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过关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D经济大危机期间,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西方国家不惜以邻为壑,展开激烈的经济战,竞相对外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为了赢得订单,美英等国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故D项正确。21926年,美国
2、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旨在强调()A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B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指导思想C经济增长提高人们消费能力D社会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C乔治泰勒强调的是当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这反映了经济状况与消费能力的关系,故A项错误;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指导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裙边理论”说明经济的增长会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经济不景气会降低人们消费能力,故C项正确;社会消费是
3、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3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1930年1940年拖拉机92万台156.67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1万台19万台玉米摘收机5万台11万台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B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19301940年机器的数量发生了急剧增加,与财政金融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用国家干预的方法对产业规模、产业数量、产品价格等进行了规划,根据表格内容,拖拉机、收割机、摘收机均属于此类,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在农业
4、政策方面实行减耕减产、政府补贴的方法,与表格内容中数量的增加相悖,故C项错误;“以工代赈”即通过兴办大量的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岗位,与表格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4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A最高法院对联邦政府通过的法律先否定后肯定,反映出随着罗斯福新政的
5、不断深入,美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无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但这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无法解释1937年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判决不公,故D项错误。5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B都注重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关系D罗斯福新政主张维持资本主义私有制,故A项错误;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不是根本相同点,故B项错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发展国家
6、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了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本质上都是实事求是的变革生产关系,故D项正确。6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出现了村苏维埃、图书阅览室、俱乐部、合作社等一批新型政治、经济、文化机构。该现象出现在()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视市场规律,取消自由贸易,而材料中有市场、各种副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
7、当完备”可知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规律,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材料中没有提到,故D项错误。71931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20世纪30年代,苏联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是由450名美国工程师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美国格里钢铁厂为蓝本设计的,电力系统由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和装备。由此可见()A苏联在工业化初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大大提升C社会主义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融洽D美国为转嫁危机向苏联进行资本
8、输出A从材料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时期有大量外国专家参与,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苏联的外交活动,不能体现苏联国际地位提升,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西方专家在苏联工作,不能表明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融洽,故C项错误;资本输出是指对外投资设厂,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在苏联建立工厂,故D项错误。8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知识界掀起一股苏联热,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甚至有人要求“向俄国人学习”。这反映了()A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影响巨大 B西方急需苏联援助摆脱经济危机C西方主张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D苏联打败德国影响美苏外交关系A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而苏联实行计划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美
9、国提出“向俄国人学习”指的是学习苏联制定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措施,故A项正确;当时西方与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对立,要求援助说法明显不符史实,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学习的是苏联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的模式,不是发展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前的史实,故D项错误。9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图一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图二工作付酬的美国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A图一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图二是罗斯
10、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反映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开始之前,苏联还没有建立起工业化,而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前已经完成工业化,罗斯福新政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实行的,苏联当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故两国没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10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11、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B材料中的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小修小补,与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弊端的情况下进行的,符合苏联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故D项错误。11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B从图中可以看
12、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总的趋势不断下降,19751980年增速较慢,美国工业产值增长有一定的起伏,从图中得不出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故A项错误;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美苏经济此长彼消主要是双方经济政策导致的,故C项错误;美国走出“滞胀”是因为减少干预,故D项错误。12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
13、两人都强调()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 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D材料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且材料中未提及财政、货币调节经济的作用,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而非不干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强调减少政府干预,合理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
14、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苏联兴亡史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
15、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9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6分)【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世纪2
16、0年代末至30年代”可知,当时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因此经济模式是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2)问根据材料二“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可以归纳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内容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是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第(4)问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处理好民生问题等角度回答。【答案】(1)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7、;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3)措施: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原因: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4)启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必须要处理好民生问题,让经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萧条前金融危机前19191929年19802007年新兴产业收音机销售额由4 500万美元增加到8.42亿美元金融地产业占GDP份额由15.1%上升到20.7%汽车产量由150万辆增加到540万辆信息技术产业占GDP份额由3.9%上升到
18、8.7%建筑业产值由120亿美元增加到540亿美元商业服务业占GDP份额由6.2%上升到12.1%传统产业农业衰落,出口肉类价值下降88.9%,出口小麦价值下降33.3%;农场破产率由6.4%上升到17.7%;煤炭、纺织、服装、皮革等传统产业不同程度下滑制造业占GDP的份额由20%下降到11.6%据浙江大学历史系编20世纪世界史整理以上表格描述了产业变革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请你选择其中可对比的某些数据予以分析探究。(12分)(要求:选择合理数据简要提出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探究,事实无误,知识正确,逻辑严密,并且得出历史启示)【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两次经济危机爆发之前都存在着新兴产
19、业兴起,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的情况。因此本题重点需要阐释说明的就是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注意分析时要与所学知识结合。启示可从新科技革命在带来经济繁荣时也往往带来危机,科技进步一方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对传统产业带来冲击,造成结构性失业,人们在为新科技欢呼的同时,应该保持危机警惕等方面回答。【答案】评分说明和答案示例(其他合理的答案可以酌情给分)答案示例评分说明选择合理数据简要提出问题示例1:19191929年建筑业产值的上升,农业的衰落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之一示例2:19802007年,金融业份额的上升,制造业份额的下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分三个等级给分:一等3分,数据合理
20、可对比,叙述问题清晰;二等2分,数据合理可对比,能够叙述出问题;三等1分,数据对比勉强,问题叙述模糊利用知识进行分析示例1:建筑业上升,房地产业兴旺,推动购房消费及相关的贷款业务,金融风险上升;传统农业衰退,农业劳动力失业大增,已潜伏危机,当股市泡沫无法支撑时,全面经济危机爆发示例2:金融业上升,虚拟经济膨胀,金融投机盛行,金融风险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是首先从金融业引爆的;传统制造业的衰落,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加剧社会的恐慌回答问题的逻辑推理:新技术推动经济繁荣,人们对经济乐观,投机盛行,金融风险上升;传统行业衰退,产生大量失业人员,潜伏危机分三个等级给分:一等6分,利用合理的知识,与问题构建必然的逻辑关系,论述清晰;二等4分,知识利用合理,逻辑关系不紧密;三等2分,知识利用不科学,与问题逻辑关系不紧密,论述模糊历史启示示例:由以上分析可见,新科技革命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往往带来危机;科技进步一方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对传统产业带来冲击,造成结构性失业人们在为新科技革命欢呼的同时,应该保持危机警惕回答问题的关键是:回扣提出的问题,得出历史启示分三个等级给分:一等3分,紧扣问题,前后呼应,叙述清晰,观点正确;二等2分,紧扣问题,叙述不全面;三等1分,结论与问题联系不紧密,论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