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跟踪训练(十四)(范围: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文化)时量:40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9安阳一模)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2(2019黄石调研)据东都事略,“(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审上司,不许覆板。”这说明宋代()A出版业放任自流B有版权保护的意
2、识C印刷术空前发展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2019青岛调研)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B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D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4(2019重庆模拟)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兼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 B人文关怀 C强调民本 D批判怀疑5(2
3、019保定三模)图中为龙字的演变历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2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B图3字体整齐安定,平衡对称C图4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D图5字体兼具多种字体的长处6(2019河南质检)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社会危机的加深 B科学技术的发展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7(2019苏州调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A唐诗 B写意画 C京剧 D草书8(2019盐城模拟)20062016年
4、,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排名世界第3位。与此同时,我国有18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跻身世界第2位。这实质上反映出()A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B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C高被引论文数是评判科技水平主要依据D“科教兴国”提出直接助推了科技发展9(2019吉林百校联考)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A建
5、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具有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D科教兴国取得重大的成就10(2019海南八校联考)1957年,王蒙因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11(2019娄底模拟)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记载,1952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前后校数变化如下:类别时段综合理工农医师范其他调整前51783051调
6、整后211083749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A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B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C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D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12(2019石家庄二模)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A使乡镇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B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适应了农业生产由分散到集约的改变D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
7、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情反理”,抒发了杜丽娘出自本性的热爱自然
8、与青春,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纯真情感,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实现。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及其故事搬上舞台,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爱。汤显祖运用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广大普通民众
9、却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滑稽隐语等,通俗易懂。材料三莎士比亚戏剧应和着文艺复兴的声势,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对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不可忽视的是,莎士比亚戏剧还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际遇:随英语世界扩张和世界文化的西潮东渐之风浸润到各大洲,最终传遍了全球。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根据材料二,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之处。(1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后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
10、内经久不衰的原因。(9分)14(12分)历史文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甲中国最早的文凭图乙20世纪50年代中央税务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和北京市魏家胡同业余学校颁发的识字证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说明。参考答案1C。根据材料中的“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C项正确。2B。材料中的“已审上司,不许覆板”体现的是对版权的尊重,B项正确。3B。根
11、据材料中的“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接触,并使得传统数学、天文学因此复兴”可知,B项正确。4B。诗经赞美爱情,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价值,体现的都是人文关怀,B项正确。5A。图2字体金文是先秦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A项正确。6C。在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创立和普及,文人更加重视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在“格物致知”思想的指导下也更加注重对生活的观察,C项正确。7C。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做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C项正确。8B。中国国际
12、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表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渐领先于世界,B项正确。9C。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核垄断,C项正确。10A。A项与材料中“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的表态相符,正确。11A。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52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理工农医”大为增加相符,A项正确。12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D项正确。13(1)有利社会条件
13、: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3分)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2分)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2分)不同:内容与主题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3分)题材范围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3分)创作语言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3分)(2)原因:莎士比亚作品具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用语通俗等特点,
14、便于传播;作品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和永恒价值;17世纪以后的殖民扩张,使英语覆盖的地域剧增,莎士比亚的作品随之扩大了影响力,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逐渐增多。(每点2分,答全得9分)14信息一:图甲反映了清末新式学堂的建立和近代教育的发展。(4分)说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随着西学不断传入,洋务教育和维新思潮发展起来,科举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新政,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8分)信息二:图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新教育(或专业培训和扫盲教育)的发展。(4分)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各类专业人才缺乏;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政府确立了人民教育的方针,把工农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扫盲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