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
2、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
4、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解析】
5、选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选项信息所在原文的位置,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想探究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问题。A项是说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有争论就需探讨,应属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错误B虽然说的也属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但原文说的是事实,没有假设正确C是说古书不能印证老子,需写此文探究,也属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错误D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所以作者要写作本文探究错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
6、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解析】选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根据选项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筛选出有用信息,做出判断。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由原文第三段可知,A项与原文表意相同错误B由
7、原文第四段“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得出结论错误C由原文第五段“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得出结论错误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错,文中只是朱熹的推断而并不一定是事实正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
8、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根据选项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筛选出有用信息,做出判断。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及黄帝书上的材料等分别是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和古书上的材料错误B此项由原文三、四段信息整合可得出错误C原文是“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9、。C项却说“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有区别。“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在文中找不到证据正确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见原文最后一段。“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因为学问上有关联,得出大概这个结论还是有道理的错误二、(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
10、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
11、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
12、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
13、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解题指南】判断某一概念或词句的表述,首先审查选项,明确表意重点;其次回归原文,搜集相关线索;再次两相比照,确定理解误差。【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别找到四个选项所指向的原文内容,比较表述上的差异,进而判断表述是否正确。B项原文第一段表述为:“似凫而大,赤目。”并没有说“跟凫一般大”。而B项表述为“一般大”,与原文不符。A、C、D三项正确,其信息均在前两段。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14、。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解题指南】此类题目,往往一个选项辐射多处甚至全文,需要立足全文,放开视野,大处着眼,小处斟酌。本文讲了在从商到周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由“鸟”而“凤”的图腾崇拜历程。【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A项,原文说“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已经出现,只是和“华冠短尾鸟”同时出现
15、而已。所以此选项错误。B项,原文说“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所以判断此选项是正确的。C项,可参考原文第三段,此选项正确。D项,原文第四段说“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并援引尚书国语来证明周人对“凤”的崇拜,所以此选项正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
16、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解题指南】首先明确各选项的表意重点,然后联系原文判断其正误。【解析】选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项,有两个判断,前一句说“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这可根据原文“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两处信息来判断;第二句说凤形象的演变过程,原文说“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
17、“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据此可判断此选项正确。B项,表意重点在后半句,需要思考的是周武王参拜商人神庙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吗,原文说“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选项和原文大相径庭,由此可判断此选项错误。C项,可参考原文所说“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D项,可参考原文最后一段内容。三、(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
18、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
19、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
20、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
21、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A.在接受了游
22、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两点:(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2)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首先根据第一段来明确: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有“中和”“融合”之意。然后把各项和文本对照分析。【解析】
23、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强调了中华饮食中不同民族间饮食方式的“融合”,体现了“和”文化思想错误B强调了中华饮食与亚洲其他地区在饮食品种上的融合,体现了“和”文化思想错误C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没有体现“和”文化思想正确D强调了中华饮食从国外引入的某一特定食材用途的扩大体现的“融合”,体现了“和”文化思想错误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
24、土性。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解题指南】(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2)解答本题的关键:逐项阅读各选项,还原到文本查找对应答题区间,对比分析检测验证。【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项遗漏了“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这一信息。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
25、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解题指南】(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解析】选D。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我”,所以D项“中华饮食文
26、化”“被世界各国认可”和“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四、(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
27、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
28、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
29、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解析】选D。A项,原文中说“世界永远充
30、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不是“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B项,“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在原文并未涉及。C项,“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属于无中生有。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解析】选D。原文中说“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
31、中全然荡去”,而不是“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解析】选A。具体分析结论A.第段“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及全文内容正确B.第段,“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是文嘉题画诗论证的内容错误C.第段“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
32、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第段“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与“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并不构成因果关系错误D.第段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并不是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并无关系错误五、(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
33、,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
34、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
35、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
36、、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
37、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解析】选AE。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从文中第二段“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可知“有普遍性、
38、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正确。B项从原文第三段“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可知“观察事物的外表”错。C项从第三段“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可见“赞同作者的观点”错误。D项第三段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非“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E项可从文中第四段内容可知表述正确。2.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
39、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文中第四段“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必由部分以观全体”可以看出选项D只强调前者,片面。3.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抓住第二段“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这个标志句就很容易找到相应信息。答案: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相同之处是:(1)不关注效用、结果等实用问题;(2)只关注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4.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
40、“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认真审读题干,找出陈寅恪研究的特点,即“白居易的诗歌”“唐代历史”互为促进,而白居易的诗歌显然是唐代历史的部分。这两点符合文中“玄思的方法”。答案: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玄思的方法。(1)玄思的方法强调的是通过全体观察部分,通过部分观察全体。(2)白居易的诗应该是唐代历史这个“全体”的“部分”。(3)陈寅恪既通过作为“全体”的唐代历史解读作为“部分”的白居易的诗,又通过作为“部分”的白居易的诗来考察唐代的弊政。六、(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论名声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
41、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
