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周练试卷历 史(实验班、零班)命题:杨永辉 审题:李薇 2015.9.25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A“克己复礼”B “和而不同”C“仁者爱人”D“周而不比”2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A用天来限制皇权B用天来加强君权C加强中央集权D使儒学处于独尊3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2、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4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5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3、,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儒家 B道家C法家D墨家6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民为本D礼乐典制7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A反对君主独裁B反对君主制度C提倡格物致知D提倡尊君卑臣8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
4、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9 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西汉 宋朝 经学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 孟子)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0朱熹指出:
5、“用人之仁,去其贪盖人之性易得偏。仁缘何贪?盖仁善底人便有好便宜底意思。今之廉介者,便多是那刚硬底人。”朱熹认为“贪”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B政治制度的缺失C社会风气的影响D人性的复杂微妙11 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12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
6、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13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的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足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可以佐证该评价的是()A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C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D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14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B开启了不可知论的探讨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15苏格拉底认为:
7、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B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C追求道德和正义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16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17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神学家”“因信称义”“教会改革”等
8、,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普罗塔戈拉B但丁C马丁路德D伏尔泰18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19一位西方思想家曾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他可能属于()A古希腊思想家B文艺复兴倡导者C宗教改革家D启蒙思想家20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把
9、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B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D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21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D“法治取代人治”22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
10、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2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违背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学说()A三权分立说B自然权利说C社会契约说D人民主权说24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
11、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25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D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 (16分
1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民主与科学在西方是以理性揭露宗教的黑暗统治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为揭露明朝的极端皇权政治曾经活跃起来,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以强悍的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直到鸦片战争后,在强敌压境的资本主义刺激下才开展起来。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
13、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出现的根源。(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思想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27 (18分)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
14、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15、球通史 请回答: (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近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8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 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
16、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
17、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三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 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固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何在?(6分)(2)
18、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3分)(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3分)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周练考试答题卡历 史 (实验班、零班)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题(共2题,共50分)(28题写在反面)26 27.历史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ACCBC
19、ACCDDADCB16171819202122232425CCADDDCBCB26. (1)特色:反对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和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两点得4分) 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分) (2)不同:中国:走向停滞;西方:不断发展。(2分,回答中西思想主张具体差别不得分) 中国原因: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形态的稳定性和保守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扼杀了新生政治力量的成长;思想上,僵化、封闭的思想文化体制,排斥了非正统的思想文化。(4分) 西方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奠定了近代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上,民主政
20、体由英国扩展到欧美主要国家,提供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政治保障;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不断推动着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4分)27(1)理解:一方面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另一方面,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大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这些都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做了准备,因此被看作是“孕育希望的时代”。(4分) (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2分) 说明: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4分) (3)观点:近代科学与人文主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1分) 论证: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4分)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3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