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515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高考真题练习: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2013福建理综)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异及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图甲所示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四分体时期和减后期;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如不考虑其他

2、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可产生含14号和21号,含14号11号,只含14号,含21号和14号21号,只含21号,含14号和14号21号共6种精子;由于该男子可以产生含正常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其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故D项正确。答案:D2(2012上海卷)下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种类及其区别。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相邻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这种交叉互换有别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易位。前者互换的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

3、后者交换的是非等位基因。答案:B3(2012广东卷)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重组的酵母菌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正确;重组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染色体变异不能改变酵母菌的进化方向,D错误。答案:D4(2012山

4、东卷)春华秋实,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加倍可使草莓的果实变大B玉米种子中的淀粉主要存于胚中C不能产生可育配子是无籽西瓜无子的原因D大豆种子在适宜环境中可依靠自身养料萌发成豆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结构及其发育的相关知识。玉米为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的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中,B错误;多倍体植株所结果实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A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由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C正确;大豆种子子叶中储存有大量营养物质,可供大豆种子萌发时使用,D正确。答案:B5(2012海南卷)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

5、,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知识。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

6、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可图示为如图1。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由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此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其F1的基因组成可图示为如图2。故A选项较为合理,而B、C、D选项均不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A6(2011天津卷)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

7、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解析:题图示AB段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DE段为染色体加倍后进行有丝分裂的间期,所以AB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秋水仙素处理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此过程是从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二倍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之间是复制关系,所以细胞内染色体组间基因组成相同。FG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分成两个子细胞,所以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D7(2011海南卷)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

8、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化,但基因种类不变;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不一定会有新基因产生;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不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基因种类减少,也可能不变。答案:D8(2010福建卷)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

9、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卡诺氏液能固定细胞的形态,而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洋葱根尖装片中的细胞大部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此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只是少数细胞。答案:C二、非选择题9(2013山东理综)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

10、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变为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 _。(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

11、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实验步骤:_ _;观察、统计后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若_,则为甲图所示的基因组成;.若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若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功能、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基因的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1)由题意分析可知:基因M是以b链为模板从左向右进行转录,基因R则以a链为模板从右向左进行转录。(2)F1的基因型为MmHh,则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的为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用隐性亲本与F

12、2中宽叶高茎(M_H_)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宽叶:窄叶2:1,高茎:矮茎2:1,所以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3)Hh植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基因型应为HH或hh,出现了一部分基因型为Hh的细胞(根据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可排除基因突变),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应有含H和不含H两种,若出现HH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4号染色体未分离。(4)据题意分析可知,推断该突变体基因组成的最好方法是测交法,即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杂交。分析可知:该窄叶白花植株可产生mr和O(不含mr)的

13、配子,若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为图甲所示,其可产生MR和Mr两种配子,杂交后代为MmRr:Mmrr:MR:Mr1:1:1:1,表现型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若为图乙所示,其可产生MR和M两种配子,杂交后代为MmRr:Mmr:MR:M(幼胚致死)1:1:1:1,表现型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若为图丙所示,其可产生MR和O两种配子,杂交后代为MmRr:mr:MR:OO(幼胚致死)1:1:1:1,表现型为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另外,也可让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mR)杂交,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也可判断该突变体的类型。答案:(1)GUCUUC4a(2)1/44:1(3)(减

14、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4)答案一: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答案二: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10(2009广东卷)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幼苗。(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然后用该除

15、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获得纯合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杂交,如果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 :1(抗性),初步推测_。解析:二倍体水稻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形成单倍体幼苗。用射线对单倍体幼苗进行照射的目的是诱导产生抗除草剂的水稻幼苗,除草剂处理后叶片仍保持绿色的植株表明组织内含有抗该除草剂的基因。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其染色体数加倍,从而获得纯合二倍体。选用抗性水稻与敏感水稻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为抗性,表明抗该除草剂为显性性状,如果F1表现敏感则表明抗该除草剂为隐性性状。F1自交后得F2的性状分离比15:1,可初步推测水稻的抗除草剂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双隐性时才表现抗该除草剂,否则表现为敏感型。答案:(1)单倍体(2)诱发基因突变抗该除草剂的能力(3)加倍二倍体(4)(纯合)敏感型植株F1都是敏感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