42、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词,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
43、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
44、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金玲译,有删改)1.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6分)答:【解题指南】这道题属于概括题,而且行文思路在二者区别的体现上是非常明晰的,难度不是很大。做这类题时要注意:有明确的观点。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解析】二者的区别,主要分布于第二段至第四段中。既然是区别
45、,就要成对答出这种区别,思维上要求缜密。答案: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2.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题指南】此题是对句子含意理解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领悟能力的考查。理解词句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意义(言外之意、深层含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要准确把握和领悟句子蕴含的真正内涵,该题中,对“绝对价值”的理解,要抓住文中的
46、“品格”“靠其本身”“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来进行概括,如果答成“名声是依靠本身品格、伟大的头脑和心灵”也可算作正确;第二点应选择的潜台词是“无名声者并不是没有价值”,意即“没有获得名声的人也同样有其绝对价值”。【解析】第一句话要关注其前“因此”一词及其后的解释,第二句话要关注其前“然而”一词及其后的论证。前句是结论句,后句是观点句。同时,第一句要把握住关键词“绝对价值”,第二句要理解此句的潜台词“无名声者并不是没有价值”或“有名声者并不具有价值”。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取舍作答。答案: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
47、同样不朽。3.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解题指南】本题是要求答出“三不朽之说”与叔本华之言的异同来,不是开放性题目。要从文本中找到信息点然后归纳整合。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分析。【解析】要答出我国“三不朽之说”与叔本华之言的异同,需到文本中找出关键句,整合出答案。答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七、(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
48、。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
49、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
50、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
51、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
52、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细心斟酌文句,确立重点,破解关键词,是理解句意的关键。把握关键词“存在”“没有”,把握解读句子的信息区间,再根据同义互解句、相邻句等,搜索与本句含意相关的信息。关键语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即可判断。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53、A.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段承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
54、,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根据原文可知,“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与“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不构成推导关系。C.根据原文“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可知,伦理准则追溯的不是“伦理公理”,而是“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D项,根据原文“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可以判断“有本质差别”是错误的。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
55、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解析】选D。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原文“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可知,“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系夸大其词。八、(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56、题。时尚浅说黄毓璜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
57、”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
58、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
59、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摘编自啄木鸟)【注】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解题指南】本题答题步骤是:疏通全文,精读选项,回归原文,仔细比对,确定差异,明确答案
60、。【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文章第一段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但后面四段都强调人在时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等句子可做参考。2.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解题指南】本题总体答题步骤是:精读句子,明确特点;回归原文,寻求线索。这里所谓的特点指的是:特殊的位置、特殊的手法、特殊的句式、特殊的词语等。【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这句话在第三段段
61、首,是一个判断句,“趋时”“天性”是关键词语,这些特征引导我们在本段内寻求对这句话的阐释,后文中“顺变”“从众”“压力”等关键词能帮助我们找出线索。答案: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3.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答:【解题指南】本题答题步骤是:审查题干,明确要求;立足全文,搜集线索;分类处理,概括归纳;分条整理,清晰表述。【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如下:语 句关键词处理方式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选择同类合并
62、、异义独立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现实、选择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保持、高傲同类合并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失落、自我、左右答案: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九、(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
63、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
64、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
65、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选自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1.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解析】选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说法不妥,原文说的是“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意在说明传统建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
66、含意的理解,尤其对句中关键词的把握,选项D就是把“传统建筑”与“古典柱式建筑”两个概念混淆了。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解析】选C。原文是“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C项少了“许多”这一修饰限制条件,并且传统建筑产生危机的原因众多,也并非全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本题考查
67、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A项是对第三段“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的概括;B项是对第三段“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的概括;D项是对第四段“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和“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的概括。3.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由第一段“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可概括出“传统建筑自身是有生命力的”;由最后一段“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可得出原因之二是“
68、文化的选择”。答案: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这是文化的选择。十、(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会给一小部分人喝,
69、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贸易,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
70、,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
71、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1.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文章第二段第一句话说“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原因就是“喜欢烈酒”。第三、四段说明殖民者如何充分利用印第安人的这
72、一习惯,第四段“以酒治人”正可以概括这一方式。答案:喜欢烈酒以酒治人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D项既形象有文采,又能概括全文的内容。A项没有涉及“殖民主义”这个内容。B项也没有涉及本文的主要内容“殖民主义”。C项偏离了主旨。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
73、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推断能力。A项原文中说“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选项中把推测当成事实了,所以不对。B项“精华与糟粕并存”,属无中生有。C项文中传教士批评的对象是法国毛皮商,不包括法国军队。十一、(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
74、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
75、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
76、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C.“微博粉丝”通过关
77、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项,“精通现代媒体技术”并非“微博粉丝”的共性,属无中生有,“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并非“微博粉丝”的企图,与原文不符;B项,“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并非“微博粉丝”的目的,文中也未提及,“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并非“微博粉丝”的主观意愿,与原文表述有出入;D项,“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的并非“微博粉丝”,而是“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
78、”。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B项,“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的不是传统“粉丝”,而是“微博粉丝”借助“微博”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所得
79、的收获。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解题指南】解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要审读题干要求,明确考查方向,确定本题属于理解概念含义或句子的含意,还是筛选信息;是分析观点态
80、度,还是推断想象。解答要科学安排,分步进行:首先初读原文,分层次,标要点;然后审题明旨,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再读原文,选出相应信息与选项表述进行细致比对。同时还要熟知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因果倒置、张冠李戴、信息残缺、偷换概念、答非所问、主次颠倒、推理错误或已然与未然混淆等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解析】选D。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D项,“微博粉丝”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助“微博”的形式获取信息或通过取得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而在与明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上,两种“粉丝”则没有多大区别。十二、(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病毒病毒不同于其它所有生物,它不
81、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实际上这并不容易。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
