 两次鸦片战争,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摆脱内忧外患维护统治,19世纪6090年代,被迫开展“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自救运动。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腐朽的清政

13、府为了以改革遏制革命,维护其风雨飘摇的反动统治,被迫实施“新政”和 “预备立宪”。(说明,如回答戊戌变法也可,史实依据不少于两个)(9分)27.(1)政策:重农抑商(重本抑末)。(2分)影响: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分)封建社会晚期,破坏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2分)(2)特点:商办企业发展较快。(或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或者:商办企业不管是厂矿数、资本额,还是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官督商办、官办企业)(2分)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的进一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条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分)(3)变化:由重农抑商到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分)意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转型。(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