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情境相约和问题相遇携知识共舞在复习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时,由于课题内容多,我便把课题主题教学相机调整为框题主题教学。尽管这样,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仍然理论性强、知识庞杂,复习教学容易出现枯燥、低效等问题。教学有效和出彩的道路在哪里?在教学主线的雕凿和演绎里,那就是要实现:与情境相约,和问题相遇,携知识共舞。一、与情境相约首先,我把一道高考试题作为主情境,并开启教学之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2000年2012年,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资产从5.70万亿元增加到10.61万亿元,私营工业企业资产从0.39万亿元增加到15.2
2、5万亿元。这说明()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应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应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B.C.D.通过审问读题、勾画圈点,我们发现了试题的信息链条:这基本经济制度国有和集体私营,其中基本经济制度是核心关键词。但是,经验告诉我,这个情境过于“干瘪”而不“丰满”、过于“理性”而不“感性”,不能引起师生的兴趣。其次,引入副情境。这个情境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道试题,它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比喻为八宝粥。于是,我接着说:同学们吃过八宝粥没有?(学生哄笑着:吃过,好吃。)它由哪些成份构成
3、,这些成份有无主次之分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如果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比喻为八宝粥,那么它又由哪些“成份”构成,这些“成份”的地位是否相同?课堂教学需要与情境相约。主情境使学习主题清晰定位,副情境使学习内容有血有肉。理性情境,引发思维走向深入;感性情境,激发体验品味生活。情境,有情有境,使课堂出彩而不致单调,使教学活化而不致机械。情境,如雨露,滋润教室有限的物质时空;情境,如流云,串联教学要素的起承开合;情境,如约会,让心灵充满期待和留恋。二、和问题相遇在上述情境的展开与激活过程中,问题如夜空里的星辰,与我们时时相遇。在审问读题时,问题闪现着亮光:“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基本经济制度”?
4、“国有和集体”“私营”与“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关系?“地位相同”正确吗?“主体”有无问题?在感受“八宝粥”时,问题挑逗着聪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八宝粥”呢?它又由哪些成份构成?它们的地位是否相同?如何“调制”好所有制这种特殊的“八宝粥”?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吗?课堂教学需要与问题相遇。情境是果肉,使问题有了诱人的外表;问题是果核,使果肉有了丰富的内在。情境与问题的结合,便是师生需要巧手采摘的丰硕果实。但是,教学与学习不仅是采摘果实的过程,更是播下种子的过程。我们需要研究问题的特点,看看它需要学习和调用哪些知识以解决疑难;我们需要探寻问题的生长,看清它的运动轨迹和走向何处;我们需要点燃问题
5、的火花,希望它如何更好星火燎原和串联成片。和问题相遇,就是与智者同行。三、携知识共舞因为情境问题,知识变得鲜活。与主情境相联,知识学习多了理性思考;与副情境呼应,知识学习多了生活色彩。在知识建构和学习中,问题更是无处不在。“根本经济特征”是什么意思?“主体”与“主导”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什么区别?“依法平等”“公开公平公正”“平等”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问题,如神奇的魔杖,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如入地的锄头,挖掘着教材内容;如滴入平静水面的水珠,让思维的涟漪不断泛出;如小小的裂变,让知识生成着、运动着、建构着、运用着、解答着。总之,高中政治主题教学的教学主线“情境问题知识答案”,是一条延展的跑道,让我们起飞、滑行、降落,享受着思维运动的快乐;是一条神奇的彩带,让我们舞动、翻转、展现,体会着课堂学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