82、的范围极广。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DNA构成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RNA是干什么的呢?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
83、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实际上,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共同进化。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随
84、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病毒有修复4 000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选自在岩石上漂浮,有删改)1.下列关于“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没有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B.所
85、有的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这层蛋白质外衣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C.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D.病毒和细胞共同存在,共同进化。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危害性就越小;而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论述类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A项,“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错,原文有一个限定语“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属于歪曲原文;B项,以偏概全,原文讲“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因此,并不全是“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C项,
86、“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错,原文是“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属偷换概念。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B.DNA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DNA就是这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C.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而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是基因物质。D.病毒强迫细胞制造更多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惊人的相似性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解析】选A。本
87、题考查对论述类文本内容的理解。A项,丢了“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这个条件,“有脂肪包膜的病毒”是这种方法进入细胞,而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这种方法。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B.病毒作为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C.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D.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的基因疗法,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解
88、析】选D。A项,原文倒数第三段“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前面有定语“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说明作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而并非事实;B项,“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错,原文讲“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并不是“一旦就”;C项,“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原文中并非讲此内容,属无中生有。十三、(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
89、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
90、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
91、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
92、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
93、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
94、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解析】选A。本题重点考查正确理解文中句子意思的能力。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与第一段内容相符正确B句子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看原文第二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错误C句子有些内容是无中生有。“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原文没有提到,第三段原文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错误D句子“于是”后面的内容,并不是前文引起的。见原文第四段“生活上被土地所
95、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和第三段“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错误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
96、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解析】选C。本题重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句子的严谨度不够,漏掉了很重要的修饰语关键词。根据第五段,生活在乡土社会中,并非“没有隔阂”,而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获得的也不是“从心所欲”的自由,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错误B强加因果。“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在原文中不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错误C与原文第六段内容意思相同正确D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中的“远胜于”三个字,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出来错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97、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解析】选B。本题重点考查全面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B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这句话概括得比较牵强,原文第七段中说“从熟悉里得
98、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十四、(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
99、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
100、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容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
101、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1.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
102、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选B。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原文第一段中“他(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B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中“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和第三段首句“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可推知“吴门四家”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从原文第三段“(陈淳)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可知C项符合原文意思。从第三段中“徐渭开创了大
103、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可知D项符合原文意思。2.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第一段中“他(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有出自北宋,有笔墨,还有
104、吕纪”和第三段中“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徐渭)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容民间画师的优点”可知A项符合原文意思。从第二段中“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和第三段中“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可知B项符合原文意思。C项,张冠李戴。第三段“在其(徐渭)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中“个性”指画作,而非画家。D项,综合第三段陈淳和徐渭的事迹,表述正确。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
105、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而不失法度。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解析】选D。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偷换概念。从第一段“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可知有突破。B项,强加因果。从第二段“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可推断出成就主要是吸收的结果。C项,张冠李戴。从第三段“他(陈淳)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
106、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可知技法是陈淳的而非文徵明的。D项,参见第三段“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可知本项符合原文意思。十五、(2013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
107、、“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
108、,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
109、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有删节)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一项是(3分)()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B.随着通讯
110、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已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审清题干,看清要求;(2)界定区域,对应分析。【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与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的要求,界定文中相应信息区域是第一段,可以在这一段中找到A、B、C项中的相应内容,D项出现在第三段,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传统节日的“异化”、
111、“空洞化”、“物化”。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解析】选C。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题干界定文中相应信息区域是第二段,“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对比分析后,正确答案为C。A项,“空洞化”不是原因,B、D不是真正的原因。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5分)答:【解题指南】这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和现实来谈:一是要阐明为什么要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二是要提出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具体对策与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以及探究能力。第一问可以在第四段的开头找到答案,整合即可。第二问的探究也应该联系文本,要从传统节日日益淡化的原因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并联系现实生活综合作答。答案:(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微,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2)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如要吃年夜饭、守岁、相互拜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