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鲁迅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全卷共26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功臣分封制 B. 婚娶联姻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礼乐丧葬制 2.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 A.
2、 学习“六艺” B. 创办私学 C. 周游列国 D. 删修春秋3. 下图“秦封泥”中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有 已有公文传送过程中的保密制度 秦丞相主要负责对各级官吏的监察 是秦朝设置丞相制度的历史见证 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官方文字 A. B. C. D. 4.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 这主要反映了A.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B. 内阁地位曾有所提高C. 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5.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
3、,辛苦事亲征。”与上述康熙诗句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平噶尔丹叛乱 B. 清军进入台湾 C. 平三藩之乱 D. 收复雅克萨之战6. 孙中山和甘地都为推动本民族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比较图1与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他们都认为本国传统无法抵御西方文明 两国都面临外来侵略 都反映了两人的爱国精神 都认为经济手段是救国途径之一 A. B. C. D. 7.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B. 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4、 C. 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8. 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说:“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不管他们与红军之间在对内问题上有任何分歧,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B. 承认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 C. 制定了动员全民族力量抗日的全面抗战路线 D.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9. “此战役虽然战败,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国民党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
5、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文中所描述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10.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专制政权 A. B. C. D. 11. 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
6、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 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 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C. 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12.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这里的“人”指“公民”,它因“城邦”而存在 B. 这里的“人”指“公民”,它是家族的领袖 C. 这里的“人”指“个人”,表明个人权利观念已在古希腊确立 D. 这里的“人”泛指“希腊人”,表明亚里士多德已受自然法思想影响。13.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
7、政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所有雅典公民都有权利参加公民大会 入职“十将军” 参加陪审法庭 领取政府津贴 A. B. C. D. 14. 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即凡是罗马公民不论居住在哪里,即使居住在被征服地区也受法律的保护。而对于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广大居民来说,尽管是自由民,也得不到法律赋予的权利。这一时期可能是 A. 公元前6世纪之前 B. 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3世纪 C. 公元前1世纪左右 D. 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15. 下列关于法国“一票共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这一事件发生在1873年 B. 它是法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C. 它是18世纪
8、启蒙思想在法国的首次实践 D. 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它的颁布而巩固16. 恩格斯在论述德意志帝国宪法时说:“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该宪法规定 A. 德国为联邦制国家 B. 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C. 议会掌握王位继承决定权 D.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17. 布鲁塞尔市中心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门面铜牌上,用法文、荷兰文、英文和德文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下列各项中,属于马克思在此期间的事迹有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发表共产党宣言创建和领
9、导“国际工人协会” 发表法兰西内战 A. B. C. D. 18. 列宁的下列论断和策略推动了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已经开始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A. B. C. D. 19. 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问题的处理,既反映了报复和削弱德国的自私意图,某些问题上也一定程度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凡尔赛和约中对下列有关问题的处理兼有这两方面因素的是 A.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B. 但泽自由市问题 C. 德国殖民地问题 D. 萨尔煤矿问题20. 美英在1941年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
10、组织的设想。 这一文件是 A. 大西洋宪章 B. 联合国家宣言 C. 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 联合国宪章21. 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这次战役是 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阿拉曼战役 D. 库尔斯克战役22. 下列三幅图分别表示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所揭示的共同问题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 “冷战”局面的形成 D. 大国结盟威胁和平 23.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
11、948年到1973年间,先后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下列各项中,属于这4次中东战争的共性的是 A. 西方大国都没有直接参战 B. 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 C. 阿拉伯国家都运用了石油武器 D. 阿拉伯国家都损失了大片领土 24.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世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的是 A. 欧洲联盟成立 B. 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C.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 D.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二、非选择题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
12、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法)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材料二 达拉第恨共产主义,也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只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之手。归根到底,法国面临一场抉择,和德国取得谅解,或是逐渐为俄国所统治,在这两者之间,达拉第毫不困难地作出了选择。(注:达拉第曾在1938年4月1940年3月3次组阁)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三 1950年春,让莫内思考着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
13、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之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4分) (2)概括指出达拉第的“选择”。 (2分)选择两个相关历史事件,分析达拉第“选择”所造成的后果。(6分) (3)依据材
14、料三指出,促使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4分)结合“超国家机构”发展的主要史实,简要说明欧洲联合过程中的特点。(1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 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材料三 我想中
15、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并各用一句话作简要解释。(6分)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分) (2)指出“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3分)结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具体规定,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9分) (3)结合材料中“革命”的不同含义(6分),谈谈你对“革命”的理解。(2分)【试
16、题答案】重要说明:本卷总分计108分,但学生满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大题60分。1. C 2. B 3. C 4. B 5. A 6. D 7. D 8. A 9. A 10. A 11. C 12. A 13. A14. B 15. D 16. D 17. A 18. C 19. A 20. A 21. D 22. D 23. B 24. C 25. (1)设想:以法国为主宰统一欧洲。(2分)方式:以武力统一欧洲,以资本主义塑造欧洲。(2分,答对其中之一即得满分。)原因:拿破仑战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侵犯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武力统一建立在军事统
17、治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当时的资产阶级及力量还处于下风;(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选择”:跟随英国政府,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2分,只写绥靖政策,而没有概括的得1分)分析:在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情况下,法国继续跟随英国采取“不干涉”政策。1939年,西班牙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3分)在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过程中,法国跟随英国与德、意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次年,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整个战略格局发生变化(3分)(上述给分过程中,背景、政策、后果各1分,共列两个事件6分,讲到与
18、苏联谈判,奇怪战争,每个点最多得2分。如果不按历史事件回答,只回答后果的,本部分最多得2分。答题关键看背景是否正确,政策是否有史实,后果言之成理即可。)(3)因素:“冷战”挤压了欧洲的空间(两极格局影响下的大国情结);经济发展的需求(美国经济援助有限,欧洲需要合作);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战争的担忧(对历史上战争的认识);让莫内的主观努力。(4分,有比较好的概括的话,1点可得2分,2点得满分) 主要史实:50年代,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1967年成立欧共体。1973年“用同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1993年成立欧盟,1999年欧元面世。(每点1分,6分)(如果有其
19、它知识点,如涉及扩张史,同样给分。)特点:由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的联合。联合程度越来越紧密。走向联合的国家越来越多。(4分,每点2分,2点满分) 26. (1)科举制(1分)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以考试选拔官员的选官制度。(2分)三省六部制(1分)(2分)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为历朝沿用。(2分)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此后历朝基本都沿袭这种制度。(2分)(评卷的时候要从传统政治,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去理解两个制度的“作用”) (2)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3分)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恰到好处地
20、协调了中央到地方的关系。(3分)采用民选制度(民主),总统、议员等均由选举产生、更替,使政府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3分)在权力结构中体现“制约和平衡”(共和)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任何一项权力都不会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3分)实践妥协原则,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人口比例确定,黑人以五分之三计入公民权,这就是使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3分)(史实2分,结论1分。答出3点为满分9分。大而化之,总分不超过3分。评卷时就注意从联邦制、民主、共和、妥协四个关键理解,但是否给分,给多少分,关键看学生写的史实,而不是这几个词语。政党轮替不属于1787宪法内容,不计分。) (3)周朝“革命”:实行分封制;汉朝“革命”: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辛亥“革命”:提倡民主共和(6分)这里的革命指的是“政治革命”,强调的是政治制度的变迁;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关节。(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