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73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_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带解析)1读拼音,写词语。(8分)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潜入(qin qin)船舶(b p) 楷模(m m)热血(xu xi ) 强盛(qing qing ) 传话(chun zhun )吩咐(f f) 挣脱(zhng zhng) 不屑(xi xio)3比一比,再组词(5分)顿( )描( )睫( ) 烹( ) 判( ) 吨( ) 瞄( )捷( ) 享( ) 叛( )4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腾( )驾( ) 归根( )( ) ( )( )若狂美( )( )肴 用( )之地 出( )意( ) 形( )各( ) ( )( )斑斓 农( )社会

2、 5修改病句。(8分)(1)我们要学习革命英雄的优秀高贵品质。(2)他第一个首先到达终点。(3)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4)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6选择合适的词。(4分)发现 发明(1)我( )小树苗被人折断了。(2)爱迪生( )了电灯。推测 猜测 (3)大家不要随意( )了,结果明天就会出来。 (4)根据这些化石,科学家( ),一种带羽毛的恐龙最终变成了鸟类。7根据课文填空。(9分)(1)人类的_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_。(2)20世纪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_获得那么多_、_的发现和发明。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_,也在改变着_。8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 人类在上百万

3、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l?i)自然的农耕(gng)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依赖( ) 愿望(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大概( ) 现实( )(3)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指 ,和 ,和 。(4)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投有”写一段话。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羊在绿

4、茵茵的草地上吃草,那么聚精会神,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使它们分心了;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这个还好吃。它们的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把有毒的“土香草”丢在一边,把有营养的嫩草芽一根接一根地往嘴里送;嘴巴一歪一歪地,永不疲怠地咀嚼着。羊吃过草,还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就是把胃里的没消化的草根、草茎再翻出来,再送进口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地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吗?我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羊。在这块如茵的草地上,我们能像羊吃草那样永无倦怠地获取知识吗?特别是对知识中那些没有消化透的“草根”、“草茎”,我们是否做到了要经

5、常“翻草”,反复咀嚼呢,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1)文中加点的“咀嚼”一词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意思是 。第二个意思是 。(2)用横线画出短文过渡句。(3)选择。文中的“土香草”可以比喻为( )A.一种草 B.一种有害的草 C.一种有害的知识 D.一种有益的知识文中的“翻草”指的是( )A.预习 B.复习 C.思考 D.提问文中的“草根”“草茎”指的是()A.深奥的知识B.浅显的知识C.没用的东西D.有用的东西(4) 羊吃草给我们哪些启示?10习作。(30分) 我们一天天长大,十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呢?发挥你的想象、以十年之后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参考答案1改观 敏捷 描绘 幻想 轻盈 依赖 联系寄

6、托【解析】2qin b m xu qing chun f zhng xi【解析】“传”是多音字,读zhun和chun。在读zhun时,有三种意义。(1)旧时一般指解释儒家经书的文字,此意义不常用。(2)记载,特指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如小传。(3)叙述历史故事的文艺作品。在读chun时,有五种意义。(1)传授,如言传身教。(2)推广,散布,如传开。(3)叫来,如传人,传呼。(4)传导,如传电。(5)表达,如传神。这儿选chun。3顿(顿时)描(描写) 睫(睫毛) 烹(烹饪) 判(判断) 吨(吨位) 瞄(瞄准) 捷(敏捷) 享(享受) 叛(叛变)【解析】4腾(云)驾(雾) 归根(结)(底 )

7、(欣)(喜)若狂美(味)(佳 )肴 用(武)之地 出(乎)意(料) 形(态)各(异) (五彩)斑斓 农(耕)社会【解析】5(1)我们要学习革命英雄的高贵品质。(2)他第一个到达终点。(3)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4)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解析】(1)这个句子中,优秀和高贵重复了,删除其中一个即可。(2)这句话中,第一个与首先重复,删除其中一个即可。(3)这句话错在词语搭配不当,呼吸空气可以,但是不能呼吸阳光。还可改为: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4)这句话词序颠倒,应该是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6(1)发现 (2)发明 (3)猜测(4)推测【解析】7(1)上百年 农耕社会 (2)现代科学技

8、术 奇迹般的 出乎意料 精神文化生活 人类的物质生活【解析】8(1)依靠 心愿(2)肯定 幻想(3)望远镜 电话 飞机【解析】(1)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近义词是仰赖、仰仗、依附、依靠、寄托、凭借。愿望意思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近义词为:理想、期望、渴望、盼望、抱负、欲望、意愿、志气、心愿、志向、梦想、志愿、企望、希望。(3)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 、腾云驾雾指的是看得远、听得远、会飞,现代就是望远镜、电话、飞机。9(1)食物嚼碎 对事物反复揣摩、体会(2) 羊吃草,实在有趣,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3)C B A【解析】(1)要真正读懂文章,除了多读几遍外,要注意

9、真正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内蕴。如第题,同样是“咀嚼”意思大不相同,前一个是本义,意思是把食物嚼碎;第二个是比喻义,比喻对事物反复揣摩、体会。(3)我们读文章时一要细心,二要前后联系,反复揣摩、体会,在比较中理解其中的意思。文中的“土香草”可以比喻为 C一种有害的知识 ;文中的“翻草”指的是 B复习 ;文中的“草根”“草茎”指的是A深奥的知识。(4)答案就在文中: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吗?我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羊。在这块如茵的草地上,我们能像羊吃草那样永无倦怠地获取知识吗?特别是对知识中那些没有消化透的“草根”、“草茎”,我们是否做到了要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有一个规律;许多说明文,其中的道理就隐藏在文本中,做这样的题目关键是把文章读懂,只要真正读懂,问题就显而易见。10【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