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读写训练古诗两首人教版 .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65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读写训练古诗两首人教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读写训练古诗两首人教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读写训练古诗两首人教版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下语文试题-读写训练-古诗两首|人教版一.在括号里写诗句意思,最后根据诗歌填空。示儿 (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 )。从( )等词、句可以看出诗人( )的思想感情。二. 在括号里写出加线词的意思,再写出诗句意思,最后根据诗歌填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从( )等词

2、、句可以看出诗人( )的思想感情。三. 回答问题。两首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何异同之处?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五.阅读同学写的诗歌,回答问题。星星谣天上的星星是夜的眼睛闪闪烁烁送我美丽的梦中国旗上的星星是祖国的眼睛“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

3、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明明亮亮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

4、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照我温暖的心中1. 两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2. 哪一部分是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 诗歌表达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写一篇文章或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