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3自读文本1项脊轩志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修葺/鹿茸渗漉/掺和冥然/瞑目B.斑驳/般配庖丁/细胞婢女/脾胃C.先妣/纰漏门扉/菲薄栏楯/循环D.瞻仰/赡养应答/应届枇杷/琵琶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q/rng,shn/chn,mng;B项,读音分别为bn,po/bo,b/p;C项,读音分别为b/p,fi/fi,shn/xn;D项,读音分别为zhn/shn,yng/yng,pa。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B.旧时栏循,亦遂增胜胜:美C.轩凡四遭火凡:凡是D.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解析:C
2、项,“凡”意思为“总共”。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B项“乳”为名词作动词,A、C、D三项中的词语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B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大母过余曰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B.顾视无可置者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D.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比去,以手阖门解析:A项,前者为“探望”,后者为“经过”。B项,前者为“环顾”,后者为“反而”。C项,前者为
3、“每次,每逢”,后者为“每每,常常”。D项,均解释为“离开”。答案:D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客逾庖而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B.娘以指叩门扉比去,以手阖门C.某所,而母立于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庭中通南北为一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解析:A项,前者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后者表示修饰关系。B项,均为介词,用。C项,前者为名词,处所;后者为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D项,前者为动词,成为;后者为介词,替。答案:B6.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B.先妣抚之甚厚C.儿之成,则可待乎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E.他日汝当用之
4、F.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A项为结构助词,的。B项为代词,她。C项为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和例句相同,均为音节助词。E项为代词,代“象笏”。F项为助词,的。答案:D7.下列各句中的“然”与“室始洞然”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B.吴广以为然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解析:A项,“然”解释为“然而”。B项,“然”解释为“正确”。C项,“然”解释为“这样”。D项,“然”和例句一样,均为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答案:D二、延伸阅读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
5、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又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
6、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
7、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先妣周孺人先妣:去世的母亲大姊归王三接归:嫁给B.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治:治理又期而生女、子期:满一年C.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延:请殇一人殇:死亡D.手中纫缀不辍辍:停止与从兄有嘉入学从兄:堂兄解析:殇:未成年就死亡。答案:C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无一字龃龉,乃喜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
8、不谋夕解析:D项为连词,却,表转折关系,A、B、C三项均为副词,才。答案:D10.下列说法与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两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处直抒感情的笔墨。B.项脊轩志一文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眷恋之情。C.项脊轩志一文中既写了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先妣事略一文中则无可喜之事。D.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两文,内容互为照应,都描述了亡母生前对仆人的宽厚。解析:先妣事略中最后一句“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就是直抒胸臆,项脊轩志中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
9、答案:A11.翻译下面的句子。(1)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2)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答案:(1)儿女们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2)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参考译文: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比哺养前几个
10、儿女时更加费力;然而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我苦于生孩子这样多。”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嗓子变哑,不能说话。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先母病故。儿女们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像母亲。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
11、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鬟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干净净。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和堂
12、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先母故世以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到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先母故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故世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订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
13、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天啊!多么悲痛啊!三、语言运用12.面对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人生感悟。请仿照例句的结构,写两句人生感悟,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答:答案:秋天给人的不仅仅是凄凉,也有对春天的憧憬。(或:天灾给人的不仅仅是不幸,也有对人生的锤炼)13.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第一批月季花。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摘下一枝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走去。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
14、说:“奶奶病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这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他要求:要有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意蕴,符合教育家的身份。解析:抓住“心颤”这一中心,表现对这天真、纯洁的童心的爱与赞美。注意要求中的事项。答案:(1)(他)弯下腰,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头,然后走进花圃,指着大片的月季花说:“小姑娘,再挑一枝最大的,算是我送给你奶奶的。”(2)(他)轻轻拉着小姑娘的手,又走进花圃,摘下一枝花递过去,说:“这枝花是送给你的。”(3)(他)转过身走进花圃,摘下两枝花,递给小女孩,说:“一枝送给你,一枝送给你母亲,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15、。”14.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1)。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2)。解析: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加点的语句,例句是“丰富知识”,后面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就是从“丰富”“知识”两个方面做出的照应。第一句是“深刻”“思想”,就可以从“启迪、启发、提醒智慧、心智、思考”“丰富、提升底蕴、境界”方面照应。第二句可以按照第一句的方法思考。答案:(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