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869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 今天有幸聆听了胡老师执教的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无论是老师的语言,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令人佩服,让我受益匪浅,同被胡老师的“朴素中流淌着美丽,简单中演绎出精彩”艺术魅力所折服。在这节课中胡老师落实了语文课程新标准的教育理念,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素养,在语言素养中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点,往往学生不能连贯地说,不能准确地说,思维和表达达不到一致。但在胡老师的课堂上她巧妙地突破了这一难点,做到了得心应手。下面就自己对这节课中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这方面谈谈自己观课后的感受。 一、 媒体出示字词,引导学生说。 由于“曲”有两种

2、读音,也便有多层意思。胡老师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曲线”这个词,将“曲”分成了两组,即“q”“q”,分别通过媒体呈现了这个字的多层意思。在教学中孙老师并没有直接去告诉“曲线”中“曲”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去查看字典理解这个字词的意思,而是将“曲”字的解释罗列好,这是有利于提供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能够较准确地说出“曲线“中“曲”的意思,从而能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且老师在将课文中有关描写“我”和叶圣陶的几个词分好了类,如描写“我”的“莫名其妙”,描写“叶圣陶”的“平和”等词,通过媒体呈现,这样可见老师在设计时目的是很强的,同学们在思考几秒钟之后,就很清晰地、很容易地将这两组词准确无误地分好

3、了。通过媒体出示字词的方式,引导了学生的说。 二、提供句式,让学生模范说。 在学生默读完课文之后,说一说课文写了“我”和“叶圣陶”之间发生了哪两件事,在学生交流部分时,有一学生说:“ 1到5段写了叶圣陶帮我修改文字。”在这时胡老师便加以指导,要求同学们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位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简单而又准确地说出了四个字“修改文章”,有了这一句的模式,为下一位同学交流“我”和“叶圣陶”之间的第二件事就容易多了。于是第二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准确地说出了第二件事:邀请做客。我在想如果胡老师没有对第一位同学交流的第一件事进行指导的话,要求简单概括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下位同学能简单地概括出第二件事,那

4、么也就没有这么好的课堂效果。所以在我认为老师在恰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着说,这样对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能让同学们用简单的、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 图文相结合,让学生个性地说。 “密密麻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不容易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老师如果按照字典上的意义跟同学们说,他们也是不容易理解的。于是胡老师将一篇修改一百多处的作文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这样有利于让同学从直观上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在同学们对“密密麻麻”的意义了解之后,胡老师让同学们从这密密麻麻的修改作文中去感受到叶圣陶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堂中同学们都能谈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感受到叶圣陶是一个认真的人;有的同学说叶圣陶是一个对我十分关心的人;有的同学说他是一个仔细的人。同学们各抒己见,依据文本准确地谈出了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受。其实这都是因为胡老师用了极好的方式让同学们去理解了“密密麻麻”,从这个词寻找到了突破口,让同学们通过这个词去感受叶圣陶的为人就自然容易了,水到自然成了,让课堂效果取到了最佳状态,这一方式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说,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也是值得去学习,去重视的,不容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