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597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3、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教学重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学生交流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一、直接导入二、复习回顾1、完成导学案“复习回顾”,同桌交流、订正。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加拼音。pshizhrnzhy2)我能用

2、段意相加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同桌复述)3)全班校对。(本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40年后,美穗子携家人一同前来谢恩的故事。)三、 精读感悟(一)整体把握(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补充。)美穗子谢恩的事迹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是( ).导:为什么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从文字中你感受到了聂将军怎样的高尚品质?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重温历史。(并指出这也是我们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请结合导学案的“设问导读”和“巩固练习”品读感悟。注意不动笔墨

3、不读书,自学完,可同桌交流。(二)品味文本(成果展示)1、指名说说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归纳:日本人民和日本侵略者不同,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体现了他的宽大胸襟,也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所以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2、解救孩子“虽然.但一定要.决不能”我从中读懂了聂将军恩怨分明:侵华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头目挑起的,他们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广大的劳动人民是无辜的,与中国人民一样,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株连无辜,罪及孩子。3、照料孩子从“先抱起”“看到他的伤口包扎得很好”读出聂将军非常细心;从“慈爱”“亲切地问”读出他菩萨心肠;从“

4、马上让”“然后又”“拉到怀里一口一口喂”读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厚胸襟。4、送别孤女从聂将军的信中,可以读出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人至义的品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日本法西斯头目,而并非日本士兵和人民,所以我们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同时表明了我八路军的立场,要为民族的生存与人类和平抗争到底。(教学设想:从文中你觉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5、总结升华从刚才的品读中不难看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蔼可亲、博大胸襟、至人至义,以及他为中日友谊做出的伟大贡献,难怪人们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啊!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如果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像聂荣臻将军这样至人至义,那么世界和

5、平还能让人担忧吗?四、 拓展延伸1、 美穗子谢恩时光如梭,转眼间,40年过去了。当时只有5,6岁的美穗子现在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时间并没有冲淡美穗子对聂将军的感激和思念之情。1980年,美穗子带着她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看望聂将军想象美穗子及家人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写一写,或演一演。2、阅读导学案“拓展延伸”的松花江边的小姑娘短文。五、 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

6、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解救聂将军照料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

7、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送还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慈善心肠宽大胸襟至人至义恩怨分明和蔼可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