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10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训练(十七)一、选择题1(2015廊坊统考)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2和3 B1、2和3C2、3和4 D1、2、3和4解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及理解能力,难度中等。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DNA的1号试管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都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答案D2(2015南昌模拟)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

2、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实验C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毒性不能稳定遗传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在体内转化实验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实验、实验、实验均可作为实验的对照

3、实验;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是因为其接受了S型细菌的DNA,属于基因重组,该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答案B3(2015东营模拟)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C D答案C4(2015上饶模拟)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

4、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解析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答案D5(2015山西四校联考)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32P标记

5、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理解及分析能力,难度中等。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侵染大肠杆菌后,若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则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大肠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出现在上清液中,A错误;T2噬菌体结构简单是该实验中选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B正确;噬菌体为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C错误;根据DNA复制的特点,未标

6、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都含32P,D错误。答案B6(2015吉林临江一中期末)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解析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不可能产生一些有荚膜的细菌,A错误;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携带遗

7、传信息,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B正确;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C正确;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携带遗传信息,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D正确。答案A7(2015兰州模拟)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论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

8、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答案B8(2015长春模拟)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解析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部分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应该先增加后

9、稳定;开始小鼠的免疫能力较强,R型细菌数量减少,后来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下降,R型细菌逐渐增加后稳定。答案B9(2015南昌模拟)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解析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

10、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的。答案C10(2015衡水中学三调)R型肺炎双球菌无荚膜,菌落粗糙,对青霉素敏感。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 S型)突变菌株。现用S型菌、Penr S型菌与R型菌进行一系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不正确的是()A.甲组 B乙组C丙组 D丁组解析从题干中可知,R型和S型两种菌对青霉素都敏感,因此在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上,R型菌和S型菌都不能成活,故甲组预测错误;由于Penr S型菌DNA可促使R型

11、活菌转化成能抗青霉素的Penr S型菌,故乙组预测正确;R型菌在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成活,也不能发生转化,故丙组预测正确;DNA酶会分解Penr S型菌的DNA,故丁组预测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1(2015郑州模拟)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为何种物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其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参照图解,预测A、C过程的结果填在图中?处。(2)写出A、B、C的实验结果表明的问题:A_B_C_。(3)某同学通过学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

12、认识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在发挥作用,那么反过来R型细菌能使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吗?他模仿高中生物教材中格里菲思等科学家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R型细菌是否有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实验结论:R型细菌体内没有转化因子。该同学的实验有不足之处,如组的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并不能证明S型细菌没有转化为R型细菌,原因是_。答案(1)A.C.(2)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DNA有转化作用DNA降解物没有转

13、化作用(3)即使有部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另一部分未转化的S型细菌仍会导致小鼠死亡12(2015浙江五校联考)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材料对实验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T2噬菌体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_。(2)获得分别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_。(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在25 min时,上清液中的35S、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

14、射性的90%和20%,由此可以推断出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4)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噬菌体一致,实验证明_。解析(1)T2噬菌体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与DNA(核酸)会自然分离,是理想的实验材料。(2)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如果想得到分别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对其宿主细菌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进行培养。(3)35S、32P分别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实验结果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4)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大小、形状等都与原来噬菌体一致,说明噬菌体通过DNA将遗传性状传递给子代,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1)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与DNA(核酸)会自然分离(2)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细菌没有裂解,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4)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或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